文/刘 沙
许学慈(右二)先生在展会现场
“京韵丹青梨园情·洪广源派京胡制作技艺”的展览自2014年中秋节开始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三层展出。经了解,洪广源派京胡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四批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艺术想必是很多朋友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票友们一定对一种重要的京剧伴奏乐器不陌生,它就是京胡。不过要说起京胡的发展以及京胡的制作,可能不是所有人都非常了解。
京剧唱腔原本使用笛子和唢呐伴奏,后来出现了软弓京胡,最终演变成我们熟悉的硬弓京胡的模样。
说起京胡制作,就不得不提起洪广源先生。洪广源先生的京胡制作技艺自成一派。更特别的是,他针对伴奏琴师的不同要求进行“私人定制”。展览中展示了洪派“八卦法”传统手工蒙制京胡蛇皮的图解,以及蒙皮时所运用的工具和制作京胡时所使用的锯、斧、刨、锉等。这些手工工具足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展柜中的一件件有历史沧桑感的工具似乎让我们感受到,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京胡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似乎真有了一丝灵气。
观众参观京胡展览
许学慈先生是洪广源先生的第一代传承人。1949年,15岁的许学慈从河北易县来到北京。1950年,他进入了方春树、傅立山等三个朋友创办的友联乐器社学徒。许学慈主要跟傅立山学习制作琵琶,也跟另外两个师傅学习制作其他民族乐器。上世纪60年代,许学慈师从洪广源学习京胡制作。历经数年,许老先生完全掌握了洪派制琴技艺的风格,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他还开创性地使用美观细腻且不易弯曲的乌木替代黄杨木和黄檀木制作琴轴,现已被制琴界大量采用。与此同时,他还培养了徒弟刘正辉和许易东,两人在京胡制作界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刘正辉还在仿生皮研制方面成绩斐然。
许学慈先生的两位徒弟——刘正辉和许易东在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运用新媒体宣传京胡制作工艺以及改良制琴工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们表示:要将洪广源派京胡制作技艺很好地传承下来,将老一辈的乐器制作技艺和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三位京胡传承人合影:左为许易东、中间为许学慈、右为刘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