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雯
摘 要:明清之际,在嘉兴的梅里镇形成了两个文学流派,一个是梅里诗派,另一个是梅里词派。梅里诗派是“‘浙派诗发展过程中初始阶段的组合体之一的部分”,而梅里词派则是浙西词派之大宗,在浙西六家词人当中,梅里词人就占了半壁江山。梅里虽是一个市镇,但却有着蔚为大观的文学,并能够形成文学流派,这和梅里本身的地域文化分不开。本文从地理环境,文化教育和文学家族,园林宅第寺观,流寓文人的迁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梅里文学;梅里诗派;梅里词派;地理环境;文化教育和文学家族;园林宅第寺观;流寓文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02
明清文学与前代文学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明清文学呈现出一种地域性的特征。正如蒋寅先生所云“研究明清文学尤其要注意地域性问题。依我看,明清文学不同于唐宋以前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明清文人对文学传统的认识,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唐宋以前,文学传统意味着《诗》《骚》以来的名列序列;而明清以来,那个大传统稍微远了点。文学之士从遥笔写作之伊始,首先意识到的是乡贤,是当地的文学前辈,大到府县,小到乡镇,方志《文苑传》里的名作家,都陶冶着一方风气。”也就是说在研究明清文学时不可忽视地域性。由于地域性的问题,于是便产生了大量的文学流派。明清时期和前代相比,文学流派可谓是枚举不胜。
梅里虽只是一镇之微,但其文学之繁荣与兴盛却让人叹为观止。薛廷文在《梅里词绪·弁言》云:“吾禾之有梅里,自明之初叶迄今四百馀年,虽一隅之地,而词人骚客,代不乏人。至本朝为独盛,天下之称诗词者,必举梅里,斯不盛欤?”为何会出现“天下之称诗词者,比举梅里”之盛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之。
一、地理环境与文学创作
梅里,又名梅会里,又称王店镇,清初时属嘉兴县,是嘉兴四镇之一。 “在县南三十六里,旧志称一方都会。南界海昌境十里,东界海盐境五里,西北界秀水境十里,西南界桐乡境十里,北界新塘桥十里,广袤约二十里,四隅以北为限,而支河桥梁并籍以表识焉。”从以上可以知晓梅里拥有禁带左右、通达远近的地理位置。河流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嘉兴境内的长水就流经梅里,到庆丰桥分流成梅里的市河梅溪。梅里人可从梅溪乘船入长水,再由长水入嘉兴县城和鸳鸯湖。此外梅里到吴地也是非常得便利,“傍断浦、冷波一宿,篷底星饭,便到西泠,近如邻里。”(李符《黄莺序·酬蘅圃见赠次原韵》)。近如邻里,这就使得梅里文人与吴地文人可以进行频繁地交流。梅里这样的地理位置为其文人和其他地区文人之间交流提供了条件。正是由于文人间的唱和和交流,才使得梅里能够成为在诗词创作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巨镇。
“山水之名腾布于词林艺苑中,是真湖山灵秀之气所发见者也。”梅里风物清嘉,钟灵毓秀的山水给予了文人精神的陶冶和灵感的启迪。梅里境内有殳山,殳山风景灵秀钟焉,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到此游玩、题壁。此外市河梅溪不可不说是文人喜极向往的地方。梅溪因为两岸种有梅花,故名梅溪。梅溪的静谧和柔美酝酿了文人的情思和文思,在梅溪河畔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二、文化教育和文学家族与文学创作
梅里镇兴盛于明中叶,经过明清之际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居民稠密,夹岸无隙地”,人口规模增大,号称“万宅烟火”,“阆阓烟火不下数千百家”。
又如《梅里志》卷一王庭在《梅里社稿·序》中云:“夫梅里,故僻壤也,夹湖而市,襟带及三数里,合四隅村落,不能万家,农者、贾者、工者、佣者与士,倍将白一……梅里虽小,于当世之业,未有多让也。”可见当时梅里在当时就是一巨镇,完全可以跟都会相媲美。而“當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必然同时会对文化发展和消费提出要求,并通过兴建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以及培养文化名人提升文化品位,满足本镇居民的文化心理需求。”所以梅里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兴办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以至“梅里虽乡镇,自明中叶以来,科第不绝,名臣硕彦多出其间。”笔者根据《梅里志》中卷八《科第》统计,元明清三朝中进士和举人的人数,结果如下表:
从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元代进士举人寥寥无几,都只有1位,到了明代数量便开始明显增加,清代最多,而且增加幅度很大。科第人数的变化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着直接的关系。江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从侧面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文化教育的发达。显然,梅里的文化教育也很发达。如此多的进士和举人,这就决定了文人的质量。文人的自身水平高,于是创作诗词的质量也就高。这也是梅里能够拥有自己的文学并形成诗派和词派的又一原因。
由于梅里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量的文学家族应运而生。最著名的是李良年家族。李氏一门,十代人才辈出,在梅里文坛上尤为卓著。李良年、李绳远、李符,世称三李,在梅里文人中享有盛誉。特别是李良年,人们把他和朱彝尊并称为“朱李”,具有全国影响力。在三李之前,其曾祖、祖父和父亲皆有文名,亦有诗集流传。尤其是其曾祖李应征被视为梅里诗派的开创者。在三李之后,其子孙也都皆文学作品流传。此外还有缪永谋一家四代,周氏兄弟及其子侄,王庭及王氏家族,史氏家族三代等等。
家族对文化传递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特别是文学家族,其文风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而文学创作也很难脱离家庭的影响。梅里文人大多数来自于文学家族,是梅里诗派和梅里词派的主力军。文学家族众多,家族诗人迭起,是明末清初梅里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家族与家族的唱和,家族成员内部之间的唱和,从而影响文学的发展。梅里文学家族对梅里诗派和词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园林宅第寺观与文学创作
明清时期江南文人之间的雅集唱和一般都在园林或宅地中进行,所以明清两代,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进入鼎盛时期。叶梦珠回忆明末清初松江园林建造的情景:“余幼犹见郡邑之盛,甲第人云,名园错综,交衢比屋,阀阅列廛,求尺寸之旷地而不可得。”又童寯《江南园林志序》云:“吾国凡有富宦大贾文人之地,殆皆私家园林之所荟萃,而其多半精华,实聚于江南一隅。”梅里及附近不乏富宦大贾文人,所以在它及附近一带也不乏著名的园林。
在梅里附近秀水的鸳鸯湖上有著名的放鹤州,洲上有著名的南园。南园是朱彝尊的从伯父和叔父所建。南园在当时是个文人雅会的重要场所,梅里文人经常去放鹤州游玩,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如蒋熏的《过朱氏放鹤洲》、徐贞木《朱子蓉招坐南园赋赠》、朱彝尊《同杜浚俞汝言而处士春日在放鹤洲探梅分韵》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宅第,如:澄远堂、百顺堂、春槐堂、大经堂、为可堂、秋闲堂、采山堂、秋景山房、花南老屋等。
除了在园林宅第内进行雅集唱和外,梅里文人还经常在寺庙庵观内游玩聚会。在梅里及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寺观祠宇。如分柿山房、古南禅院、观澜庵、指月庵、灵源寺、石佛庵、眉庵、弥陀庵、元真庵、柴虚观等。
园林宅地和寺庙观宇是梅里文人集会唱和的主要场所,也是文学活动的场所。它们在梅里诗派和梅里词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这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四、流寓文人迁入与文学创作
明清之际是江南城镇的繁荣发展时期。城镇经济繁荣,人口大量增加,交通便利,使得城镇汇聚了大批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前来寓居。梅里镇“自前明以来,士大夫往往构园亭以公安息之所,而文逸士亦多有之。”梅里诗派和梅里词派虽然以梅里这个郡邑名命名,表面上是指梅里这地的文人所创作的诗词,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这个创作群体体有很多是流寓文人,最著名的是朱彝尊。他本是秀水人,十七岁时因避兵而移家梅会里。他领导这梅里诗派和梅里词派这两个文学流派,是领导核心。如果没有他,梅里的这两个文学流派也不可能拥有如此的影响力。
梅里诗派和词派的重要成员朱一是也是流寓文人。他本身海宁人,在顺治四年移居梅里,加入了梅里的文学创作活动当中。随着朱一是的到来,梅里的文坛也日趋热闹。他与同里的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李绳远、王翃、周筼、缪泳、沈进等人交游,填词赋诗。朱彝尊在为周筼写的墓志铭中写到:“同里王翃、范路,路弟子缪泳,交赏君诗。会予移居市南,而海宁朱一是亦来侨居。里诸生沈进、布衣李麟友皆与君唱和。四方名士过者,君辄留饮,或醵金贮餐,泊舟于门相接也。”从中可知当时交游之况。
大量流寓文人的涌入给梅里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学活力。他们和本土文人之间集会唱和、切磋技艺,不仅产生大量的诗词作品,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文学创作的水平。这就使得梅里诗派,特别是梅里词派更够脱颖而出,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综而论之,在明清之间,梅里一镇所拥有的文学完全可以与都会相媲美。在这个地域所生发的诗派和词派在清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特别是梅里词派,是浙西词派之大宗。而这一切都和梅里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梅里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教育与众多的文学家族,鳞次栉比的园林宅第与寺观庙宇,还有大量的流寓文人,这些都成为促使梅里诗派和词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江南市鎮文学论纲.2004年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2004
[2] 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陈雪军.梅里词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 杨谦.梅里志.光绪三年
[5] 裴宏江. 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梅里词派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2
[6] 朱曙辉.清代浙派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人文学院,2007
[7] 吴熊和.梅里词辑读后(兼论梅里词派及浙西词派的形成过程)[J].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6
[8] 刘石吉.明清时代的江南市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9] 孙逊,裴宏江. 明清江南城镇的兴盛及其文化辐射功能:以《鸳鸯湖棹歌》的唱和为考察中心[J].学术界,2012,3
[10] 孙虎. 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探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2012,6
[11]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6
[12]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2012
[13] 段继红.地域文化:清代江浙人才荟萃的沃土[J].名作欣赏,2011,5
[14] 罗时进.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15] 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