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松
【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凝血试验应用于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的凝血试验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35例(异常组),凝血功能正常65例(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相关临床事件的关系。结果:正常组术中出血量为(388.7±225.3)mL,异常组为(397.8±223.6)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手术时间(3.2±1.2)h,异常组为(2.4±1.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分别为22例(62.9%)、20例(57.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相关临床事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凝血试验对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量及相关临床事件没有相关性,但可以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有关出血性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术前; 凝血试验; 预测; 口腔颌面; 出血量; 手术时间
Clinical Research of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s in Predict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emorrhage/ZHENG S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69-0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s used in bleeding of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Method: 100 patients underwent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July 2012 during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ccording to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s w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5 patients with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abnormal group), 65 cases of normal blood clotting function (normal group). Surgical time and blood loss related clinical events unfold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 In the normal group, with an average blood loss was (388.7±225.3) mL, operative time was (3.2±1.2) h; the abnormal group, with an average blood loss was (397.8±223.6) mL, operative time was (2.4±1.3) h. The bleeding littl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 of operative tim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elated clinical events, change or delay surgery of the normal group was 0 case, due to bleeding used systemic hemostatic in 2 cases (3.1%); the abnormal group were 22 cases (62.9%) and 20 cases (57.1%),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ll other relevant clinical events had no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coagulation tests for predicting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lated clinical events with most aspects of no correlation, but it can predict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ome related bleeding complications, has certain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Before surgery; Coagulation tests; Predictio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Bleeding; Operative tim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rovincial Hospital of Fujian,Fuzhou 35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33
对于口腔颌面患者而言,准确预测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术中出血情况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一环[1]。而术前凝血试验作为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方法[2],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试验可对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中患者的出血事件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就术前凝血试验应用于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的意义展开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52~77岁,平均(65.6±5.7)岁。根据术前的凝血试验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35例(异常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64.7±5.8)岁;凝血功能正常65例(正常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65.9±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于术前24 h进行静脉抽血,以Teco血凝检测仪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FIB 200~400 mg/dl、TT 5.0~21.0 s、TP 10~15 s、APTT 30.1~38.0 s为指标正常范围;以Coulter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以(100~300)×109/L为正常值区间,超出指标范围即为凝血异常。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手术。
1.3 观察指标 依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与操作情况,分别对术中出血及相关临床事件进行记录[3-4],主要包括:(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2)凝血功能异常而需要改变手术方式与延缓手术;(3)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4)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局部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5)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全身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6)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7)术后出血所引发的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分别为22例(62.9%)、20例(57.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相关临床事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x±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
正常组(n=65) 388.7±225.3 3.2±1.2
异常组(n=35) 397.8±223.6 2.4±1.3
t值 3.1392 11.7153
P值 >0.05 <0.05
3 讨论
作为一项常规的外科手术检查方法[5-6],凝血试验一旦检查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需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就其可能对手术治疗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保证手术质量[7]。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前的凝血试验为依据,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组和凝血功能正常组,结果发现在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22例(62.9%),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凝血试验对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手术出血性并发症具有相应的临床预测价值,相关医务人员可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针对性处理[8-10],可有效节约手术时间,这与本次结果中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正常组相吻合。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局部出血所使用的止血剂、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等相关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凝血试验在大多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与相关临床事件方面不具有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术前凝血试验对于预测口腔颌面患者的出血量与大多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没有相关性,但能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一些相关出血性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福海.两种凝血试剂在CA-1500上的测定结果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07,1(6):20-21.
[2]张莉.不同的试剂溶解方式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2):73,58.
[3]丁娜,赵丽楠,李琳琳,等.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17):39-40.
[4]周淑丽.口腔颌面部外伤1306例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8):95.
[5]程祖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4):10-11.
[6]蔡同道.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14-115.
[7]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等.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8]杜秋花,凌励,李晨丝,等.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13-115.
[9]杨晓蓉.口腔颌面外科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与经验[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0-91.
[10]施茜,蔡劲,姜绪红,等.口腔颌面外伤救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75.
(收稿日期:2013-07-02) (本文编辑:蔡元元)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33
对于口腔颌面患者而言,准确预测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术中出血情况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一环[1]。而术前凝血试验作为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方法[2],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试验可对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中患者的出血事件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就术前凝血试验应用于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的意义展开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52~77岁,平均(65.6±5.7)岁。根据术前的凝血试验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35例(异常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64.7±5.8)岁;凝血功能正常65例(正常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65.9±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于术前24 h进行静脉抽血,以Teco血凝检测仪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FIB 200~400 mg/dl、TT 5.0~21.0 s、TP 10~15 s、APTT 30.1~38.0 s为指标正常范围;以Coulter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以(100~300)×109/L为正常值区间,超出指标范围即为凝血异常。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手术。
1.3 观察指标 依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与操作情况,分别对术中出血及相关临床事件进行记录[3-4],主要包括:(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2)凝血功能异常而需要改变手术方式与延缓手术;(3)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4)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局部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5)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全身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6)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7)术后出血所引发的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分别为22例(62.9%)、20例(57.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相关临床事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x±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
正常组(n=65) 388.7±225.3 3.2±1.2
异常组(n=35) 397.8±223.6 2.4±1.3
t值 3.1392 11.7153
P值 >0.05 <0.05
3 讨论
作为一项常规的外科手术检查方法[5-6],凝血试验一旦检查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需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就其可能对手术治疗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保证手术质量[7]。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前的凝血试验为依据,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组和凝血功能正常组,结果发现在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22例(62.9%),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凝血试验对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手术出血性并发症具有相应的临床预测价值,相关医务人员可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针对性处理[8-10],可有效节约手术时间,这与本次结果中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正常组相吻合。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局部出血所使用的止血剂、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等相关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凝血试验在大多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与相关临床事件方面不具有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术前凝血试验对于预测口腔颌面患者的出血量与大多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没有相关性,但能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一些相关出血性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福海.两种凝血试剂在CA-1500上的测定结果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07,1(6):20-21.
[2]张莉.不同的试剂溶解方式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2):73,58.
[3]丁娜,赵丽楠,李琳琳,等.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17):39-40.
[4]周淑丽.口腔颌面部外伤1306例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8):95.
[5]程祖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4):10-11.
[6]蔡同道.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14-115.
[7]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等.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8]杜秋花,凌励,李晨丝,等.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13-115.
[9]杨晓蓉.口腔颌面外科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与经验[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0-91.
[10]施茜,蔡劲,姜绪红,等.口腔颌面外伤救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75.
(收稿日期:2013-07-02) (本文编辑:蔡元元)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33
对于口腔颌面患者而言,准确预测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术中出血情况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一环[1]。而术前凝血试验作为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与否的最基本方法[2],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试验可对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中患者的出血事件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就术前凝血试验应用于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的意义展开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52~77岁,平均(65.6±5.7)岁。根据术前的凝血试验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35例(异常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64.7±5.8)岁;凝血功能正常65例(正常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65.9±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于术前24 h进行静脉抽血,以Teco血凝检测仪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FIB 200~400 mg/dl、TT 5.0~21.0 s、TP 10~15 s、APTT 30.1~38.0 s为指标正常范围;以Coulter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以(100~300)×109/L为正常值区间,超出指标范围即为凝血异常。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颌面手术。
1.3 观察指标 依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与操作情况,分别对术中出血及相关临床事件进行记录[3-4],主要包括:(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2)凝血功能异常而需要改变手术方式与延缓手术;(3)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4)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局部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5)术中或术后出血进行全身止血所使用的止血剂;(6)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7)术后出血所引发的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分别为22例(62.9%)、20例(57.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相关临床事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比较(x±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
正常组(n=65) 388.7±225.3 3.2±1.2
异常组(n=35) 397.8±223.6 2.4±1.3
t值 3.1392 11.7153
P值 >0.05 <0.05
3 讨论
作为一项常规的外科手术检查方法[5-6],凝血试验一旦检查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需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就其可能对手术治疗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保证手术质量[7]。
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行口腔颌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前的凝血试验为依据,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组和凝血功能正常组,结果发现在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22例(62.9%),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凝血试验对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手术出血性并发症具有相应的临床预测价值,相关医务人员可据此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针对性处理[8-10],可有效节约手术时间,这与本次结果中凝血功能异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正常组相吻合。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中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压、局部出血所使用的止血剂、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甚至致死等相关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前凝血试验在大多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与相关临床事件方面不具有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术前凝血试验对于预测口腔颌面患者的出血量与大多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没有相关性,但能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一些相关出血性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福海.两种凝血试剂在CA-1500上的测定结果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07,1(6):20-21.
[2]张莉.不同的试剂溶解方式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2):73,58.
[3]丁娜,赵丽楠,李琳琳,等.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17):39-40.
[4]周淑丽.口腔颌面部外伤1306例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8):95.
[5]程祖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7,2(14):10-11.
[6]蔡同道.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在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14-115.
[7]刘文兰,李品坤,张国花,等.颌面部手术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11-112.
[8]杜秋花,凌励,李晨丝,等.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13-115.
[9]杨晓蓉.口腔颌面外科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与经验[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90-91.
[10]施茜,蔡劲,姜绪红,等.口腔颌面外伤救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75.
(收稿日期:2013-07-02) (本文编辑: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