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涉海科研院所力量助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于2006年,是我省首家以服务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平台以“整合、共享、服务、创新”为宗旨,由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牵头,整合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宁波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等省内外涉海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依托我省良好的海洋产业基础,开展应用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引进与成果产业化应用、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技术与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服务,努力打造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科研高地。
自成立以来,平台紧贴我省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在浙江省科技厅和舟山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平台建设工程专项与提升工程专项,广泛吸纳省内外知名涉海类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组织架构和健全的体制机制,场地、设备、人员等基础条件配备完善。平台以各类科技创新服务为抓手,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拓展创新服务空间、优化我省海洋产业结构、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一是注重创新资源集聚,不断拓展创新服务新空间。平台不断整合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组建了海洋公共实验室、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船舶设计与装备技术服务平台、海洋新能源技术服务平台、临港石化储运与加工技术服务平台、海洋工程与环境研究中心、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子平台15个;建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船舶制造、海洋水产加工、海洋生物制品、海水淡化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引进江苏科技大学、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等技术转移中心4个;创新服务领域已基本覆盖我省海洋开发的所有领域。以特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例,平台牵头单位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联合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投入千万元建立了船舶虚拟仿真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可满足新区船舶、旅游、市政规划等相关领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需求,推进新区海洋经济支柱产业——船舶制造业在设计、建造和管理上的优化、升级和改造。
二是强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平台以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创新性强、前瞻性好、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平台累计已组织实施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20余项,获包括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申请专利400余项,授权近200项。如针对大洋金枪鱼产业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和生产应用,突破金枪鱼质量控制与精确加工技术,实现金枪鱼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推动我省金枪鱼加工产业向集约化、精确化、高值化方向发展,我省已形成全国最大的金枪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荣获2013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创舟山先例。
三是深化资源开放与共享,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项目合作、仪器设备共享、技术难题攻关、成果转化、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为我省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克服当前企业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要素获取难等问题,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与浙江扬帆集团、浙江兴业集团、浙江海力生集团、舟山六横水务有限公司、浙江飞鲸漆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项目合作与技术服务关系,联合攻克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如平台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联合攻关的重大科技成果“数字化精益造船技术开发与应用”,打破了我国船舶建造领域依赖国外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现状,建立了能兼容国外软件数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已在全国80多家船企推广应用,推进了造船业两化融合,助推我省造船业做大做强。
新形势下,平台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开放的发展模式,围绕科技支撑引领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盘活平台存量资源、深化资源共享,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覆盖我省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重点打造以船舶虚拟仿真服务平台、海洋源功能性食品研究与评价平台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特色的品牌化服务,构建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完善的集共性技术攻关、成果引进转化、创新载体培育、人才引进培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链,成为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平台组织的海洋科技成果对接会
平台油品铁谱分析实验
平台精益造船技术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