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浙江温岭杀医案的反思

2014-01-13 14:55:57周观彦张伟开贾晓俐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患方温岭医案

周观彦,张伟开,贾晓俐

(英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英山438700)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们健康意识日渐增强,患者就医率不断提高,同时患者对医学疗效指数也不断攀升,因而导致医学治疗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医患关系紧张化形势严峻。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连姓患者“杀医案”发生,是近几年最具负面影响、教训惨痛的事件,该富有代表性的事件不幸再次出现在医疗机构,给社会各界人士彰显了医患矛盾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深刻反思,为大众提出了化解医患矛盾、防范恶性事件、营造和谐氛围的高难课题,在临床工作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诊治、良性有效沟通,才可以从容面对构建和谐医疗氛围的挑战。

1 通过法治手段惩治凶手

医院是为患者实施医疗、护理服务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重点保护的实体机构,从古到今都是神圣和庄严的场所,毋庸置疑作为医疗机构的首要核心主体应该是医生,中华民族曾诞生了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医者,他们受炎黄子孙的敬仰,现代医疗界的精诚敬业的医生很多,如: 裘法祖、程灏珠、吴阶平、吴孟超等,他( 她) 们在艰苦条件下创建了诊所、医院等实施救死扶伤的环境,实行了革命的人道主义,他们的敬业精神、高超技术国人传为佳话。近十年医疗机构规模不断壮大、业务水平突飞猛进,患者就医人数日渐增多,医疗机构承载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导致患者就医的简单便捷、疗效明显的感受日渐降低,对医疗机构不满的国民情绪日渐见长,医患纠纷矛盾发生率增高。2013年10月25日,曾经在浙江温岭一医院实施鼻窦等离子微创消融手术的连姓患者,自己认为医院手术不成功,并且通过反复CT 检查、专家会诊、其他医疗机构鉴定,一致结论“手术没问题”,患者认为“手术有问题”的心结没解开,进而对该医院耳鼻喉科3 名医生实施暴力伤害,导致王姓主任医师当场死亡的悲剧发生。单纯从法律的角度,该患者已经犯故意伤害罪,应该严惩不贷,事发后中国医师协会等4 家医疗组织联合呼吁: 医疗行业、全社会行动起来,对“医疗暴力零容忍”,该行径是合理的、最起码的,是维护医护人员最基本的生存权益,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即使患者对治疗有异议或分歧,可以通过合法程序申请仲裁,丧失人性的暴力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只有严惩凶手,才能维护医院环境的起码安定,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2 站在同情的层面告慰受害者

温岭杀医案导致三名医务人员受到巨大的伤害,其中王云杰主任医师是第一牺牲者,并且事件发生后,许多媒体描述这三名受害者均不是连姓患者手术主管医师,所以他们又是最无辜的,但恰恰他们受害了,我们只能用同情告慰三位医疗界的同行,我们尽管不能像温岭一医院的同事一样,采取拒绝搬运尸体火化等措施示威,但我们义愤填膺的心情不亚于他们,无奈只能默默地在内心告慰他们。人们时常会思考一个问题: 在医院发生的冲突为什么总是医护人员受到伤害,是医护人员的体能差、对抗性弱、打斗水平低吗? 其实是因为医务人员具备神圣的使命,肩负莫大的责任,执行从医的规范,让我们此时的选择是谦让;但是患方会受到无端的挑唆,导致不良的心态,产生极大的冲动,患方采取行为是蛮横的;冲突发生时的处理双方处于不对等的条件,所以一次次冲突发生时医务人员总是承受受害的苦果。追根溯源是受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受生命和医学伦理教育的熏陶,使此时的抉择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中国的伦理教育主要来源于西方伦理教育的延伸,主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行善原则、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公正原则[1],四项原则的共性诠释,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言行,铸就了医学的发展和辉煌。

3 基于理性的角度反思自我

实际上从现在医患纠纷原因统计分析,其中医疗技术水平不到位占的比例不足3%,绝大部分原因是和责任心不强有关,其中沟通不恰当占很大比例[2],在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从事服务行业过程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等关系,只不过各自担当的责任、履行的义务内容有一定差异,所以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行为中,应该站在白衣天使的高度为患者考虑,充分担当份内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然后再要求患方该做什么配合、配合的意义、强调哪些注意事项、说明相应的理由,从而让患方顺其自然、积极主动配合日常诊疗活动[3],否则患方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配合不给力的场景会经常出现,导致将来医疗隐患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最近“浙江温岭杀医案”是典型的医患矛盾纠纷案例,通过事后反思:三名受害医生是无辜的,值得社会广泛同情,凶手应该得到严惩;但惨痛的教训背后折射出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据鼻窦等离子微创消融手术患者一致反映,术后空鼻症对病人的身心危害极大,该行凶患者可能术前对鼻窦等离子微创消融术后空鼻症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不够,术后出现空鼻症相关症状,经反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未果,故采取过激行为,事后总结认为,有可能医务人员在术前履行并发症告知等方面不一定到位,也即医生告知和患者知晓“空鼻症”并发症的义务和权利不对等,导致惨案悲剧发生。只有双方在责任义务对等的前提下,才能减少分歧,减少非技术性医疗纠纷发生。

4 构建应急预警机制不蹈覆辙

站在患方的角度考虑,患方对治疗的预期都有美好的憧憬,但实际上期望值常常达不到预期,此时发生纠纷、矛盾的可能性极大。实际上,一旦患方对服务态度、治疗效果有异议时,作为医疗机构主体单位的医务人员就应该未雨绸缪,采取预警措施,避免矛盾纠纷升级,此时需要对纠纷矛盾进行仔细分析,查找自我的不足或缺陷,做到心中有数,更不能一味强调无过错,此时需要用通俗、平铺的语言叙述,借助摆事实、讲道理的途径,和患方沟通,相信在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国度,在优良传统思想的熏陶下,蛮横不讲理的人毕竟占少数,只要做到合理解释,通过理性分析,完善合理沟通的环节,就会让患方逐渐产生感性认识,让纠纷的化解向良性方向靠近。对沟通无效者,一旦对方苗头不对,一定要采取防暴力行为发生的预警措施,如对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保护,对患方成员做到一定的关注,必要时向公检法司部门上报备案,切忌听之任之。温岭杀医案事后回顾,该连姓患者多次反复申请术后检查和鉴定,认为手术有问题,医院的说法认为手术成功,在这一拉锯式的过程中,假设医院方面处理十分到位,预警措施给力,按常规推理来讲,最终应该不至于会发生震惊国人的惨痛事件。由于现阶段医疗水平的限制,治疗期望值不能全方位满足,医疗分歧的出现在所难免,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是医疗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

纵览温岭杀医案事件的轴线,需要坦然面对我们的医务工作,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洗礼,规范自己的言行,合理捍卫自己的权益,顺应大医精诚的时代需求,适应医学发展的新模式,营造良性的医疗服务氛围。

[1]王洪奇.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30年若干问题的反思[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1):19.

[2]倪红英,陆小东,刘亚萍,等.重症医学科医患沟通的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3):42.

[3]杨英毅.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 中国医院,2003,7(10):46.

猜你喜欢
患方温岭医案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文化交流(2019年10期)2019-11-22 10:41:21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46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3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6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2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