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临床带教个体化质控模式探讨

2014-01-13 14:55韩新巍王家祥任克伟任建庄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放射学个体化医师

李 臻,韩新巍△,王家祥,任克伟,任建庄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介入科;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学教研室,郑州450052)

介入放射学已成为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的第三大临床学科,是一门集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学、微创治疗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在临床一线从事介入的医师层次参差不齐,大多缺乏系统的临床医学、放射学理论学习及介入实践训练,学历水平亦不具等。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如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保证学员胜任临床的要求是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介入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和稳定学科人才梯队的主要途径。由于学员的受教育程度、临床技能、认知水平等各有差异。在介入临床医师个体化带教过程中,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质控体系以督察和保证培训质量,包括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规范的考核项目等[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就介入放射学科个体化临床带教质控模式作以探讨。

1 临床带教共性问题的处理

1.1 介入医师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介入医师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青年医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培训内容主要涉及: 介入医学发展史、介入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从事临床介入工作的注意事项、医德人文教育等。为此,该科建立了教学长廊,详细介绍介入医学发展历程,展示临床中各种介入手术器械,如各类导管、导丝、球囊、内支架等,使其充分认识不断更新的新材料、新器械,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要告知学员注重介入放射学基础理论学习,介入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发展迅速。其源于医学影像学又具有外科学性质,对介入放射医师的要求很高。需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以更新知识结构和内容。要求熟悉血管解剖及异变,熟练阅读x 线、CT、MRI 片,熟悉各种化验检查及监护仪器设备,掌握精巧的介入操作技术及心肺复苏技术,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以保障手术安全有效。

此外,在注重提高临床质量的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亦十分重要。医者仁心,介入医生同样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和人文素养,尊重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治疗意义。

1.2 加强临床介入技能培训 介入治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只有通过大量的介入手术实践,才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训练实际操作能力,采用观看手术录像、直接观摩手术及上台操作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有些操作技术通过动物实验可取得良好效果,如通过实验兔进行气道支架的置入、取出等手术训练,得到广泛学员好评,为其胜任临床一线工作奠定了基础,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带教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初学者熟悉DSA 基本原理和操作,掌握常用介入器材的用途,并反复观摩带教者的操作流程和手法。技术操作宜从穿刺点压迫止血、冲洗导丝导管等细节开始,逐步过渡到学习股动脉穿刺、交换导丝、导管成形、超选择插管等基本介入操作。带教者要实时讲解技术难点和注意事项,纠正不良操作习惯。及时制止违规技术操作,以避免发生并发症。

1.3 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带教质量的根本所在。带教中教师是主体,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一流的介入诊疗技术,而且还应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影像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教研室应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对教学工作质量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目标,进行定期考核。例如以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专业理论考核成绩等,核查教师理论学习指导方面是否达标。在临床带教中建立“教师指导小组”,强化教学意识,在注重学员个性化培养的同时保证培养标准和质量的一致性,根据学科的发展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对带教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知识面较宽、专业理论强,与时俱进,熟练应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强化知识、更新意识,以便在带教中能深入浅出,提高教学质量[2]。

1.4 不断改进带教模式 随着高校教学机制及临床医疗环境的变化,临床带教模式也应该适应这些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其中开展教学查房是临床带教主要体现方式,也是提高医师临床思维及临床操作技能的一种手段,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查房。医疗查房是解决医疗问题,教学查房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其主要培训对象是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目的是指导学员主动学习理论,在提高介入操作水平的同时增长临床经验。

教学查房质量评价的指标有:出科考核、上级医师或教学秘书督查评价及临床工作总结,以此不断提高介入教学查房质量[3]。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利用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积累的图片,配合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介入诊疗方法; 同时介绍临床诊治中的失败教训,使学员引以为戒。这些措施加深了学员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同时活跃了学习氛围。

此外,科室建立了“介入医师培养质控工作小组”,由教研室主任亲自领导,下设教学秘书1 名(由讲师以上职称担任),统筹协调工作; 从而形成一个以教研室主任总体管理、学科秘书统筹协调、带教教师全面负责的集体培养模式。

2 临床个体化带教方法探讨

2.1 不同学历层次学员的临床带教区别 专科学历人员由于学制时间短,理论学习基础薄弱,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所以在带教中应偏重基础理论教学,在查房中结合患者病情提出理论问题,次日查房师生提问、交流、互动,带教效果显著。对有本科学历背景的学员,更要注重对其理论深度学习的指导,与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接轨。个体化指导学员选择学习工具书,尤其要提高临床专业背景学员对影像学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改变临床专业一线医生不懂影像学的现状。作为带教老师,要关注学科进展,及时更新教材教具,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理论加深对介入手术技能的理解。此外,要求其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要求其学习期间至少撰写1 篇科研论文,同时也作为结业考核目标之一,培养科研素质。定期进行科研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科研文献学习、如何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应用、论文撰写、课题设计、申报、实施;专利申报、成果申报等。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如何开展介入医学科研工作[4]。

硕士、博士研究生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影响医院人才梯队的建设。首先科室在对研究生临床带教问题上要高度重视。对共性问题统一处理,个性问题区别对待。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介入放射学研究生的生源背景比较复杂:大学本科生、专科毕业生等不同学历;来自基层医院、医学院校等不同层次医院; 来自影像诊断、临床医学等不同专业。这些导致研究生的学识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强调因材施教。

科室定期布置专题读书报告会,每次学习一个专题,把握当前研究的动态,指导科研方法。带教老师要懂得“尊重个性发展和激发个人潜能”,协助每位学员准确定位,充分发挥个人专长、找到其最适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选题时也要遵从个体化原则。临床带教时应高标准、严要求,每位研究生学员相对独立管床3~6 张,考核管床质量。对于一级至三级手术,逐步训练至独立操作水平。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既精通介入技术操作,又具备医学影像基础知识、临床诊疗技能和科研工作等综合素质能力的现代介入放射学医师[4]。

2.2 不同年资介入医师的临床培养 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相对高年资基层医生进修介入专业,他们知识相对陈旧,接受新知识相对滞缓,对于他们的临床带教要区别对待。临床中更多利用实物,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感性认识。发挥多媒体视频教学优势,结合动态造影,通过展示介入器材、材料,讲述各种器械的构造、用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学习兴趣,加深认识,提高带教效果。开展疑难病案讨论,要求学员积极参与、发言,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有无介入适应证,提供介入术式,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一系列带教措施,保证了带教效果,深受学员欢迎[5]。

总之,介入医师的临床培养,要体现个体化和一致性原则,提高和保证带教质量,维护介入医师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1]倪才方,欧阳墉.介入放射学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5):425-427.

[2]杨业发,梁 军,吴孟超. 肝胆介入放射科住院医师带教体会[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 (7) :688-689.

[3]狄镇海,谭中宝,眭 建,等. 重视介入放射科教学查房工作[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7): 605- 607.

[4]刘凤永,王茂强,段 峰,等. 介入放射科进修医师的教学新模式[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5):425-427.

[5]袁 牧,谭玉林,张 阳. 提高介入放射学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措施[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311-313.

猜你喜欢
放射学个体化医师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