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文
(迁安市第一中学, 河北 唐山 06440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张 文
(迁安市第一中学, 河北 唐山 064400)
本节的内容设计主要是依据新课改精神与迁安一中提出的“三熟”理念和高效课堂 “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第一,运用地图(图表、资料等)的能力,即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说明、归纳的能力;第二,指导学生在新材料新知识情境下提取信息,实践联系理论的解题能力。
【自主探究+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本课时教学内容较简单,难理解的不多。因高三一轮复习要让学生知识系统化,掌握的牢固些,所以让学生课上记忆知识点,相互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夯实检测】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是一轮复习必须要达到的效果。
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 )。
A.沿河流分布 B.沿公路分布条带状
C.沿等高线分布 D.邻矿产资源分布
(2)聚落M的发展趋势是( )。
A.南北延伸 B.东西延伸
C.东北—西南延伸 D.团状发展
2.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
区域山区平原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以伸展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2)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其次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聚集在乡村与城市结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夯实检测】
设计意图:理论掌握了,要具体实践一下。实践能够联系上理论,就基本达到夯实基础的教学目的。[2012·
广东文综,10]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题。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核心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类型的两组题突破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对商业的影响这个重点,再通过活动展示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空间形态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1949年为界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则图例a表示的是--------的城市形态,判断理由是------------------------------------。
(2)图例b表示的是--------的城市形态,试分析其与图例a表示的形态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2.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技能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题以及师生活动和教师点拨提升地理示意图的判读和新知识设问型试题的解题能力。
1.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 )。
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②商业从业人口多
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它是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并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请简析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课堂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从本堂课学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等。
【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形成能力的必要环节。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检测题,当堂完成,实现节节清。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补偿性学习,当堂完成学习目标。
1.下图是“某城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其空间形态变化的原因是( )。
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
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最高时速可达350千米的城际铁路。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错误的是( )。
A.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的经济发展
B.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
C.缓解了京津唐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D.会对天津市的本地商业造成冲击、破坏
3.结合图文材料以及地理区位理论,新北京的空间发展方向重点是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4. [2013•北京文综,36(1)]读下图,回答下题。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