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官
(福建省厦门六中, 福建 厦门 360012)
基于文综高考模式的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罗秋官
(福建省厦门六中, 福建 厦门 360012)
空间位置是地理事物的重要属性,通过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可以推断出地理事物的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是搞好区域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构建“心理地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熟悉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区域
经度和纬度是确定地理事物地理位置最精确,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构建“心理地图”,首先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完整的经纬网地图,为此必须熟悉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经过的区域。一般来说,记住以下经纬线经过的区域就大致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某一区域的位置:
(1)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30°N纬线、40°N纬线、南北极圈。
(2)经线:0°经线、30°E经线、60°E经线、90°E经线、120°E经线、150°E经线、180°经线、60°W经线、90°W经线、120°W经线。
2. 记住重要地理界线的位置
区域地理中涉及的地理界线很多,通过这些地理界线可以大致判断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复习中必须要记住的地理界线有:
(1)中国地理:四个自然区域分界线、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分界线、气候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干湿地区分界线等)、重要水系分界线、人口分布界线、农牧区分界线等。
(2)世界地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界线、六大板块分界线、各大洲主要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等)、各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界线。
3. 记住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轮廓
对一些小区域图,仅根据经纬网只能确定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但却难以确定它属于哪一个区域,这时如果能借助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轮廓来判断,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应该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标志意义地理事物的位置或轮廓:如我国省区和世界重要国家的轮廓;各大洲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各大洲主要山脉的走向和位置;主要海峡、岛屿、半岛、三角洲的轮廓;世界重要港口和城市位置等。
4. 熟悉各大陆主要地形区和典型的地形剖面
经纬度只能确定某一区域在平面上的位置,而任何地理事物都是分布在三维空间的。因此,要准确进行空间定位,还要熟悉各区域的地形分布,尤其是要熟悉各区域的主要地形区和典型地形剖面。如学习中国地理,除了要了解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分布特征外,还要熟悉中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以及沿32°N、40°N、89°E、105°E等重要纬线或经线的地形剖面;学习非洲除了要知道非洲的五大地形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外,最好还要熟悉非洲沿赤道和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
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越是系统的知识越容易实现迁移。由于现行的区域地理教材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编写的,无论其内容还是教学要求都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区域地理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在复习区域地理时,必须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以系统地理(高中《地理》必修)的理论为基础,对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与拓展,使之形成体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1. 明确要求,理清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
区域地理的内容结构与系统地理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帮助学生理清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使复习有章可循。因为区域地理主要是研究各区域的区域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所以学习区域地理应该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其学习思路可用图解方式概括如下(图1):
图1
2. 融会贯通,促进区域地理知识的系统化
如果系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骨架,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地理学科的血和肉,血肉和骨架只有紧密结合成一体,地理学科才会有生命力。在区域复习中要尽量用系统地理的理论来诠释区域地理问题,使两者能够融会贯通,达到区域地理知识的系统化。例如,世界各区域气候差异的成因是区域地理复习的一个难点,但如果联系高中地理中的相关原理,就会使复杂、无序的问题简单化、系统化。因为世界各地的气候虽然千差万别,但从形成气候的因子分析,无非是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和下垫面(地形、海陆差异、洋流等)三方面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又如,世界各区域的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把握不准。但如果在复习中能够从区位理论出发,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入手,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分析,学生就容易掌握。
3. 揭示联系,突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特征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都是各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地理要素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而且还表现在人类与环境之间。地理知识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无论是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还是人文地理特征,都要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来指导教学,揭示出地理要素之间、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以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复习为例,教学中可以从“干旱”入手,引导学生对其形成原因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用图解的方式概括如下(图2):
图2
策略三 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所谓学习方法,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判断与推理的方法;二是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技巧,如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地理解题的步骤与答题规范等。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应特别重视以下方法的指导。
1. 地理分析与综合法
分析是把事物的部分属性分解开来,综合则是把事物各方面的属性联系起来。分析、综合方法是认识地理事物特征,揭示地理事物间内在联系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区域地理学习的最基本方法。例如,要认识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首先必须先从该区域的气温、降水入手,分析气温、降水地区分布及季节变化特点,然后再用综合的方法,概括出该区域气候的主要特征;又如,日本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加工贸易型经济”,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首先就要用分析的方法从日本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及人力和科技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后再应用综合的方法得出“加工贸易型经济”的两大特征:原、燃料多靠进口;产品多出口。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得出日本工业布局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其过程可简要图解如下(图3):
图3
2. 地理比较法
比较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某些属性加以对比,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在认识地理事物特征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通过比较,不但可以使本来模糊的地理事物特征变得清晰,还可以使所学内容形成系统,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比较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不同地区分布、特点或成因的异同:如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与成因的比较;第一亚欧大陆桥与第二亚欧大陆桥区位条件的比较;莱茵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比较等。
(2)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异同:如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的比较;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方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特征的比较;云南省东部(云贵高原)和西部(横断山区)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的比较等。
3. 地理推理法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未知的知识,特别是可以得到不可能通过感知经验掌握的未知知识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地理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最常见的失误之一是对地理事物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表述不清,许多教师常常把这一问题归因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与规则。请看下面的问题: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010年新课标卷,图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对该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有的虽然能够答出地形的分布特点,但却不能准确表达出分析、推理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用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先梳理一下该问题的推理过程:等雪期线的分布→雪期长短→低温持续期长短→海拔(地势)高低,然后将上述推理过程用文字表述出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演绎推理外,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界中,同果异因或同因异果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就需要用到类比推理;而在对某一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进行归纳或概括时,就需要用到归纳推理。
4.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分析技能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分析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要认识一个地方的区域特征,往往是从分析各种图表入手。例如,通过判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可以知道图示区域的地形结构、地势起伏和地形分布;通过分析气温、降水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知道图示区域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的成因;如果把某区域的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等自然地理地图与同一区域的聚落分布图、交通线分布图、农作物的分布图进行对比,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还能够分析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必须把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分析技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区域地理的各种图表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对这类图的判读,除了要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外,更重要的是挖掘图中隐含的知识,分析图中所示地理要素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中学文科的各学科中,地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现实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从近年的地理高考题看,题目的素材大部分来自生产或生活以及科研部门的观测数据。近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到的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产业转移、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自然灾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内容无一不是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地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要关注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关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让他们知道学习地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1. 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热点”知识
所谓“热点”问题,是指比较受人们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问题。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兴趣要明显大于非“热点”问题。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教师在选择“热点”问题时,要注意与时俱进,尽量选择发生在近期的、比较引人关注的案例。例如,学习东南亚时,可以补充湄公河流域的开发、中国——缅甸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等内容;复习北美洲时,补充阿拉斯加的开发、美国与墨西哥两国之间汽车产业的转移;复习中国西北地区时,补充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塔里木河的治理、祁连山冰川面积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地关系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有些地理事实或现象的发生是具有时效性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更新,不要把过时的内容作为案例来学习。例如,三江平原作为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典型代表,过去一直以种植小麦为主。但时至今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水稻已经成为三江平原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2. 学以致用,注意“地”与“理”的结合
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热点”问题是许多学科,尤其是文综各学科的共同要求,但各学科关注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复习的策略也就不同。“地理”是“地”(地域)与“理”(原理)的结合,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把“热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相结合,以热点区域或热点问题为背景,深挖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例如,对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一热点问题,复习时就可以联系高中《地理》必修3中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从流域开发的原则、方向、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这一热点问题,则可以应用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农业区位理论原理,从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区位特征、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变化以及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
区域地理历来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任何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对众多地理事实、地理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每一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区域,可以说,区域地理既是系统地理的“出发点”,又是系统地理的“归宿”。因此,在高中地理复习中,区域地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除江苏、上海、海南仍然保留地理单科考试外,其他省区的高考都采用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与地理单科考试模式相比,文科综合考试模式在试卷的结构、题型、覆盖面、能力要求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针对这种高考模式,采用哪些教学策略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