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春霞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浅谈高三试题讲评课的基本策略
舒春霞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与试题对话就是与命题者对话。高考题是命题专家根据考试说明原创而成。不管是材料的来源,还是题目的设计,乃至答案的设置,都能体现命题专家的研究方向和思维过程。可以说,高考题是命题专家思维过程的结晶,因而试题材料的选择,题目的设计,答案的设置都能体现其经典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能与命题专家面谈的机会甚少,因此一线地理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试题的内容,与命题者对话,学会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要设计这种问题?此问题是如何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参考答案的设置所存在的逻辑思维过程如何?命题者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教师引领学生通过与高考题的深层次的对话,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摹仿能力,提高答题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另一方面,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现场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人地关系。在高考答题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答题规范方面失分比较严重,例如:①没有使用学科专业术语答题,口语化现象严重;②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③观点的表述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形式上,书写不工整,上下左右不整齐,不分段,要点不清,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内容上,观点与图表两张皮,往往出现“贴标签”才能有效的统一起来的问题。
答题缺乏规范性是学生无法与试题实现对话的主要原因。在试题讲评课中,首先可以通过讲评会做的题来学习、归纳规范,这类试题重点解决“因为会做、而不想做”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会做的题的意义;其次要讲评好会做的高考题,高考题因为经典,所以思维科学、规范便有了保证,此类试题可以解决“思想不全面导致做不完整”的情况。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用会做的高考题来练习规范,以实现与试题的对话。
例1 (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37.(26分)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广东省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6分)
教师在讲评“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这一设问时,必须揭露试题所隐藏的大体的思维过程:
①抓住关键词:“海油陆采” 自然条件
②从材料中找到中心词:海岸线 入海道路 人工岛 岛上钻井
③明确任务:简单分析
④建立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图3
如何建立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是做出正确解答的关键(图3),也是思维品质的体现。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词的提示,找到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其次,思考建入海道路和人工岛需要的条件——沿海地区,海水不能太深,否则造价太高,难度太大;最后,明确开采什么?开采的安全性如何?实际上,通过人工岛和海上钻井平台来开采石油,海浪的影响是较大的。建立这样的思维,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试题的思维实际上也是命题者的思维,只有实现与命题者思维的对话,才能答对、答全试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理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这为一线教师原创命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绝大多数是新题型,这些“新面孔”,是学生实践从高考试题中习得的经典思维方法的磨刀之地,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经典高考题的思维过程的试剂。
例2(浙江省某地市2013年4月模拟试题)37.(26分)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图4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图5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6为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4
图5
图6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6分)
(2)分析说明图5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3)指出图4中甲地的植被状况,并推测甲地煤炭资源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8分)
(4)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在评讲这道题时,教师指出:
①第⑴小题,抓住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特点
②从材料中找到中心词:空间分布 产量的变化
③明确任务:是描述,即说出
④建立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图7)
图7
从图4中,可以看到含煤地层在内蒙古分布比较密集,范围广,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特点;从图6中,可以看到,该省区的煤产量自2009年到现在,呈上升趋势,从数值上看,其产量极大。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断训练与摹仿,学生的思维才能走上新的台阶,实现质的飞跃,最终学会思考。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如何思考,才算得上是学会了学习。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原创题,会出现命题专家和中学生思维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是难免的。尤其是平时中学一线教师的原创题,由于受到专业水平或学科视野的影响,这种现象会更加突出。这也是高考命题专家一般由大学教授组成的原因所在。因此,试题讲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题目不够科学或者试题信息还能够进一步挖掘的情况,这时,教师要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
例3 (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8),完成7~8题
图8
7.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
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 常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答案:D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中地带性植被的水平分布情况。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属于一道难度不大的题目。如果仅仅考虑在水平方向上,从成都至宝鸡会经过秦岭,在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而从宝鸡经兰州至酒泉的路途中,地带性植被表现为较明显的干湿度分异规律,即随着距海距离的增大,地表植被由森林逐渐向草原、荒漠转变的过程。因此,我们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选项。
至此,本道试题表面上看思维清晰,答案明确。但是仔细想来却也觉得至少有以下五个地方值得思考:①秦岭仅仅是一条“线”吗?②什么叫地带性植被?③宝成铁路秦岭段沿线能否看到针叶林?④宝成线秦岭段能否真正看到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⑤草原与草甸有何区别?
因此,对于试题内涵的讲评远大于试题答案本身,通过批判的眼光,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这样的试题讲评课堂也才有效度。
总之,试题讲评课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它应充分发挥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不能就题论题,要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深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弥补缺漏、纠正错解、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