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立娟 王建威 王文青
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运行效果与制约因素
——基于望都县的实地调研
乔立娟 王建威 王文青
特约栏目主持:王树进
男,安徽庐江县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园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以来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设计与经营问题。参加与主持过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专著、教材等100多篇(部)。近10年来,每年亲自为全国各地农业园区提供的规划设计服务3~4项。在业界率先提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成事、因难见巧”的四因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
导读:蔬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影响了保定蔬菜产业增效增收。通过调研,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运行效果及发展中存在的融资、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与社员素质为基础,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依托蔬菜品牌提高附加值等策略,推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中心腹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18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是典型的蔬菜生产大市。但保定市蔬菜生产受到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制约,影响蔬菜产业增效增收。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专业合作社,促进保定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要方向。
1.1 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较快,2013年保定市蔬菜总产量达到1 061万t,占河北省蔬菜总产量的12%,拥有涿州、定兴、涞水3个全省蔬菜产业示范县,及望都辣椒、鑫县麻山药等十大特色蔬菜种植基地[1]。保定市各地区蔬菜产量情况如图1,定州市蔬菜产量243.6万t,位列全省第5,清苑县蔬菜产量84.4万t,位列全省第22,而涞源、安新、阜平蔬菜年产量在10万t以下,排名均在130名后[2]。
近年来,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颁布实施,保定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11月底,共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342家,是2008年的6.7倍,省级蔬菜专业合作社26家,占全省的11%。其中,望都县共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46家,目前蔬菜合作社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17%,仅2013年上半年便新成立了博园、龙枫、梅轩及春秋实4家蔬菜合作社,规模种植面积超过0.2万hm2,合作社发展成效显著。
1.2 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区位优势
保定具有围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运销时间短,蔬菜鲜活性强,物流成本低。京津冀经济圈的1.2亿消费者的蔬菜需求为保定市蔬菜合作社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而北京与天津市场对安全、营养、绿色蔬菜的需求也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保定蔬菜合作社提供了发展空间。在区位优势基础上,保定初步建立了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并利用河北省蔬菜信息网等,实现河北省主要蔬菜批发市场价格查询信息化,为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生产、运输及市场行情分析提供了便利。
图1 保定各市区蔬菜产量(数据来源:河北省2013农业经济年鉴)
1.3 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与人才优势
近年来,保定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建成定州无公害蔬菜,徐水无公害西红柿,满城、顺平草毒和地芸豆,博野出口创汇菜,鑫县麻山药,容城无公害芦笋,清苑西瓜,高碑店胡萝卜,望都辣椒,唐县食用菌十大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认证无公害产品64个,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9.2%。此外,保定地区拥有河北省农业最高学府——河北农业大学,蔬菜产业体系专家与学者对蔬菜合作社进行科技指导条件便利。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也使得一些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保定籍大、中专毕业生开始返乡创业,为蔬菜合作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1.4 保定市蔬菜合作社销售渠道优势
保定市是全国排名第3的人口大市,大中型超市与农贸市场众多,有多所高等院校,蔬菜合作社可扩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销售渠道,可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订单生产,还可利用交通、人口优势自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如2006年成立的博野县大营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北京新发地、保定惠友、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商场、超市建立长期供货协议,通过农超对接渠道年销蔬菜2 000余t;同时专业合作社筹资460万元启动了占地5.27 hm2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方便蔬菜就近流转。
望都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辣椒集散地,被誉为全国“三大辣都”之一,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优化升级与蔬菜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经营主体创新,2013年望都县蔬菜总产量达到37万t,排名从2001年的78位升至66位[3]。对望都红果实、安乐庄鑫盛、新街村、国威等蔬菜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与访谈,深入研究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与当地农业产业化的促进效果。
2.1 推进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发展,提高望都蔬菜产业竞争力
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保证菜农是相对独立的家庭经营主体的同时,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户的组织化与社会化程度。蔬菜合作社通过在农资购买、技术传播、销售渠道、品牌建立等方面为社员提供便利,带动广大菜农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如望都红果实蔬菜专业合作社不仅向社员提供农资、技术、销售服务,每年还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供应番茄种苗1 600万株,使硬果型番茄成为望都蔬菜产业新的支柱品种。
2.2 合作社增强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户收入
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集约化经营,合理考虑蔬菜加工、销售企业的需求,确定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有效地解决了菜农“种什么、种多少、如何销售”的问题。同时,通过合作社对种植户的引导和技术指导,大大改善了原来因分散生产、管理不善出现的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的情况[4]。以2008年成立的望都国威辣椒合作社为例,通过改变产品结构,引进新品种,并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化肥与生产技术,带动辣椒种植近0.2万hm2,同时合作社联系收购商与加工企业,稳定市场价格,2013年种植辣椒每667 m2收益达3 000元以上。
2.3 蔬菜合作社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在合作社规模扩大的同时,需要更多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和加工的人员。通过对望都各蔬菜合作社调查发现,社员主要是年龄在45~65岁的中老年,他们外出打工没有年龄优势,且在赡养年老父母的压力下也不愿长期外出,对于这些农民而言,加入蔬菜合作社是理想选择。以有社员156户、有333.33 hm2生产基地的望都红果实蔬菜合作社为例,在种植期间,90个蔬菜大棚、6个育苗温室、2个冷库全年的生产过程中,合作社可以提供20万余个工作日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农民提供800万元的工资收入,有力地扩展了当地农民的就业空间。
2.4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提高蔬菜质量
单个农户知识水平低,难以形成示范效应,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难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蔬菜合作社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对广大种植户的规范化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转换的进程。望都县特产羊角椒长期单一种植,种性逐渐退化,病虫增多,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种植热情。为此,望都国威辣椒合作社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合作,试验种植并推广农蕾23、辣都红9号等6个新品种,并指导种植户按照标准化流程定植、间苗与除虫,社员种植辣椒的产量与收益均大幅度提高。
2.5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蔬菜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发展,加快了望都蔬菜产业化发展。望都县安乐庄鑫盛蔬菜合作社在2010年成立之初,便在发展传统辣椒产业基础上,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建成60个日光温室发展番茄种植,并构建“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社员667 m2收益达1万元。为改变望都辣椒生产方式落后、季节茬口和品种结构雷同的局面,国威辣椒合作社通过引进新品种与种植标准化流程管理,不仅提高了辣椒产量、种植户收益、产品标准化程度,还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目前望都有辣椒加工企业120多家,年加工辣椒16万t,产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3.1 自然灾害频发与市场形势变化,增大经营风险
蔬菜生产与经营受作物生长发育规律、自然条件与外部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近年来,保定市雾霾天气高发,设施蔬菜光照不足、室温降低,影响蔬菜生长。受阴雨天气与辣椒炭疽病发生影响,导致望都辣椒产量极不稳定,严重时667 m2减产1 000~1 500 kg。随各国对蔬菜质量要求的提高,望都辣椒已停止出口。在全国蔬菜大市场的背景下,蔬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当生产的蔬菜产品价格下跌时,广大社员将蒙受巨大损失。
3.2 保定市蔬菜合作社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随着蔬菜全国流通与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蔬菜生产与销售面对“买在全国,卖在全国”的局面,保定市蔬菜产业若不能做大做强,不仅难以打入全国大市场,甚至难以守住京津冀区域内的本土蔬菜市场。虽然保定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但产品附加值低,整体效益不高,不仅面临邯郸永年、沧州青县等省内竞争,还面临省外蔬菜抢占市场,如目前山东青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已与河北知名连锁超市保龙仓建立直采直供关系,这家以生产蔬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有各类生产基地53处、土地近36 617 hm2,已将其市场拓展至北京、河北、山西,并向深圳、上海等城市拓展,是保定蔬菜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3 蔬菜合作社量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达342家,但与山东寿光市的1 269家相比,数量较少,且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省级蔬菜合作社仅15家。受蔬菜合作社规模与数量的制约,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缺乏蔬菜加工与物流运输企业,也不利于与大规模经销商合作[5]。望都县登记注册的辣椒合作社达到13家,但是向种植户提供农资、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的合作社目前仅为国威辣椒合作社1家,受规模与产量的限制,合作社注册的旺都红商标并未带来显著的品牌效应。
3.4 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单一,利润较低
保定市蔬菜合作社销售的蔬菜大都未经选择、包装等加工环节,在蔬菜精深加工方面滞后;大都停留在单一种植上,向市场提供的多为初级鲜产品或原料产品,以散装或是给别的品牌作半成品,产品附加值不高。而山东省的蔬菜合作社,已将产业链延伸至仓储、加工、营销多个环节,提供的基本是净菜,且都用进行精包装,运输方便损耗少,价虽高但受欢迎。山东号称“三辣”基地,合作社主要是做葱、姜、蒜等轻产品和出口菜;而保定蔬菜合作社主要是做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重产品和大路菜,产品价格和利润率都相对较低。
3.5 蔬菜专业合作社缺乏金融支持,抗风险能力弱
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品种改良、市场拓展上均有强烈融资需求,但农村集体土地与农民自有住房无抵押权,合作社很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而因资金不足,大部分合作社主要集中于提供菜种、技术与蔬菜销售服务,而对高科技技术指导、生产经营培训、农户信贷、信息服务等较少涉及。蔬菜种植风险较大,易受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影响,而有关蔬菜保险业务在保定地区尚未开展。
3.6 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制约合作社规模扩张
通过与望都蔬菜合作社主要负责人的访谈发现,用工成本和土地承包价格的上升,影响了蔬菜合作社规模的扩大。以种植2.67 hm2辣椒的种植户为例,每667 m2辣椒一年可采摘5次,平均每次用工3人,2.67 hm2辣椒需用工600人次,目前日工已将近80元/天,仅用工成本已将近5万元。与此同时,土地流转租金也持续上升。保定市红果实蔬菜合作社在2007年正式注册,扩大种植规模时,土地承租价格为800元/667 m2;进入2012年,新的育苗温室投建时,土地租金便达1 250元/667 m2。目前,一个占地0.267 hm2、实际种植面积0.1 hm2的温室,每年仅土地租金便达5 000元,再加上棚室建设费用,合作社已没有动力继续扩大规模。
4.1 加强对管理人员与社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素质不高,对新技术与新品种的接受能力较差,而合作社管理人员在组织模式,技术应用与销售渠道扩展方面缺乏前瞻性与战略性,因此,应当对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对种植户的培训除农业推广部门外,还可与各高校合作,邀请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合作社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技能的集中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与市场意识。
4.2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异常气候影响,河北年降水量与地表水储蓄量不断下降,山东蔬菜“大水大肥”的种植模式并不适合河北。因此,通过合作社规范化生产,依靠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合作社蔬菜品质提高。保定市蔬菜合作社应大力推广节水、降湿、防病、灌溉技术,加大膜下滴微灌和沟灌节水技术的推广,有效减少用水量、降低棚室湿度,控制病虫害发生。为减少农药残留,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板、杀虫灯等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设施蔬菜土壤改良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统计分析手段,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蔬菜品种和种植结构,避免社员盲目无序种植,降低市场风险。
4.3 拓宽销售平台,做大合作社蔬菜品牌
随着京津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蔬菜消费已由重价格、重数量转变为重品牌和质量,河北省蔬菜专业合作社在申建品牌之外,还应统一制定产品外观与质量标准,规范产品包装,提高蔬菜品牌认知度[6]。利用交通便利、产品新鲜、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拓展京津等中高端市场,是保定市蔬菜合作社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缩短流通环节,增加销售利润,继续拓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销售渠道;二要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效仿山东寿光蔬菜合作社品牌宣传方案,利用蔬菜博览会、展销会,以及电视、杂志与网络等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依托蔬菜品牌进行产业化发展。
4.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合作社有序扩张
保定市耕地资源稀缺,必须科学配置、合理利用。蔬菜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土地作为蔬菜生产重要的资源禀赋,是制约合作社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以一个拥有70个棚室的设施蔬菜合作社为例,需要20 hm2的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生产。保定下属地市可参考蔬菜示范县青县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纠纷调节等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蔬菜产业规模由零星分散向成方连片转变。
[1]王丽萍,杨凤书.保定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06.
[2]杨宣,杨祎.河北省蔬菜合作社发展的问题、潜力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0):77-80.
[3]焦晓松,高飞.基于钻石模型的望都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0(5):5-6.
[4]罗冬梅,甄建岗.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以河北省青县利财蔬菜合作社为例 [J].乡镇经济,2008(3):95-97.
[5]刘同山,孔祥智.关系治理与合作社成长——永得利蔬菜合作社案例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3):3-10.
[6]邵旭平.连接城乡服务“三农”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青石湾蔬菜合作社在产供销一体化方面的作法[J].甘肃农业,2011(10):16-17.
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SQ133013);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9201301078);河北省民生调研课题 “保定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乔立娟,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市乐凯南大街2596号,071001,电话:13472231825,E-mail:qiaolijuan820@126.com
王建威,保定市望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文青,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