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1-13 09:43向维仁段飞倪宝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变应性免疫学免疫治疗

向维仁,段飞,倪宝良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西 九江 332000 E-mail:weirenxiangjx@163.com)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常见病,是系统性炎症在鼻部的一种反应性表现,其临床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增高趋势[1]。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目前唯一的针对病因,可能对AR 自然进程产生影响的一种治疗方法,应在疾病发生不可逆或者是还未进展为慢性期之前及早应用。随着近年来中国变应原疫苗的不断发展和标准化,国内AR 患者接受标准化SIT 治疗的人数逐渐增多,其疗效及治疗安全性已获得充分肯定[2]。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SIT 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情况及免疫学指标变化,并与药物治疗相对比,为揭示SIT 治疗的疗效优势及免疫机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在2008~2012年收治的78例AR患者,纳入标准:①参照ARIA[3]的诊断指南,确诊为中度、重度持续性AR;②病程超过2年;③经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确诊为尘螨变应原阳性。排除伴其他全身免疫系统及过敏性疾病,以防伴发疾病影响临床结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7~56岁,平均(39.45±11.37)岁,病程2~34年;观察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6~57岁,平均(39.38±11.26)岁,病程2~33年;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①SIT 治疗:观察组采用尘螨变应原疫苗安脱达(由丹麦ALK-Abello公司生产)进行常规免疫治疗。上臂外侧无菌消毒后行皮下缓慢注射,分2 个阶段,起始阶段:采用SQ-U 标准化剂量单位,安脱达初始使用剂量为20SQ-U,然后逐渐递增,每周1次,注射1针,连续治疗15周;维持阶段:剂量为100 000SQ-U,每隔4~8周注射1针,需治疗1~2年。②用药方法:对照组患者因鼻部不适无法忍受时,在整个研究中只使用开瑞坦口服(10毫克/片,每天1次)及雷诺考特鼻喷(64 微克/喷,每天1次)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体征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参照中华医学耳鼻喉科分会修订的关于AR 治疗的症状、体征分级标准及记分方法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体征改善情况;②免疫学指标(IL-4、IL-13)检测:方法参照文献[4],抽取5ml的37 ℃生理盐水通过雾化喷头将其自患者前鼻孔喷入每侧鼻腔,同时病人取头前倾位,以便喷入鼻腔液体能够重新自前鼻孔底部返流出,然后收集鼻腔的灌洗液,搜集率大于70%,然后置于-20°保存备用。采用ELISA 法检测IL-4、IL-13;③每例病人由专人记录每次脱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 3.0双轨核查录入,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s,分)

注:a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 <0.05;b表示治疗后两组比较,P <0.05

组别 n 喷嚏 流涕 鼻塞 鼻痒 体征观察组39 治疗前 2.29±0.52 2.31±0.67 1.86±0.56 1.91±0.62 9.63±1.46 治疗后 0.93±0.52a 0.78±0.56a 0.73±0.57a 0.48±0.42a 3.79±1.67a对照组 39 治疗前 2.27±0.50 2.33±0.70 1.85±0.54 1.89±0.59 9.61±1.48 治疗后 1.23±0.48ab 1.31±0.55ab 1.13±0.55ab 0.97±0.57ab 5.56±1.62 ab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的IL-4、IL-13等免疫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 (±s,p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变化 (±s,pg/ml)

IL-4 IL-13项目 n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82.53±5.46 52.57±2.42 6.34±0.42 4.39±0.3治疗前 治疗后3对照组 39 81.55±5.43 72.18±2.43 6.35±0.45 5.06±0.31 t 0.795 35.709 0.102 9.241 P 0.429 <0.001 0.920 <0.001

2.3 不良反应 30例行SIT 治疗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局部过敏反应5例,均为在注射药物24h内局部肿胀硬结,3~6d内消退,对日常生活不产生影响,均未出现全身严重过敏反应。

3 讨论

AR是指特应性个体在接触到变异原后引发的包含多种免疫活性因子参与、由免疫球蛋白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Th2 免疫占优势的一种慢性鼻黏膜炎症反应疾病[5],以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为主[6]。虽然近年来AR 在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但在AR 的发病原因、免疫机制上仍有众多谜团。AR 的临床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而在发达国家,增长趋势更为显著。针对AR 全球发病的趋势,2001年WHO 在ARIA 中指出AR 的治疗体系主要有:健康教育、规避变应原接触、SIT、外科及药物治疗及等5个方面[7]。SIT 治疗是目前唯一的针对病因,可能对AR 自然进程产生影响的一种治疗方法[8],并可有效防止AR 疾病进展为哮喘及产生新过敏。

作为参与Th2炎症应答的重要因子,IL-4、IL-13已被实验研究证实参与Th2免疫反应机制当中,且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SIT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等免疫学指标明显降低(P <0.05),说明SIT 调节免疫功能失衡的作用较强,通过加强Thl反应和减轻Th2反应,从而使体内Th1、Th2反应失衡得以纠正,重新恢复体内Th细胞分化的动态平衡。同时,在免疫指标检测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等免疫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SIT 在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明显,而采用药物治疗对机体免疫状态影响并不显著,只能短暂性地控制症状,而SIT 能够调节免疫失衡,增强病人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复发。本组资料可见,采用SIT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SIT 对AR 治疗是有效的,可长期有效控制AR 病人的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综上所述,SIT 是控制AR 患者症状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 卢川,邱前辉,陈少华.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过程中VAS评分波动情况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2):65-66.

[2] 李烁,洪海裕,李小敏,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CD4+CD25+T 调节细胞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4):607-612.

[3] 张罗,王成硕,工向东,等.变应性鼻炎集群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43(3):187-191.

[4] 蒋燕飞,张建华,许芳.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6):466.

[5] 陈勇挺,陈国强,汪建,等.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1):42-44.

[6] 黄业武.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20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5):843-844.

[7] 丁俊杰,张建华,陈斌.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5):293.

[8] 文玉敏.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调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2):240.

猜你喜欢
变应性免疫学免疫治疗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通路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