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路径演化机理的研究

2014-01-13 08:01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结点存量弹性

●王 斌(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路径演化机理的研究

●王 斌(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知识转移;知识网络;演化路径

分析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按照知识转移存量、传导率和弹性三个维度,将知识转移路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构建知识转移路径机理演化模型,得出在四个阶段的作用下,知识转移沿着四条非线性路径发生变化的结论。

目前对知识转移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网络能力理论,通过优势技术的开发和知识的取得、应用、整合和创新等方面来研究知识转移路径问题。[1]而从知识转移存量、传导率和弹性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路径的并不多。根据当前对知识转移路径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将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探讨知识转移路径演化机理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知识网络各结点主要是由网络内各企业组成。

1 知识转移路径演化的研究视角

对知识转移路径的研究,不同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Norman从考察对象角度,认为知识转移有三条路径:多元化转移、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2]Osterloh和Frey从逻辑层次的角度,将知识转移路径分成六个层次,把这些层次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就是物理层、数据层、语言层、知识层、能力层、应用层。[3]Ⅰnkpen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将知识转移路径分为取得、沟通、应用、接受和同化五个阶段。[4]综合以上学者的不同观点,本文从知识转移的方向视角出发,将知识转移路径分为分散转移、渗透转移、互动转移和延伸转移。

1.1 分散转移

分散转移表示一种无意识的、具有发散方向的知识转移。从转移结构上看,它是以编码化形式表述的显性知识,其信息共享与整合的交易成本较低并且便于结点间的传递与转移,因此,在所转移的知识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从转移载体上看,人员在网络结点企业间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网络企业间的扩散,人员频繁接触促进了知识的外溢效应;从转移行为上看,非正式沟通使无代价的知识流动成为可能,如知识网络的合作宗旨、欲达到的目标等,这些知识信息是网络需要在内部得到充分理解和分享的。[5]因此,分散转移更多地体现出知识转移路径的离散性。

1.2 渗透转移

渗透转移指知识源(知识发送者)有意识地将高存量的知识转移给受体(知识接受者),它是一种单向转移。在转移结构方面,所转移的知识表现为先进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与文化,大部分为半显性知识;在转移载体方面,由于网络企业知识水平的差异,形成了知识势差。知识转移理论认为知识总是从高势能的知识源向低势能的受体转移。[6]在转移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在技术专利的转让、授权及企业间的培训与交流合作等。因此,渗透转移更多地表现出知识转移路径的扩散性。

1.3 互动转移

在转移各方的知识水平较高且差距较小时,知识转移路径表现为双向、互动的特点。从转移结构上看,各方均掌握有关键性的技术知识,具有明确的知识权属,隐形程度较高;从转移载体上看,互动转移发生在网络内的拥有高知识水平企业之间,通过获取对方的核心知识,有利于增强网络的整体研发能力和知识基础;从转移行为上看,由于双方知识势差小,网络结点具有一定的合作—竞争关系,合作各方都希望能在贡献最少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别人提供的知识,[7]都想“搭便车”的结果就导致了共享知识严重不足。因此,网络企业需要重复博弈的风险治理机制,通过知识联盟和共建实体等行为方式,使各方知识能够相互转移,化解知识转移的负面效应。因此,互动转移更多地表现出知识转移路径的反复性。

1.4 延伸转移

随着网络企业开放度的加强,网络企业的知识均处于高水平,知识转移表现为多方向延伸的特点。在转移结构方面,知识积累机制的存在使各结点能够创造出独特知识,结点间的学习和创新行为深化,使知识创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结成集群;[8]在转移载体方面,除了网络内原有结点企业的知识转移外,各结点企业将创新知识向网络外部进行转移,与更多的知识主体相接触,吸引新的结点加入知识网络;在转移行为方面,以网状的形式向外延伸知识流,拓宽了知识网络边界,涌现出新的知识网络。因此,延伸转移更多地表现出知识转移路径的外延性。

2 知识转移路径演化的影响因素

2.1 知识转移存量

知识转移存量表现为不同结点在进行知识转移时,所拥有的知识存储量。知识转移存量具有随时累积性、模式变换性和独特性的特点。[3]根据知识转移存量的特性,知识转移存量可由深度和宽度两个维度衡量。

(1)深度。知识转移存量深度由运营性、成本性和业务整合性组成。运营性是指由于结点间存在着生产运营职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使结点形成知识网络。成本性主要体现为利用资源共享,降低技术、学习成本。同时,结点间可以通过在计划、生产、市场等方面建立合作,产生水平或垂直的业务整合。

(2)宽度。知识转移存量宽度由内核结构、资源互补结构和混合结构组成。内核结构下的核心企业规模较大,能够根据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组织其他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9]运营性和成本性通常存在于内核结构中。资源互补结构中的结点在不同技术或产品上具有资源优势互补。混合结构通常是把具有不同核心优势的企业集结在一个新的单独企业中,在混合结构中,运营、成本和业务整合效应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识转移存量的深度和宽度组成了知识转移存量的二维分析结构(见表)。表中▲号表示在两个维度作用下,所转移的知识存量类型。当知识转移存量水平较低时,存量的深度和宽度受到限制,各结点更关注运营和成本知识的分散转移,并以某个内核结点为中心,形成渗透转移的路径。随着存量水平的提高,企业间相互依赖性与共同利益的惯例化,使延伸转移路径得以实现。

表 知识转移存量类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知识转移存量对知识转移路径有显著性影响。

2.2 传导率

借助电流或液体流动的公式,Norman建立起知识转移传导率公式:[2]

(其中,Q表示传导率,P表示驱动力,R表示转移粘滞性)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知识转移传导率正比于知识转移的驱动力,而反比于知识转移粘性。其中,驱动力由知识源驱动水平和知识受体驱动水平共同决定。Norman认为知识源驱动水平由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组成。[2]知识源的转移意愿是知识转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否向其它结点转移知识,以及转移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同时,知识源还需具备以合适的方式解释说明知识并将知识进行转移的能力。不同的知识受体,选择合适的知识传递方式,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传导率。

知识受体驱动水平由受体动机和吸收能力组成。受体动机表现出受体是否存在明确的从知识源汲取知识的战略意图,以及知识受体的具体参与人员吸收知识的主动程度。受体缺乏知识转移的动机会造成知识转移的困难,导致被动应付或拒绝引进和运用新知识,对所转移的知识持排斥态度。而如果具有高吸收动机,知识受体就能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困难,表现出极大的耐力。同时,受体还应该具备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商业化应用的吸收能力。企业从网络中获取知识的有效性、及时性将取决于其自身吸收能力的高低。

在知识网络中,同样存在知识粘滞的现象,既有显性粘滞知识(如网络成员的专利技术),又有隐性粘滞知识(如某成员的文化传统)。[10]其中,隐性粘滞知识往往具有对特定网络成员的“路径依赖”性,它难以成为整个网络的共享知识。

根据以上的论述,本文对式(1)进行了修正,见式(2)。当知识源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受体动机和吸收能力均处于高水平时,驱动力会加强。同时,当网络中的知识转移粘滞性下降时,知识转移就容易在网络中发生。

(其中,a1表示知识源意愿,b1表示转移能力,a2表示受体动机,b2表示吸收能力,r1表示显性粘滞知识,r2表示隐性粘滞知识)

当结点间的传导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各方意愿和动机较弱,因此,知识往往通过人员流动和非正式交流等载体,在网络中自发地分散转移。随着传导率的逐步提高,高知识存量的企业能够较迅速地将知识转移给低知识存量的企业,使低知识存量的企业能够消化吸收。各方通过合作意愿和动机的高度统一,加强了互动关系,使知识网络得以稳定运行并创造出新的知识领域。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知识转移传导率对知识转移路径有显著性影响。

2.3 弹性

知识转移弹性表示随着知识转移的整体度和可控度的变化组合而动态地适应、调整知识转移开放度的水平。[11]根据整体度—可控度两个维度,可以对知识转移弹性进行描述。横向维度描述知识转移的整体性,表示知识是否与每个知识单元联系和合并的能力相关;纵向维度描述企业是否可以直接控制这些知识的转移、流动。基于这两个维度可将知识转移弹性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

(1)低弹性(低整体度—高可控度)。该类型企业识别新的外部信息与知识的价值,将其直接应用转化为商业利润。它仅通过改变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整合知识库,反映了知识的获取能力。此类型的弹性最小。

(2)次低弹性(高整体度—高可控度)。第一类型向第二类型的演化主要在于构建了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引起对知识单元的可控性增强,实现了知识在企业间的流动和共享。第二种类型可通过设计战略和组织结构,一定程度上控制知识框架,因此其弹性相较于第一种类型较大。

(3)次高弹性(低整体度—低可控度)。该类型企业创造现有新知识的新应用,并通过群体和个人的学习整合知识。该类型一方面需要获取和消化企业外部的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将其与企业内的知识、规则相整合,其本质体现于交互作用下的知识融合能力,并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

(4)高弹性(高整体度—低可控度)。该类型的知识得以应用并创造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实现了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量。从第三类型到第四类型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协同知识单元,即由相对独立间知识单元单向或双向的联系演变成多向和动态的联系,这使得知识的可控性大大减弱。该类型的弹性最大,知识转移的开放度也最大。

低弹性下由于各结点的控制力度较大,知识以单体显性的形式分散转移。随着弹性的增强,知识存量高的企业与存量低的企业联系加强,整体度提高,知识出现了渗透、互动性的转移路径。当处于高弹性时,动态协同网络的形成促进了知识向新的结点扩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3:知识转移弹性对知识转移路径有显著性影响。

3 知识转移路径演化机理模型的构建

知识转移传导率、弹性和知识转移存量是构成知识转移路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知识转移路径四阶段演化机理模型(见图2)。

(1)第一阶段。知识网络建立初期,各方对自身的知识控制度较高,知识的粘滞性大,结点企业通过生产职能的互补和市场经营业务的整合所形成的知识存量,通常以显性知识的载体结构在企业间进行转移,并以非正式组织形式在网络企业间离散型传播,它使结点企业根据各自具有的知识,能自觉地发现转移知识和自有知识之间的差异。这样能更快地转移显性知识,有助于分散转移路径的形成。

(2)第二阶段。随着知识网络各结点合作的加强,各方的转移意愿和合作动机有所提高,网络的整体联结弹性有所加强。通过初期分散转移所获得的知识有助于低势存量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知识的企业有意识地向与其有关联企业转让一些知识,这种知识转移具有共赢性的特征。通过存量转移,弥补了网络企业间的知识势差,使网络各结点具有相似的存量水平,由此而形成渗透转移路径。

(3)第三阶段。传导率的进一步提高为结点企业提供了一个获取对方核心知识存量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那些具有竞争关系或者潜在竞争关系的结点企业,往往利用创新合作来窃取对方的某些关键性的知识存量,在网络关系解除后占领对方的市场。为了维持网络稳定发展,企业间通过知识转移的重复博弈,抑制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解决高知识转移存量所带来的冲突和协调问题,促进了各结点企业之间的资产风险治理、知识产权风险治理、信息风险的治理,使各方达到了竞合互动的平衡状态。从而形成次高弹性特征下的互动转移路径。

(4)第四阶段。知识网络各结点的合作更加紧密,传导率、弹性和存量均处于高水平,这种共同理解激活了整个网络的隐性知识,从而使网络获得一种特殊的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为与更多的知识主体相接触进行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具有不同认知背景的知识主体融入到网络互动的可能性空间,并时刻处于一种更新状态,使延伸转移路径得以实现。

图2 知识转移路径演化机理模型

4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围绕网络企业知识转移路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知识转移路径受知识转移存量、传导率和弹性三个维度的共同影响。(2)知识转移存量包括存量的宽度和深度,传导率包括知识源和受体的驱动力、转移粘滞性,弹性包括整体度和可控度。(3)在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知识转移路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沿着分散转移—渗透转移—互动转移—延伸转移的非线性路径发生变化。该路径机理模型对于我国企业知识的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首先,企业要积极搭建知识创新和学习网络,重视对网络内的知识存量的激活、整合;其次,应建立开放的网络系统,鼓励结点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地、多频次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互利的交流方式;最后,要加大风险治理力度,提高对关键性知识的保护,使知识网络能够长期稳定地演化循环。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本文所提出命题还需要搜集资料,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二是,不同规模和不同技术等级下的企业所组成的知识网络存在很大差别,本文并没有针对这种差别来研究知识网络的稳定性问题。

[1]GilberM,Cordey-HayesM.Understanding theprocessof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eeessful technologicalⅠnnovation[J].Technovation,1996,16(6):30-31.

[2]Patricia Norman.Knowledge acquisition,knowledge loss and satisfaction in high technology allian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610-619.

[3]OsterlohM,FreyBS.Motivation,knowledge transfer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5):538-550.

[4]AⅠnkpen.Learningknowledgeacquisition,and strategicalliances[J].EuropeManagement Journal,1998(2):223-229.

[5]Ritter T.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nterconnec tedness of relationships[J].Ⅰ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317-326.

[6]Tsoukas H.The firm asadistributed knowledge system:a constructionistapproa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3):11-25.

[7]Kristian M,Senja S.Managing strategic nets:A capabilityperspective[J].Marketing Theory,2003,3(2):209-234.

[8]Sherif K.Think social capitalbefore you think knowl-edge transfer[J].Ⅰ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6(3):147-153.

[9]Kim L.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industrialization[J].Ⅰ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1,53(168):297-308.

[10]Bonner JM,Daekwan Kim.Self-perceived strategic network identify and its effects onmarket performance in allianc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1371-1380.

[11]T Davenport,LPrusak.Working Knowledge[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348-381.

G250.73

A

1005-8214(2014)09-0051-04

王斌(1971-),男,河南郑州人,管理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知识创新。

2013-05-02[责任编辑]王钧梅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本体的产品协同设计知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7100103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集群知识联盟演化形成及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BJJ05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面向集群知识联盟的中原经济区企业知识共享策略”(项目编号:2012B19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面向集群知识联盟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创新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12A63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结点存量弹性
LEACH 算法应用于矿井无线通信的路由算法研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八数码问题的搜索算法的研究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