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社区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

2014-01-12 01:16本刊编辑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3期
关键词:垃圾居民分类

文_本刊编辑 戴丽

建设低碳社区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建立公共交通主导模式、垃圾分类设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等,同时也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改变投放垃圾的方式,改变用水、用电的不良习惯,改变出行方式等等。而反过来,成功的低碳社区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建设低碳社区不得不说垃圾分类

2月7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的通知》,预示着北京将积极探索和推广低碳社区的建设,从而推动低碳城市的发展。

提到低碳社区,或许很多人第一反应到的就是低碳社区首先必然要做到垃圾分类回收。是的,垃圾分类看似事小,在我国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目前绝大多数社区都不能真正落实。

记者发现,目前很多小区仍然只有一个大垃圾桶,收集所有垃圾,这些小区从基础条件上来说就根本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而另外那部分小区虽然好几年前就设置了各种垃圾分类的设施,但是长时间以来都是形同虚设、收效甚微,小区居民仍然是所有垃圾一起堆放。造成这种局面一是大部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或者没有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要么嫌麻烦懒得分,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分。另外即使有部分居民一开始是按照要求分类投放,而当他发现其他居民根本不会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导致这部分居民觉得自己进行分类也意义不大,因而导致他们也彻底放弃垃圾分类,久而久之,垃圾分类被人们遗忘。

在提倡和实施垃圾分类时,业内人士指出,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技巧和建设基础条件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可能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需提高环卫工人的积极性以及为环卫工人创建垃圾分类的便利条件。垃圾分类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搬运垃圾时,以前是一个大桶就行了,现在却要重复搬运好几次,有电梯还好办,没有电梯工作量更大。因此如果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能够研制或者购置一些对垃圾分类比较便捷、比较方便的工具让环卫工人能够比较轻松,比较方便搜集和运送垃圾,这将对落实和发展垃圾分类作用明显。

777平方米

家庭装配的太阳能光电板,总面积为777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电板,峰值电量高达109千瓦时,可供40辆电动车使用。

建立声誉奖惩机制提高自觉程度

业内人士指出,建设低碳社区不仅需要具备基础条件和设施,还需提高社区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和自觉程度。几年前,曾有媒体调查过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其实年过古稀的老人都知道低碳就是要爱护环境、节水节电、进行垃圾分类等;中学生也知道低碳就是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少开车等等。说明现在的城市居民对于“低碳”二字并不陌生,但让人忧虑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低碳落实情况却很不乐观,很多社区居民往往不拘小节,缺乏实际节能低碳行动。在低碳建设方面,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意识,更重要的是自觉程度。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捷曾说,像低碳社区这种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一种监督和约束机制,而这种机制跟市场经济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还不一样,它不是简单地通过金钱进行罚款或奖励,而是一种社会声誉奖惩机制。

他举例说,他在日本租房生活时,有一个市民协会的老太太,会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每天收什么垃圾,然后还会给他免费的垃圾袋,如果有问题第一次第二次老太太都会来指导他,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个人声誉。还比如,很多社区在固定的时候会一起大扫除,如果做不好,邻里关系将出现矛盾,这种舆论的压力和声誉的影响对提高自觉性非常重要,因为日本人跟我们中国人很相似,都比较爱面子。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时不能依靠罚款,而是比如说垃圾分类做得不好的,人均用水用电用得最多的等等都可以贴出来,中国人爱面子,如果受到别人的议论,在舆论的压力下他们有可能很快就会改正,这种声誉奖惩机制对提高自觉性和收到成效可以说立竿见影。

低碳社区远远不只垃圾分类

低碳社区当然远远不止垃圾分类这么简单,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传统社区而言,首先,低碳社区规划必须是低碳的,要使工作区与居住区职居平衡,从而解决部分居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其次,交通系统须进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模式的规划,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减少高碳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同时,还需大量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利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等。

此外,低碳社区还包括绿化固碳、低碳建筑等。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有效降低其含量,因此要重视生态绿化系统的构建。建立区域整体生态网络与生态格局,强调社区内部生态结构与区域生态格局网络的衔接,提高绿量,提高整体固碳水平;同时要建立固碳多元化的植物群落,尽量使树种的光合速率最大值且不在同一时间产生,使整个群落在一年中的固碳释氧量能达到最大值。

推广建筑新技术的利用,能大大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合理安排建筑朝向,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流通,使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注重建筑隔热保温层的设置,同时应采用绿色屋顶和绿色墙壁来调节微气候。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而健全的水系统对于固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优化用水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分质供水,提高水资源回收利用;建立水体循环系统,加强水生态修复与重建,加强地表水源涵养,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还需降低能源消耗,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太阳能、风电、地热能及综合能源的利用,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

借鉴国外低碳建设经验

我国在建设低碳社区试点时,还可借鉴国外低碳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英国贝丁顿社区是首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零能耗”社区,是位于英国伦敦西南萨顿市的一个城市生态居住区,有人类“未来之家”之称。小区有82 套联体式住宅和16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该小区采用一种零耗能开发系统,综合运用多种环境策略,减少能源、水和小汽车的使用。

贝丁顿社区主要从建筑节能、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社区结构、倡导绿色交通等几个方面来建设低碳社区。以倡导绿色交通方面为例,贝丁顿社区采用以减少小汽车交通为目标的“绿色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其一,减少居民出行需要,社区内的办公区为部分居民提供在社区内工作的机会。公寓和商住、办公空间的联合开发,使这些居民可以从家中徒步前往工作场所,减少社区内的交通量。同时,为减少居民驾车外出,物业管理公司也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如为社区内的商店组织当地货源,提供新鲜的环保蔬菜、水果等食品;退台式屋顶每上一层都往里设个退缩位,为下一层公寓营造露台或花园,鼓励居民在自家花园中种植蔬菜和农作物;社区内还设置多种公共场所——商店、咖啡馆和带有儿童看护设施的保健中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要。其二,社区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两个通往伦敦的火车站台和社区内部的两条公交线路。开发商还建造了宽敞的自行车库和自行车道。遵循“步行者优先”的政策,人行道上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四处都设有婴儿车、轮椅通行的特殊通道。社区为电动车辆设置免费的充电站。其电力来源于所有家庭装配的太阳能光电板,总面积为777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电板,峰值电量高达109千瓦时,可供40辆电动车使用。其三,提倡合用或租赁汽车,为满足远途出行需要,社区鼓励居民合乘一辆私家车上班,改变一人一车的浪费现象。当地政府也在公路上划出专门的特快车道(Car Pool),专供载有两人以上的小汽车行驶。同时,社区内设有汽车租赁俱乐部,目的是降低社区的私家车拥有量,让居民习惯在短途出行时使用电动车。

猜你喜欢
垃圾居民分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