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福建省总队司令部训练处 李道荣
抢险救援是武警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抢险救援实战化训练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灾怎么救兵就怎么训,按照“打基础、成合力、上层次”要求和“反应快捷灵敏、专业能力过硬、战斗作风顽强、使用得心应手”目标,积极探索构建抢险救援训练内容体系。要以大纲“三个基础”(抢险救援理论基础、装备操作技术基础、任教组训能力基础)、“五大技术”(支撑技术、破拆技术、高空救援技术、障碍移除技术、医疗救护技术)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理论学习、专业训练和心理、体能综合训练,注重打牢坚实的训练根基。在理论学习上,突出相关专业知识、抢险救援指挥理论、抢险救援行动理论、抢险救援案例和抢险救援行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训练上,突出抓好“五大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心理、体能综合训练上,突出救援队员的心理调控性训练、技术性心理训练、野战生存性心理训练和实战化心理训练,强化队员抗缺氧训练、抗眩晕训练、极限耐力训练、攀岩训练和越障训练。要坚持战训一致,结合担负的实战任务,梳理提炼实战化训练内容,切实把生命迹象搜寻、倒塌建筑物加固支撑、扩大救援空间、紧急强行破拆、救生绳索连结、障碍物破拆、支撑构件制作、障碍物构建牵引、开辟救生通道、医疗急救等充实到新一代训练大纲中,使训练内容更加贴近任务实际、符合实战要求。要在认真抓好现有训练内容落实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资料查阅、专家提供线索、多方搜集材料、中外联训联演等办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训练经验,进一步增强训练内容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战性。
坚持以遂行应急抢险救援任务为牵引,按照“警地合作、内部挖掘、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基础自训、专业集训、合成联训的组训模式,加强专业训练和战法研究,提高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能力。一是基础课目“自主训”。由各力量构成单位自主抓好共同训练、单兵训练、专业基础训练和技术战术课目的日常训练,注重把练智能、练技能、练体能、练心理、练作风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共同科目分组训、技术课目重点练、小课目小集中等方法,突出各类操作手的精准训练、换手训练,确保基本技能准确掌握、基础装备熟练操作,提高单兵行动能力。二是专业课目“集中训”。按照专业、建制或任务编制,采取集中实地训练或网上练兵的办法,灵活运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讨论、危机情景模拟、实地实景演练等教学模式,突出抓好本级专业协同训练,提高专业分队的人装结合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三是合成课目“联演训”。结合可能担负任务实际和演习、演练活动,依托协作区域训练、地方协作演练和参加跨区的国家、省、市级军警地联合抢险救援演练及实兵演习等时机,按照一情多案、一案多备、一备多训的方法,细化部队应急响应、兵力跨区投送、开设行动基地、现场组织搜救、行动结束后工作等各个环节的训练内容,采取单项单级、单项多级、多项单级、多项多级等办法,逐项逐级合成作业,全方位检验、锤炼部队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抢险救援力量技术装备多、专业种类多、人员层次多,对人才素质要求比较高。要坚持从“区分层次、因人施训、警地合作、共育人才”入手,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牵引抢险救援实战化训练水平提升。一是加强干部骨干队伍培养。要精心选拔人才,把从院校毕业的本专业干部一律安排在专业岗位上任职,非专业干部确需选拔任职的,必须是优秀干部,且需经过相关专业改训;士官专业人才选拔,除经过预提指挥士官培训外,还必须接受本专业业务技能培训或具备相关业务经验。要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抢险救援干部骨干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组训施教能力偏弱、训练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采取入门集训、岗位培训、交叉代职、院校深造、区域协作训练等形式,使干部骨干熟悉职责要求、明确训练方法、掌握训练技能,成为组织训练的明白人和带头人。二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培养。积极选送优秀教学骨干参加上级组织的抢险救援专业教练员集训,培养抢险救援骨干人才。及时组织相关专业教练员培训,充分发挥参训人员“酵母”作用,普及推广培训成果,为各单位培训抢险救援小教员。采取网上训练方式,通过专家授课、集体会诊、观摩交流,突出对训练重点、难点和新增课目的研究,培养能力素质过硬的专业教练员队伍。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重点加强装甲车驾驶员、工程机械操作手、舟艇骨干操作手、排爆手、修理工、化验员等专业人才培养,严格落实定岗定位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档案信息库,规范“训、用、走、留”模式。充分发挥驻地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地方水利、地震、安监等部门建立联训联演机制,与地方公安、治安、消防总队和军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官兵学习应急救援、爆破、防化等相关专业技术,邀请军地专家到部队讲授相关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
按照“综合保障一体化”要求,立足现有条件,大力争取支持,优化整合资源,为开展抢险救援训练创造良好条件。一是立足现有条件自建。按照紧贴任务、着眼发展、急用先建、逐步完善、功能集成、系统配套的原则,以应急救援任务为牵引,兼顾未来任务拓展,依托工化救援中队和各单位教导队营区周边,建设破拆、顶撑、障碍物移除、高空救援、医疗救护、吊装作业、网格管道、简易废墟等模拟训练场地,满足救援基础训练和一般技术训练要求。同时,结合担负抢险救援任务实际,注重加强模拟训练器材建设的购置与革新,在发挥好模拟装备器材、模拟影像场景、模拟训练系统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官兵主观能动性,研创制作实用、耐用、管用的训练器材,降低装备损耗和训练资源消耗,提高训练效益。二是发挥双重优势筹建。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按照“先满足基础训练后应用训练、先满足技术训练后战术训练、先满足中队合成训练后跨区演练”要求,建设装备器材库和模拟救援训练场地,购置高空作业包、救援绳等专业救援训练器材,租借装甲车辆训练场地,制作破拆墙、方木切割架、钢筋切割架等简易就便救援器材,满足部队训练所需。三是协调驻地资源共享。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加强与公安、消防、水利、卫生等救援力量的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为部队开展模拟仿真环境下的抢险救灾训练提供有力支撑。如在灭火救援技术上,充分利用消防部队的场地器材搞好实地训练,强化部队灭火救援技能;在防洪抢险技术上,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其水上救援器材和场地,开展防洪抢险基础训练和冲锋舟操作手训练等,提高部队防洪抢险救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