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山梆子”

2014-01-10 16:52张卫东
北京纪事 2014年1期
关键词:河北梆子梆子社戏

张卫东

燕家台的腔儿、西斋堂的戏

山梆子的传承自上而下,自西北流向东南。说河北梆子与山梆子不是近支,是从不同的两条路流传到今天。河北梆子从山陕经河北保定逐渐传播到北京地区,而山梆子则是自山陕经张家口、宣化、怀来、延庆传到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

燕家台、斋堂、清水等地属于北京门头沟区,但这三个地方的语音差异却很大。燕家台地区的语音偏硬,而斋堂一带的语音却逐渐靠近京腔儿,所以要是听山梆子唱腔还是燕家台的有味儿。西斋堂在100多年前就有行头齐整、名震京西的“六合班”,这个戏班虽然多属半职业性演出,但房山、门头沟等地的庙台以及春节社戏都演遍了,甚至还短期在京郊、京城演出过。所以,在民间一直流传有“燕家台的腔儿、西斋堂的戏”之说。

西斋堂对山梆子的来历还有个相传,说是明末闯王李自成进北京把家乡的西秦腔带来,因清军入关义军难逃而把一部分人留在这里,所以燕家台、清水等地还有很多李姓人家。

据说道光皇帝还亲赐“六合班”一块匾,是到北京进皇宫演出时的御赐。现在这块匾还在,写着“敕封京都六合班”。又说是一位听过戏的太监代赐,后面还写着:“第一代传人:史长山兄弟俩。第二代传人:王存秀。第三代传人:杜存典。”

这些传说以及史料的真实性不必考究,但山梆子的确是从山陕经张家口传到这里的。而且这里的风景以及人文环境极佳,200年的古村落以及地方语音保存极好。乡间操持的戏班自然与职业的江湖班不同,有些后台的扮戏规矩还保留有百年前的风俗。

文化旅游使山梆子有了生机

我到燕家台时正是深秋时候,西风败叶的山里很是寒冷。时任《北京戏剧电影报》的戏曲编辑吴焕与我在傍晚时来到上清水村,我们根本没有考虑晚饭以及山梆子的演出在哪里,只是想与村民们询问当时的排练情况。在老乡李明福的带领下,没有走到活动室就听见那悦耳的板胡声……

前几年,开展文化旅游产业,燕家台以及斋堂、清水等地的山梆子成了香饽饽。仅燕家台就有近40人参与演唱,剧目也比较丰富,还被文化部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年初二开始演唱,一直可以坚持到十五结束。春季的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也是一定要演出的,有时还为红白喜事演唱堂会戏。

清末,李永照的爷爷李鸿儒是燕家台的会首,在光绪廿五年前后请本村富户出资捐助置办行头、切末儿(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道具)演出社戏。从延庆狼山请来很有名气的梆子教习袁师父传艺,此位老艺人因排行最小故绰号“袁老嘎瘩”。袁师父在燕家台传艺三年多,排演过几十出大戏。燕家台与清水的清顺班、西斋堂的六合班等并列三大山梆子班,不仅在当地乡镇庙会演出,还远到房山、良乡等地的村镇跑帘外。民国初年,因交通关系这里经济动荡,戏班逐渐衰落。后来,李鸿儒的儿子李兴聚重新组建戏班取名为“聚兴班”,除了庙台社戏还应酬生日满月等堂会演出。日寇侵华后,又因战乱频发,民不聊生,戏班被迫终止了演出。

解放后,村支书赵永成对传统的山梆子情有独钟,由他倡议恢复了燕家台的戏曲活动。1958年前后,因“反右”和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燕家台忽然来了一群中国戏曲学校的师生,他们被下放到这里体验农村生活。青年教师贯涌等还为乡亲们辅导,排演新戏,把京剧的《打渔杀家》翻演成山梆子。舞蹈家唐满成下放到燕家台,编演秧歌以及戏曲舞蹈。

在“四清”时,这位抗日英雄赵永成被撤职查办,全村陷入巨大的政治危机。紧接着就是“文革”,唱山梆子也是老支书的一条重要罪状。村里的年轻人把一切“四旧”的东西都毁了,当然,那些戏装道具也在劫难逃。燕家台的山梆子在此又终止了13年,“三中全会”后村里盖起了大礼堂,电台里的老戏也恢复了演唱,村民们又想起了亲切的山梆子。

李永照找到当年能演戏的主力,还有十几位,再辅导一些青年,就排出了几台大戏。好在不远的柏峪村还有些没有毁坏的戏装道具,就算是头齐脚不齐地凑合着演唱。因此,燕家台村的山梆子又重振旗鼓,还请河北梆子的演员辅导过,但因京味太重没有当地语言特色,有些老人不赞成这样改革下去。

山梆子始终没有成为职业性的戏班,即便是在最繁荣时期也是农忙种地农闲唱戏。但是,这里的农家乐文化旅游使演唱山梆子成为定制,在表演以及音乐伴奏方面提高很多。但旅游文化演出多是片段,在念白、表演以及武功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整台大戏逐渐减少的危机也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河北梆子梆子社戏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当前社会背景下河北梆子艺术发展困境分析
河北梆子演唱的技法浅谈
河北梆子艺术创新之路之我见
浅谈河北梆子的历史演变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山陕商贾与梆子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