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枫+罗雅方
2013年10月底,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先后在工行、建行、交行等十四家银行开始试点,商业银行自营理财计划除了传统的银行理财,还包括按试点政策开展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产品。本次试点标志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步入新时代。银行资管将与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在监管限制方面更趋平等,有望更加顺应市场竞争的趋势,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先导性业务。
金融改革打造更市场化的
发展空间
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证监会一系列监管新政推出,陆续对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放松管制、拓展投资范围,并促使信托、基金、保险、券商、私募等成为资产管理领域的生力军。相比而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领域则显狭窄,所受监管限制更加严格。监管不平等使银行理财吸引力大幅下降,使优质资金和高净值客户从银行体系分流到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构成影响。
2013年7月20日,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为标志,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随之,商业银行息差收入优势被削弱,更加市场化的价格竞争驱使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成为必然。
随着工行超高净值客户“多享优势”系列产品——理财管理计划A款的问世,我国商业银行领域第一款资产管理计划试点落地。工行的资产管理计划由工行作为管理机构发起设立,是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和投资范围等对客户委托的资金进行投资、运作、管理的特殊目的载体。受批复稍晚的农行也于近期发布“进取”系列理财管理计划并明确该计划是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不设预期收益率,实行市值评估,按净值结算,投资范围主要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流通的债权、金融衍生产品、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标准化金融投资工具。不难看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产品与之前的银行理财相比,突出独立投资和运作,投资领域扩展至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标准化金融投资工具。
混业竞争构造更多元化的
发展空间
实践中,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已经形成格局,目前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控股模式、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非金融性实体企业控股金融机构模式及非金融性电子商务公司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四种。前两种模式有利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同一控股集团下分享投资优势,共享客户资源,促进金融混业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第三种模式则加剧了金融脱媒,加强系统内自给性金融供给,分流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而非金融性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的同时更激发了整个市场的创新活力,逼迫商业银行必须走更加灵活高效创新的道路。
在业务多元化的混业格局下,商业银行探索多元化的业务合作模式,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一是商业银行将加大综合化经营框架内跨领域、跨机构、跨市场的资产管理业务。尤其在银行可开展资管业务后,银行必将凭借综合化布局,加强与其系统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和客户共享,拓展集团整体的资产管理业务。二是商业银行将加强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围绕资产管理的需求,从理财端和投资端共同着手,运用资产管业务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在企业客户的上下游供应链产业中挖掘潜在客户和投资对象,系统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三是商业银行将加大互联网技术创新,尤其加大移动设备的金融创新,加强客户个性化、差异化、模式化的信息搜索处理,通过更便捷的渠道捕获消费者,以更高效更快捷的产品锁定客户资金,为资产管理业务提供基础客户、营销信息和资金来源,最终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财富积累创造更具潜力的
发展空间
中国2012年GDP总量52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约30万亿元,约为GDP水平的58%,与100%~200%的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潜力很大。据招商银行与贝恩资本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我国2012年高净值人群规模超过70万人,总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22万亿元,并预计2013年高净值人群和总可投资资产规模分别将达到84万人和27万亿元。另据2012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银行平均管理资产规模4000亿元,占据国内私人银行的主导地位,可以预测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潜力更值得期待。
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拥有更好的客户资源优势、信誉品牌优势、支付清算销售服务网络优势等。随着试点业务发展,预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将逐渐减少对通道性机构的依赖,不断拓展业务模式和投资领域,加强自主性投资管理,加强与金融同业的投资性合作,发挥真正的资产管理职能,在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转型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农业银行总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