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研究——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

2014-01-05 08:03邓跃宁刘仁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行政村村级四川

邓跃宁,杨 英,李 峰,王 晖,刘仁健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 625014)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研究
——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

邓跃宁,杨 英,李 峰,王 晖,刘仁健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 625014)

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以农村行政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四川农村村级体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四川农村区域之间村级体育呈非均衡性的发展状态。四川农村体育发展要把握成渝经济区建设、“多点多极支撑”等重大发展机遇,以行政村为抓手,推进成都平原地区、新农村试点地区、城市周边、近郊区等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形成“集化区”“增长极”和“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沿长江、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通道发展带”,发展“丘陵村级体育组织联合体”;推进盆周及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的扶贫开发,建设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综合发展的试验区;打造地震灾区村级体育振兴发展模式和川西高原民族民俗体育发展模式。

四川省;行政村;村级体育;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四川省辖48 036个行政村,农村居民占56.47%。包括盆周、攀西、丘陵、平原、高原以及城市周边、郊区、地震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等不同区域。由于受到地理资源、政策规划、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四川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状况整体滞后,区域之间呈非均衡性的发展状态,因此对四川农村体育事业进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研究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行政村”是介于乡(镇)与自然村落之间的有建制的、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和社区,是研究农村社会的基本分析单位,以“行政村”为抓手研究农村体育问题有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对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乡(镇)一级和农民聚居的自然村落,而针对行政村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通常把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落混为一体,导致研究主体模糊,对策缺乏针对性。本文以“非均衡-协调发展”为视角,以农村行政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四川省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的战略进行全面审视和研究。[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四川省有建制的农村行政村。

2.2 研究方法

(1)资料法。综合运用农村区域划分、社会分析等理论和方法,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相关数据统计资料,采取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进行。

表1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发展研究问卷调查情况统计

(2)问卷调查。对农村行政村村级体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98.7%(见表1)。郊区、重建、新农村地区包含在不同区域中。

(3)采用了MS-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区域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3.1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区域发展的现状

3.1.1 村级体育的组织领导

行政村是农村体育最基层的文化体育管理组织和活动单位,直接关系到农村体育的成败。调查表明,村级体育工作基本纳入了村委会工作,91.2%的村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71.7%的村纳入“列入村委会议事日程”,63%的村列入村委会支出预算,可见,整体情况相对较好;但是,仍然有37.8%、45.9%、17.4%、15.1%的村没有建立“村级体育工作领导机构”、没有设置专门的“分管村级体育工作的村干部”、没有“村体育活动专门的经费投入”、没有“制定了开展村体育活动的制度”。[2-3]从现实来说,村级体育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实际的落实,规划和实践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客观上看,村庄重组使乡镇机构精简、人员压缩、解决人员财政供养问题的过程中,使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弱化,由于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使其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村级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村级体育工作发展呈不平衡性。总体上看,“村级体育工作纳入村委会工作”“村级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分管村级体育工作的村干部”“村体育活动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制定了开展村体育活动的制度”等方面,平原、丘陵、近郊明显要好于盆周、高原,近郊好于远郊,新农村试点、地震重建地区均要优于其它地区。说明村级体育工作的发展客观上受到地域、文化、经济、城市的影响,同时村级体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撑。[4]

“村级体育工作经费来源”主要靠上级拨款和配置器材的大约占了38.3%,盆周、高原、丘陵均高于平均数,表明这些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差,客观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和个人捐赠”“体育彩票(健身路径)”则主要在地震重建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例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温江区“健身路径”已100%覆盖了行政村。

3.1.2 村级体育的组织与活动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体育事业,需要健全包括政府型和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同时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又是组织、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健身、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技能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村文体站(健身活动点、体育指导中心)”“专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村级体育活动的组织”等发展总体滞后,各地区发展呈不平衡性。51.7%的地区没有“村文体站(健身活动点、体育指导中心)”,平原、近郊、新农村试点、地震重建地区均要优于其它地区;85.5%以上地区没有“专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盆周、高原、丘陵、远郊均高于平均数;“村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各地均以老年体育协会为主要组织形式,各地区呈一致性;村级体育组织机构缺失、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是四川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村级体育的发展,各地区具有一致性;从城市的辐射、影响来看,由城市逐步向城市周边、近郊区、远郊区辐射,影响力逐步较少;但成都平原、新农村试点地区、地震重建地区尽管有了良好的体育基础条件,其健身意识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5]

3.1.3 村级体育的活动与内容

农村行政村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对2008-2010年“是否组队参加过乡镇以上体育活动”“是否组织过本村的体育比赛或健身活动”两项调查来看,分别有67.4%、61.6%行政村没有开展任何活动,充分反映了行政村组织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中地位、责任、作用的缺失。从地区差异性来看,新农村试点地区、地震重建地区、攀西、高原均要优于其它地区,表明政策、制度对于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反映了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影响。[6]

从村级体育的主要活动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健身操、秧歌、跳绳、踢毽、划龙舟”(23.9%)、“棋牌”(21.9%)和“健身路径、广播体操、跑步、爬山”(17.9%)等方面,充分体现活动内容的就近性、简易性、民俗性特点,大部分项目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符合农村经济、地域、民俗的特点。从不同地区来看,又各具特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平原、近郊、新农村地区,参加现代体育活动的人群显著多于其它地区,例如,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篮排足球等项目的比例都在17%以上,这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有直接关系,体现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逐步接轨、融合的趋势;民族地区开展摔跤、锅庄舞、达体舞等民族传统项目成为特色;经济次发达的盆周山地的农村居民趋向于选择秧歌等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农村体育活动内容的地区差距说明,选择农村体育内容时,必须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富有地方性、民族性、广大农村居民喜闻乐见并体现农民特色的体育内容,广大农村居民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3.1.4 村级体育的场地设施

调查表明,四川各个地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集中在“晒坝空地”“辖区学校场地”,不同地区之间具有一致性。由于成都平原、新农村试点地区、地震重建地区拥有社会、政府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分别有41.1%、41.1%、25%在村公共体育场地开展活动,同时,这些地区大量引进企业、公司,因此利用辖区其他企业场地开展活动成为重要的补充形式;农村学校成为农村体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运动场向全体村民开放,是促进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推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然还有20.5%的行政村没有活动场地,其中,盆周、攀西、丘陵、远郊“匮乏的场地设施”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村健身活动赖以开展的条件和载体,场地设施的匮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体育需求,导致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失去应有的平台,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成为影响四川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直接因素。[7]

3.2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区域发展的特点

分析表明,四川村级体育区域发展呈以下特点:成都平原村级体育明显好于盆周、丘陵、攀西、高原地区,成为城乡统筹、优势区域优先发展的典范;从城市的辐射、影响来看,由城市逐步向城市周边、近郊区、远郊区辐射;汶川地震重建地区受到社会、政府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进步至少20年;新农村试点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村级体育的发展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样板。

4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实施分区域推进发展的理论与机遇

4.1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实施分区域推进发展的理论依据

区域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多要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性发展系统,区域发展的实质是非均衡发展。农村体育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它服务并隶属于区域总体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农村体育发展问题上应该在国家农村体育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采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方式,形成“多点多极支撑”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农村体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经济学家 Perroax、Boudaille、lasuen等学者提出的增长极和产业空间地域聚集理论指出,在核心区域内使某主导产业部门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高度集中,通过自身迅速的增长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的“增长极”,以带动临近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四川农村体育的区域发展时序,要以优势区域为农村体育的首位始发区,继而通过扩散影响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推动其它地区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最终趋于相对均衡协调的整体发展。

4.2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实施分区域推进发展的机遇

(1)四川在今后5至10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中仍然置于优先位置,目前四川省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加快推动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积极扶持川陕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进一步促进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成渝经济区规划以及天府新区的建设,形成四川加快发展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为引领四川农村体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切实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全力推进四川农村体育快速发展。

(2)四川省2011年开始实施最新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实施办法(修订)》,行政村村委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为全面加强村级体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3)无论从四川农村村级体育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其制约因素分析,全面实施“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实施分区域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后发区域突破发展”是实现四川农村体育整体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5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实施分区域推进发展的对策

5.1 总体思路

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以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为契机,以新农村试点地区、天府新区、城市周边地区为引领,以行政村为抓手,按照不同区域的实际,准确定位,分区域推进发展、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推进四川农村体育的整体快速发展。

5.2 优势区域优先发展,促进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1)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根据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外环境”的优势区位特点和集聚效益功能,发展时序应强化成都平原发展核心,发挥天府新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加快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内渝发展带、成南(遂)渝发展带和渝广达发展带建设,对丘陵、盆周、高原、攀西形成强力影响并促进快速发展。

(2)发挥新农村试点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不同类型村级体育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突破发展。

(3)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中心城市向城市周边、近郊区、远郊区逐步推进。村级体育的综合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以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机遇为契机,通过发展城市周边、近郊区为先导,促进县域村级体育的整体协调发展。

(4)加快推动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积极扶持川陕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进一步促进汶川、芦山地震灾区发展振兴。

5.3 突出特色,找准区域发展的切入点,明确重点,建构发展模式,推进各区域“多点多极支撑”的整体协调发展

(1)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要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地区、新农村试点地区、城市周边、近郊区,充分发挥集聚与扩散功能,对其它地区产生“示范效应”,成为辐射带动其它地区发展的重要的首位地区。该地区要应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村级人才等资源优势,以体育设施条件的现代化和体育活动内容的时尚化发展为切人点,重点提高村级体育组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体育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形成体育发展的“集化区”或“增长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示范村级组织,打造农村体育品牌,对其他地区产生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示范型村级体育”的发展模式。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实施行政村体育对口支援工作,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四川农村体育事业的整体协调发展。[8]

(2)丘陵地区是四川的核心地区,要加快发展沿长江、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丘陵地区发展带,发挥通道优势,推动“丘陵村级体育组织联合体”的发展。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依托“新农村综合体”和“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以加强多功能、小型适用、近民便民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重点是发挥行政村两委会的作用,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农村体育活动的制度,开展经常性农村体育活动,传播全民健身思想,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农村居民体育观念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构建“教育先导型村级体育”的发展模式。[9]

(3)把盆周及川西北高原藏区、川东北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四大片区”作为扶贫开发、村级体育发展的主战场,重点突破,整体 推进。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切人点,重点解决开展村级体育活动所必须条件保障等问题,探索村级体育组织工作模式,通过国家的扶贫开发,有计划有步骤的体育对口支援工作,建成贫困地区“村级体育综合发展的试验区”。

(4)汶川、芦山地震灾区要以促进灾区发展振兴、灾后重建为切入点,重点是科学规划灾后建设,充分利用现在配置的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创新村级体育组织新体系,打造“地震灾区振兴发展新模式”。[10]

(5)以藏、彝、羌等少数民族为主的攀西和高原地区,一般都是按民族聚居村落所组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因此该地区要以民族节庆活动为切入点,重点是根据民族聚居村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本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民族规模、民族传统习惯确定各民族的体育活动,让每一民族聚居村落有一项或几项群众擅长、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并成为约定俗成的“民族民俗体育模式”。

[1]四川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c.stats.gov.cn.2012

[2]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EB/OL].http://www.sc.gov.cn.2013

[3]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N].四川日报2011-9-27

[4]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EB/OL].http://www.sc.gov.cn.2013

[5]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川府函2011.240 号)[EB/OL].http://www.sc.gov.cn

[6]国家发改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EB/OL].http://www.sc.gov.cn.2010

[7]四川省人民政府.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EB/OL].http://www.sc.gov.cn.2011

[8]邓跃宁.四川农村体育发展的地区差距与区域发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30 -34

[9]杨英.四川农村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36 -39

[10]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sc.gov.cn/2013.2.21

Regional Promotion of Village-level Sports in Sichuan Countryside

DENG Yue-Ning,et 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 'an sichuan 62501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unbalanced -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villagelevel sports in Sichuan countryside depending on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s the basic analytical units,with the results indicating 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village-level sports in Sichuan rural areas.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hat Sichuan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should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and the"multi-point and multipolar support".We should give the development priority to the Chengdu Plain region,the new rural pilot areas,peri-urban areas and city outskirts so as to form the"cluster areas","growth pole"and"demonstration effect".We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passage development zone"along the Yangtze River,Chengdu-Neijiang-Chongqing expressway,Chengdu-Nanchong-Chongqing expressway and Chongqing-Guangzhou-Dazhou expressway so as to develop"the sports development union of hilly village levels".We should promote the poverty relief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ighboring areas of the Sichuan Basin,Qingba Mountain areas and the Liangshan areas so as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of rural sports in poor areas.We should also creat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ports revitalization of village sports in the earthquake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national folk sports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areas.

Sichuan;administrative villages;the village sports;area;unbalanced-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80-051

A

1001-9154(2014)01-0039-04

G80-051

A

1001-9154(2014)01-0039-04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2010B34);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中的四川农村村级体育的研究》(课题编号:TY201012)。

邓跃宁(1960-),男,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3-10-17

猜你喜欢
行政村村级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四川移动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