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诗画之一瓯香乳听《调琴》与佛家茶话说《苦笋》

2014-01-04 00:43于良子
茶博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抚琴图卷怀素

于良子

(一)一瓯香乳听《调琴》

白居易有《琴茶》一诗云:“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得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白居易之诗,以抚琴“渌水”与品茗“蒙顶”塑造了一个追求闲适生活的隐士形象。奏琴品茗,同样的时代,同样的题材,但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在另外的艺术家的笔下,琴与茶又有了截然不同的审美内涵。这就是唐人的《调琴啜茗图卷》和《宫乐图》。

唐代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什么艺术都表现出一种自信、优越的境界,特别是一些庙堂之作更是充分地体现着这一特有的时代特色。《调琴啜茗图卷》是唐代画家周昉的作品。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人物画家,尤其擅长画仕女人物。周昉是极有才华的画家,在贞元年间,新罗(今朝鲜)人还曾经高价收购他的画数十卷带回本国,所以其画风对异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经常优游于上层社会,故对宫廷生活方式很熟悉。宋代的《宣和画谱》评论他是“多见贵而美者”,善于创作描绘“浓丽丰肥”之态。《调琴啜茗图卷》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画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现藏于美国约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这幅画以工笔重彩描绘了唐代宫廷贵妇品茗听琴的悠闲华丽生活,画中五人,由姿态可见为三主两仆,有一人抚琴,两人倾听, 其中一女身着红装,执盏唇边,注目抚琴之人,一人侧首遥视。在抚琴仕女和侧首者旁各有一女仆侍茶,她们有的弹奏琴曲,有的悠然品啜香茗。从画面分析可知,身着红装者居于全图中心,为地位最高者。全图以“调琴”为重点,人物的神态无不以此为专注焦点。但是,由于主要者手执茶盏,作边品茗、边听琴状,所以,茶饮在画面中也甚引人注目。画中又有小树三株,大石一块,说明此景是在室外,仕女衣着色彩雅妍明丽,人物丰腆华贵,显示出唐人“以丰厚为体”的审美趣味。

饮茶与听琴,两个不同的内容集于同一画面,生动地说明了茶饮在当时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已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幅画可以与唐代的《宫乐图》一起赏读。

无独有偶,《宫乐图》也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历史阶段特定的社会阶层的茶饮生活。《宫乐图》也是工笔重彩,为唐人佚名之作。描绘的似是唐代宫廷中仕女聚会饮茶的场面。宫中设豪华的竹编铺面长案,案上有茶碗,案中一大器皿盛茶汤,从画中可见,一仕女以长勺为众人分酌茶汤。宫女或向背、或正侧、或坐或立等神态,生动多样。有执纨扇者;有弹吹管弦者;有饮茶者,有侍候者……各显其妙。与《调琴啜茗图卷》比较来看,前者品茶在室外,却是以雅静为味,而此画则在宫内,以热闹为趣。但两者都表明了一点,即茶饮在当时已与上层社会生活及高雅艺术有了相当紧密的结合,饮茶环境所具有的浓重的宫廷特色,与民间饮茶环境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从两幅画中可以感受到,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饮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随着茶叶的进贡,上层社会特别是宫廷中的饮茶之风日见昌炽。

如欲将两画配上一首诗的话,唐朝诗人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最为恰当,诗曰:“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二)佛家茶话说《苦笋》

《苦笋帖》是唐代僧人怀素所书的一通手札。其文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 寥寥十几个字,成了现存最早的与茶有关的佛门手札。怀素(725—785),字藏真,湖南长沙人,他的俗家姓钱,幼年即出家做了和尚。怀素是以书法而闻名的,特别是他的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怀素的草书后人冠以“狂”视之,但《苦笋帖》却是清逸多于“狂诡”,连绵的笔墨之中颇有几分古雅淡泊的意趣。

《苦笋帖》,绢本,长25.1厘米,宽12厘米,字迳约3.3厘米,清时曾藏于内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据其中的内容,可知怀素也是个爱茶之人。虽无其他直接的内容可以相证,但我们从怀素的交游和唐代的僧侣生活中可略知一二。第一,唐代的“茶圣”陆羽曾作《僧怀素传》,其中记载着他与颜真卿等人的论书之事。而陆羽与颜真卿又是好友,其多有诗歌唱和。第二,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是怀素的长辈。钱起是个嗜茶之士,他有两首茶诗甚为知名,一是《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其二是“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言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特别是第二,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可知由于学禅驱寐的需要,茶饮在佛门盛行是大有其由的。

怀素的爱茶,既是他的生活经历所然,也是当时的社会风俗所然。因此,从整个社会的文化性来考察,怀素《苦笋帖》的产生又有了更为合理的缘由,同时,从《苦笋帖》中,我们又可以译读到唐代茶文化的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抚琴图卷怀素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怀素芭蕉练字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本期拉页
施江城作品
伯牙抚琴
欢乐元宵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