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茶叶科研质检重要平台

2014-01-04 00:43姚佳文
茶博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茶业茶叶

本刊记者 姚佳文

中茶院科研检测大楼启用报告会合影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也正是这一年,国家要求各部委兴办自己的科研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简称“中茶院”)应运而生。

初建时的中茶院(当时称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主要围绕茶叶采后开展科研工作,包括工艺研究、装备研究、质量监管、标准制(修)订、人才培养、茶叶深加工等,是直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国家级科研院所。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单位先后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科研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国内贸易部杭州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2000年3月正式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目前主要机构有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业中心、茶叶职业技能培训与信息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浙江省茶叶集团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自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和全体员工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中茶院在科研开发、质量检测、标准制订、人才培训、产业运作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60余项,主要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国家质检公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基金项目等。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参加并组织承办ISO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承担国家标准制(修)订76项,占现行国家茶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70%以上,行业标准制(修)订39项;完成全国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数十次,接受数万批次各地企业、工商、质量监督机构及消费者的委托检验业务;培训和考核各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出版发行《中国茶叶加工》、《茶讯》两本刊物,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曾评价:“资政服务堪称一流;茶叶质量监控有力;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推进茶叶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加强合作创新发展。”

不待归港,扬帆又起。如今中茶院以科研检测大楼启用为新起点,紧紧围绕提升“三能力一平台”的科学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扬“善思、雅纳、敏行、精进”的立院精神,继续在科技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在服务茶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致力于推动我国茶叶大国向茶业强国迈进。

全价利用 跨界开发

2013年,我国茶园面积3869万亩,占全球总面积的50%以上,全球第一;茶叶产量189万吨,同比增6.5%,全球第一;农业产值达1106.2亿元,同比增12.6%,全球第一;出口量32.58万吨,创汇12.47亿美元,全球第二。

但传统茶业呈现“两大两小”发展格局:产量占比大,但绩效小;企业数量大,但规模小。现代茶业呈现“三多三少”发展趋势:功能性成份制取多,应用开发少;产品品种多,知名品牌少;实验室成果多,转化推广少。中国茶产业面临着两个现实困境:一是功能浪费。茶叶只有30%的鲜叶采摘利用,70%在树上自生自灭;成品茶只有30%水溶性成分冲泡饮用,70%的水不溶性成分被废弃;传统饮茶方式只有9%的功能成分被人类所利用,91%被浪费。二是产能过剩。茶园面积近十年每年新增100万亩;产量每年新增10万吨;出口滞增明显、出口产品结构难以突破,扩大内需刺激行动效果也已出现阶段性滞缓。

中茶院在中国茶产业发展战略层面提出传统茶业要从茶园基地建设开始,推进从茶园基地GAP(良好农业规范)建设——加工制造环节GMP(良好制造规范)建设——MC(营销渠道)建设的优化发展路径;现代茶业优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则是全价利用,依靠科技创新,以茶树(含茶树根、茎、叶、花、果等)为基本原料,对其内含物(主要功能性成分)进行全方位利用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消费价值。中茶院院长张士康说,“全价利用、跨界开发”将喝茶变为吃茶、用茶和赏茶。

用茶叶深加工副产物等基料培育出的白参菇,其子实体有三大特点:含裂褶菌多糖,对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味道鲜美,富含谷氨酸(14.56g/100gAA),ECU(等鲜浓度值)高,富含硒(0.242μg/g),滋补强身;含较强活性的纤维素酶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以茶多酚提取剩余物等为食用菌培养基料,国内有研究,但尚无真正实现产业转化。基于此,中茶院按食用菌中木腐菌和草腐菌进行分类,已成功从金针菇、秀珍菇、凤尾菇、平菇、茶树菇、香菇、灵芝等十几种食药用菌中筛选出适宜品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效率进行研究,已形成可产业化应用成果。

作为传统快速消费品,酒与茶各有灵性。皆因水之沁润而释放,因人之品味见真谛。当酒遇见茶,以糖苷EGCG等赋予酒的健康内核;以植物源的属性赋予酒的朝阳产业方向。作为技术与市场的连接者,中茶院让茶酒结缘,与今世缘酒业联袂,共同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创制茶酒系列功能饮品。在“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指引下,中茶院依托“传统茶业”发展基础,实现茶叶“价值创新”,变“茶叶加工”为“茶叶制造”,创造茶叶全新的价值,拓展更加广阔的茶资源利用空间,使茶产业从“红海”走向“蓝海”,真正实现“现代茶业”的优化发展。

中茶院调研生产基

从具体工作来说,中茶院在传统茶业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市场反响良好的新产品,如花香型蒸碎茶、脱咖啡因茶、低氟砖茶、菌菇茶、花草茶等;在深加工领域利用茶叶功能性成分成功开发了天然抗氧化剂、天然食品风味改良剂、天然食品功能助剂等食品工业原料及日化、保健和医药原料等新型产品如茶酒、茶皂素、茶洗涤制品、茶叶饼干、茶叶月饼、红茶牛肉酱、姜米茶、茶多酚片、茶黄素胶囊、茶叶籽油等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转化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落地 服务行业

1061,代表着什么?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曾用这个数字来概括中茶院科技服务社会的工作:在全国重点产茶区建立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在各示范县,中茶院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高效对接,构建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检测、GAP建设、标准制定与完善、产业运作“六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开展针对性的相关科研项目。

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声名在外,茶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50;茶叶总产量6.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25;涉茶总产值92亿元,涉茶人口80多万人。

但中茶院在前几年经检测分析发现,铁观音存在稀土超标问题。于是立刻与安溪县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成立科研合作项目,对土壤、鲜叶、成品的稀土含量进行全面调查、检测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安溪县政府采纳中茶院意见并发文,禁止使用叶面肥,控制使用肥料,大大增强了铁观音的质量安全性。“在种植和生产中,质量安全有了保障;那么在产品销售中,又该如何保护品牌信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国建告诉记者,中茶院与安溪县政府共同合作,研究铁观音茶叶指纹图谱,为辨别铁观音的真伪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如今安溪被福建列入首批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县之一,将围绕茶特色产业,加强茶园基础设施、茶产业延伸发展、茶叶加工、现代茶叶物流、涉茶人员培训、产业组织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七方面建设。打破传统管控结构性壁垒,打造茶农创业园,具示范意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茶院与全国六大茶类重点产茶区的政府合作,先后在浙江省新昌县、湖北省英山县、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福建省福鼎市和安溪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云南省昌宁县、湖南省安化县、贵州省都匀市、安徽省休宁县等共建立10个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为茶区茶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坚实的科研后盾。

在2014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将建设“凯旋路茶文化特色街”(中国御茶街)的消息正式发布。未来,这一带[凯旋路采荷段(庆春东路-解放东路)和采荷路(双菱路-凯旋路)段,呈“T”型结构,全长约1.5公里]会成为集名茶研发、检测、品鉴、展示、销售、休闲为一体的茶文化特色街,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茶博会。位于采荷路41号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无疑是支撑这场“永不落幕”的茶博会的重要力量。

集茶叶科学研究、质量监督检验、茶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信息服务和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中茶院同时也是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其主办的《中国茶叶加工》杂志,已出版发行季刊124期,《茶叶信息》612期,《茶讯》7期,“茶讯”微信关注度已逾4万,交流与茶有关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快速反映国内外茶业最新动态。

“业界同仁对我院服务茶业的期待,更是对院所综合实力的信任。我们需要潜心做好自己,提升服务技能,不辜负‘国家队’的使命。”张士康说,“业界的需要和认可是检验我们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作为系统的科技力量,中茶院积极投身到改革前沿。除示范基地的建设,御茶街打造、产业推进、茶文化传播、茶业社区等都是中茶院的工作重点。

人才培养助力茶产业发展

今年年初,在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31家在浙自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的创新绩效定量评估中,中茶院位居第十位。该评估研究由省科技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着重突出科研产出导向、研究成果质量、成果转化导向以及研发成果转化效益。评估数据源自近3年《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调查表》等。

创新是中茶院永恒的主题,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基础。

走进中茶院大楼,目光立刻被八个大字吸引。“善思、雅纳、敏行、精进”,这是中茶院的“立院精神”。“善思,回答方向问题,需打开思路;雅纳,回答心态问题,需敞开心扉;敏行,回答状态问题,需迈开脚步;精进,回答诉求问题,需务求实效。前三者是因,后者是果。四个方面因果相连,互为整体。”郑国建说。中茶院的128名职工每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书写这八个大字。

128人的人才队伍是一支专业与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60余人,省部级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在职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2人,具有硕士学历以上人员32人,其中博士8人。“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上有一个硬性指标,每年必须累计达到60天的时间是在全国茶产区调研、考察、提供技术服务。”郑国建为这点感到自豪,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培养更多茶叶行业迫切需求的既复合又专业的人才,从2009年开始,中茶院围绕提出的“50”团队打造计划,分别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自在学术和研究领域的优势,共同培养茶学和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与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开展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院三位专家成为其硕士生导师,还开展了农业推广硕士(茶学专业)培养合作。与浙江职业经贸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大学、长江大学等院校开展了实习生培养合作,在读硕士研究生11名,已毕业5名;共41名学生来院实习,拓展了学生培养范围,提供了学生学习和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

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依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茶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全国茶叶加工科技情报中心站,中茶院茶叶职业技能培训与信息中心开展“评茶员”、“评茶师”和“茶艺师”的考核鉴定工作,全国各地乃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茶行业人员纷纷慕名而来,参加培训。至今已考核各级评茶员、评茶师等茶叶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茶叶职业技术培训交流,不仅为茶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交流。

“求新求变,是2014年中茶院工作内核。”张士康说。中茶院通过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环境建设、产业推进等实现发展方向引导与管控。□

猜你喜欢
茶业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香喷喷的茶叶
茶业新星——“冷泡茶”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