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隧道宽张裂隙成因演化机理分析

2014-01-03 08:00王延涛曾宪明何宝夫
铁道标准设计 2014年1期
关键词:石岩卸荷太行山

王延涛,曾宪明,何宝夫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起自瓦塘站,经山西、河南、至山东日照港,对落实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对提高晋中南地区煤炭外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太行山隧道位于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双洞单线,左线长18 095 m,最大埋深915 m,右线长18 080 m,最大埋深920 m,DK590+335~DK590+740段下穿露水河,最小埋深约14 m。受地形和露水河高程控制,整个隧道为单面坡。

太行山隧道位于太行山中山区,太行山复式背斜,地形陡峻,洞身深埋,上、下两套近水平地层,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及表生改造,塑造了特有的嶂石岩地貌(广义)。

嶂石岩地貌位于太行山中南部地质地理第二和第三阶梯过渡带,为新型砂岩地貌,1972年发现,1992年命名,上覆为喀斯特岩溶地貌,下部为石英砂岩地貌(狭义嶂石岩地貌),具有“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等五大特点,组成物质、形态、成因、演化独成体系,水文地质特性复杂而独特。

太行山隧道走行在有待深入研究的新型嶂石岩地貌区,其裂隙水具有独特性。Ω套谷,使补给区增大。剪胀作用,使地形急剧变化带、构造轴部发育深埋原生宽张裂隙,为地下水提供了储存空间。卸荷作用,使盘状宽谷两侧陡崖发育张性卸荷裂隙,阻断坡面地表径流。深埋原生宽张裂隙无疑控制着富水段的分布,控制着高压涌水,威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而深埋原生宽张裂隙分布规律具随机性且宽窄不一,其成因机理对研究富水段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地质背景

太行山隧道位于太行山复式背斜;由浊漳河、浊河、露水河切割形成的河间地块及林滤山(图1);由芣兰岩-奥治正断裂与王家庄-杨耳庄正断裂夹持,断层不甚发育,仅有小规模的平移断层及高角度的正断层,沿宽谷发育大规模的宽张裂隙。

研究区发育上、下两套近水平地层,上部由O2灰岩、O1白云岩、ε2+3灰岩构成的碳酸盐地层,下部由ε1、Zch砂岩、泥岩及页岩构成的碎屑岩地层,基底为太古界Az变质的片麻岩(图2)。

构造塑造地貌,地貌反映构造。太平洋板块扩张、印度板块扩张联合作用,新生代裂谷盆地断陷及坳陷,形成了中国地质地理第二、第三台阶和盆地,成为研究区构造-地貌演化的主要动力。

图1 研究区

图2 地质剖面

研究区太行山中南部地质地理第二和第三阶梯过渡带,新构造运动强烈,表现为大面积拱形隆起。第四纪上升幅度1 080~1 380 m,上升速度0.44~0.56 mm/a。在隆起过程中,既有时间上的间歇性,又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既有断块抬升性质,又有阶梯式抬升性质,生成太行山及河流切割谷地。

2 地貌演化

研究区地貌起于中新世初期(24Ma),太行山顶部残留早第三纪末期形成的准平原。中新世初期喜山运动第二幕将太行山拱起形成山地夷平面,同时河流下切形成上部灰岩谷地。

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喜山运动第二幕(11.6~3.2 Ma)逐步稳定,侧蚀扩谷形成宽谷和溶洞,形成上部喀斯特岩溶地貌。

上新世末期或第四纪初期(3.0~2.5 Ma),喜山运动第三幕,研究区间歇强烈抬升山地夷平面抬升到1 400~1 500 m高程,宽谷抬升到1 100~1 200 m高程,新构造运动与表生改造联合作用形成部为石英砂岩地貌(狭义嶂石岩地貌)(图3)。

图3 地貌演化时序

早更新世太行山地抬升(0.061~0.17 mm/a)向源侵蚀分水岭西移。

早更新世晚期(1Ma)趋于稳定,表生改造形成1 100 m高程宽谷。

中更新世初期继承早期构造抬升(0.17~0.32 mm/a),抬升幅度85~160 m,形成太行山背斜,原生剪涨裂隙形成雏形,向源侵蚀研究区河间地块形成。

中更新世中、晚期(0.5~0.12 Ma)趋于稳定,表生改造宽谷进一步扩展,形成盘谷。

晚更新世初期强烈抬升(0.39~0.78 mm/a),抬升幅度27~55 m,盘谷导致上覆厚度差异,抬升过程中,剪胀作用,致使地形急剧变化带浅表层形成原生宽张裂隙,河流下切形成自相似极强的沟谷。

晚更新世晚期(0.05 Ma~11 ka)趋于稳定,表生改造沿浅表层宽张裂隙形成Ω套谷雏形。

早中全新世初期为更强烈抬升(2.1~5.7 mm/a)抬升幅度7~20 m,盘谷、沟谷致使上覆厚度差异更为明显,抬升阻力差异性增强,在Ω套谷口、地形急剧变化带原生宽张裂隙继承发展,深度加深,密集程度加强,河流下切形成的沟谷,但自相似削弱。

中全新世(7.5~3.0 ka)趋向稳定,沿原生宽张裂隙、卸荷裂隙,在横向楔状侵蚀、掏蚀卸荷等表生改造作用下,上部Ω套谷相向崩塌形成长崖、方山,下部沿裂隙形成裂隙谷、隘谷、嶂谷,塑造出特有的嶂石岩地貌。

晚全新世至今再一次抬升(3.6~5.3 mm/a),抬升幅度11~16 m,河流持续下切,嶂石岩地貌进一步雕塑(图4)。

图4 地貌特征

3 宽张裂隙成因演化机理

研究区地貌起于中新世初期,宽张裂隙与地质构造运动同步,始于太行山背斜形成期,经过3次地表改造,上覆荷载差异性逐渐增强,在3次间歇抬升过程中,原生宽张裂隙继承并发展形成深埋原生宽张裂隙(图5)。

基于早更新世晚期(1 Ma)形成的宽谷,中更新世初期继承早期构造抬升,太行山背斜形成,在背斜轴部、宽谷两侧地形及地质岩性薄弱地段形成原生或潜在的剪涨裂隙,自相似极强。

图5 宽张裂隙成因演化机理

中更新世中、晚期,地表改造,沿剪涨裂隙、卸荷裂隙下切,重力作用、侧蚀、向源侵蚀形成盘谷,地形差异增强。

晚更新世初期强烈抬升,继承已有剪涨裂隙向纵深宽大发展,且密集程度增强,同时,在地形急剧变化带形成原生剪涨裂隙。

晚更新世晚期,地表改造增强,剪涨裂隙、卸荷裂隙继续下切,重力作用、侧蚀、向源侵蚀形成盘Ω谷,地形更加破碎,自相似变差,熵值变大,规律变差。

早中全新世初期为更强烈抬升,已有宽涨裂隙差异化发展,覆盖厚度薄地形变化差异小的区域,Ω谷附近剪涨裂隙向宽大密集方向发展,地形急剧变化带向纵深方向发展。

中全新世,地表改造,上部形成长崖、方山,下部形成裂隙谷、隘谷、嶂谷,期间形成Ω套,嶂石岩地貌框架,嶂石岩地下水文环境形成。

晚全新世至今再一次台升,区域侵蚀基准面下降,已有宽涨裂隙继续向下发展,已有沟谷、套谷支解,嶂石岩地貌进一步雕塑。

综上,太行山隧道宽张裂隙为继承原生剪涨裂隙,伴随太行复式斜的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塑造而演化形成的,经历4次抬升,3次地表改造,在地形急剧变化过渡带集中分布深埋原生宽张裂隙。

4 宽张裂隙分类及特征

原生剪涨裂隙继承演化、嶂石岩地貌塑造综合作用,形成3类宽张裂隙(图6)。

图6 宽张裂隙分类

盘谷深埋宽张裂隙:分布在河流侵蚀地貌盘谷地形急剧变化过渡带,多次继承发展演化而成,埋深大,间距大、孤立分布。

套谷深埋宽张裂隙:分布在嶂石岩地貌套谷地形急剧变化过渡带,多次继承发展演化而成,埋深大,成带集中分布。

嶂谷宽张裂隙:分布在嶂石岩地貌裂隙谷、隘谷、嶂谷地形破碎区,原生、继承发展演化而成,埋深浅,孤立、成带集中分布,伴随卸荷裂隙。

5 宽张裂隙水文地质特征

盘谷深埋宽张裂隙:上下两套地下水含水系统。上部为溶洞含水系统,大气降水补给,富水,管道分布,在盘谷沿区域隔水层以下降泉水形式排泄。下部为碎屑岩含水系统,深埋宽张裂隙贯通上部含水层越流补给,地表裸露大气降水、泉水二次补给,循环慢,排泄量少,以静态水储存。涌水量大,衰减慢,稳定,出水孤立。

套谷深埋宽张裂隙:上下两套地下水含水系统。上部为溶洞含水系统,大气降水补给,富水,管道分布,在套谷下部沿区域隔水层以下降泉水形式排泄栈台。下部嶂石岩含水系统,砂岩陡崖、裂隙谷、隘谷、嶂谷发育,沿陡崖及套谷宽张裂隙极其发育,上部为溶洞含水系统以泉形式排泄至栈台的第四系堆积层内,一般地貌条件下,形成地表径流排向沟谷,在嶂石岩地貌沟谷两侧楔状裂缝、卸荷裂隙发育阻止地表径流形成,再次转变为地下水,以静态水储存,形成富水区。涌水量大,衰减慢,稳定,成带集中出水(图7)。

图7 套谷深埋宽张裂隙水文地质特征

嶂谷宽张裂隙:嶂石岩含水系统,砂岩陡崖、裂隙谷、隘谷、嶂谷发育,沿陡崖及套谷宽张裂隙极其发育,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排向沟谷,在嶂石岩地貌沟谷两侧楔状裂缝、卸荷裂隙发育阻止地表径流形成,转变为地下水,以静态水储存,由于地形支离破碎,含水体孤立且连同性差。涌水量初期大,衰减快,不稳定,出水孤立。

综上,宽张裂隙水文地质特征为“套谷汇水,盘谷控制,二次补给,裂隙富水”,隧道涌水主要来源为上部岩溶泉水二次补给及含水层静储量。

Ω沟沟口及地形急剧变化带富水,深埋宽张裂隙产生高压涌水,威胁隧道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

6 结论和建议

(1)研究区太行山中南部地质地理第二和第三阶梯过渡带,新构造运动强烈,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拱形隆起。

(2)地貌演化起于中新世初期,喜山二幕形成盘谷、喀斯特岩溶地貌,喜山三幕形成Ω套谷、狭义嶂石岩地貌。

(3)太行山隧道宽张裂隙为继承原生剪涨裂隙,伴随太行复式斜的形成、嶂石岩地貌的塑造而演化形成的,经历4次抬升,3次地表改造,在地形急剧变化过渡带集中分布深埋原生宽张裂隙。

(4)原生剪涨裂隙继承演化、嶂石岩地貌塑造综合作用,形成水文地质各异的盘谷深埋宽张裂隙、套谷深埋宽张裂隙嶂谷宽张裂隙3类宽张裂隙。

(5)宽张裂隙水文地质特征为“套谷汇水,盘谷控制,二次补给,裂隙富水”,隧道涌水主要来源为上部岩溶泉水二次补给及含水层静储量。

(6)盘谷深埋宽张裂隙涌水量大,衰减慢,稳定,出水孤立;套谷深埋宽张裂隙涌水量大,衰减慢,稳定,成带集中出水;嶂谷宽张裂隙涌水量初期大,衰减快,不稳定,出水孤立。

(7)Ω沟沟口及地形急剧变化带富水,深埋宽张裂隙产生高压涌水,威胁隧道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 郭康.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J].地理学报,1992(5).

[4] 郭康,邸明慧,马辉涛.主宰“嶂石岩地貌”的两种坡面发育模式[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

[5] 翁金桃,陈旸,刘新号,郑富盈.太行山南端岩溶洞穴及其形成环境[J].中国岩溶,1990(1).

[6] 吴忱,张秀清,马永红.太行山、燕山主要隆起于第四纪[J].华北地震科学,1999(3).

猜你喜欢
石岩卸荷太行山
卸荷式挡墙结构研究综述
深部开采岩体围压卸荷-渗流致拉破裂机制
采煤机扭矩轴卸荷槽数值模拟分析
《太行山写生》
石岩里9号墓出土金制带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嶂石岩采风创作基地成立
太行山(外二首)
学徒
学徒
循环球转向器卸荷阀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