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2013-12-31 00:00:00武灵梅
考试周刊 2013年45期

摘 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美术课程不仅可以进行美育,而且可以进行情感教育。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将高中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大画家、大艺术家,更不是美术技能技法的操练,而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1],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成为人格完美、心理健康的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内心去体悟和感受,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它强调的是个体对生命、情感、态度、价值、意志、审美、情操等的体验,更注重个体学习方式及对学习过程的感受,而不是只专注学习的结果。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导致学生虽然喜欢美术但不喜欢上美术课,这说明美术教师需要加强美术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是美术课堂教育的重要过程。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之间架起桥梁——情感的沟通[2]。

美术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分析。怎样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首先,教师要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美术课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情趣。其次,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自我感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以讲解代替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感受、思考和体验深化对美术文化的独特见解,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最后,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室外写生活动,美术的灵感来自于生活,带领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多去生活中体验,把艺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契诃夫说:“师生之间一种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的气氛,这将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老师、融入课堂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学生和睦相处,与学生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与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营造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对话的环境。如果学生不敢言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无法实现,而没有交流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引领学生逐层思考,不能偏离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美术的真谛。最后要合理安排时间,教学的几个环节按照时间分配好,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审美能力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确定审美情感会自然形成,而是必须通过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科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美。在画几何体时,教师可以把几何形体同自然物体联系比较,使学生理念具体。学生会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各种植物的花、果、叶及其纤维木质的肌理;各种玉石及古典建筑,各种手工艺品[4]。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能够增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慢慢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以此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其次,要让学生欣赏美。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感官受到视觉和听觉冲击。通过音乐和色彩的碰撞,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教师应该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如漫画大赛、班级画报展览等这些能激发学生表现欲的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教学离开了想象力将会异常单调和枯燥,学生可能会有点滴的情感感悟,但绝不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依托[5]。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产生联系,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产生独特见解。

教师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自由想象:1.加强情感教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2.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3.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开展实践活动为提高想象力创造素材。5.积极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才能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不仅是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而且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动。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从美术课上学到知识,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这样才能使高中美术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锡群.浅析高中美术教育现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5).

[2]郝翠青.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12).

[3]韩玲.有效美术教学:框架与探索[J].新课程(新高考版),2008(04).

[4]杨洪军.浅谈对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

[5]王瑞涛.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