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这个知识决定一切的社会,人们对孩子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社会对教育及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以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肩负着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所受的教育,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不当行为
“师道焉存、人道何在?——近年来,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屡屡发生。本该是最温柔、最慈母的幼儿园女老师,原来比母老虎还凶猛。看着受伤孩子们惊恐的脸,试问:谁来保证幼儿园孩子免于被虐打的恐惧?”这段话既让我心惊又让我心痛,谁能保证幼儿的在园安全,你?我?学校领导?主管部门?我想谁都无力给一个非常让人放心的保证。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老师应该严惩,但我认为这治标不治本。我们应该找到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严惩肇事老师的同时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室里吵翻了天,敲了半天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满头大汗地打开了门,无奈的表情配合着无言的结局。走进教室,门马上又被关起来,防止有幼儿在不注意时溜走。教室里有厮打的、坐着哭的、躺着哭的、随意玩的……年轻教师的裤腿上满是孩子们小脚丫留下的印记。这个世界的明天是属于他们的,可这间教室的今天也属于他们”。看到这一段话,你又作何感想?她就是干这个的?什么是师道?什么是人道?这样的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他们承受着何等的压力呢?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时常听到来自幼儿教师的抱怨声:“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了”、“园长水平太差,无法调动我们的积极性”等。“烦死了”、“累死了”几乎成了幼儿教师的口头语。幼儿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幼儿教师常常在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中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
幼儿认识活动是具体形象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受到教师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孩子的许多行为是无意的,所以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反而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首先要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政府部门要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要制定相应的法令,幼教师资培训机构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包括工资待遇、住房福利、在职进修、休假晋升等,使千千万万的幼儿教师能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幼教事业,而且不断取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机会,为培养人格健全发展的祖国接班人作出贡献。这样幼儿教师才会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主动地、高兴地去承担,并在亲身体验接受中用它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当最终自觉地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时,其职业角色才算真正形成,才可能有效避免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内耗,具备教育者应有的公正、谦逊、热情、乐观等良好的品质。
2.幼儿园应积极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特别是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可能,此外,还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哪怕是给予一点点精神上的关心也会使他们感激万分,并且重新振作起来忘我地投入工作中。还会使幼儿教师因此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以尊重和热爱儿童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公正平等地对待幼儿的一切行为,包括他们的缺点和过失,从而达到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要求,对幼儿教师道德修养的要求。
3.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行自我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接受他人教育的成分呈递减趋势,而自我教育的成分呈递增趋势。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方面要加强自我教育,幼儿教师要正视现实,淡化功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优化性格,乐于合群,珍惜友谊,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心健康。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境。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幼儿教师应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善待自己、关心自己、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
总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不良状况,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幼儿园,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发展、生活学习和工作事业,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我们要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从方方面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进与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改变幼儿教师的不良心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