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入时政热点,结合学生的“身边事”创设情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时效性 时事热点 教学情境 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近年来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能力考查,对于思想政治课堂来说,不能局限于过去单纯的识记,更应注重和强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传统的做法是为了提高能力,在临考前的最后阶段大搞题海战术,旨在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是往往效果不佳。殊不知,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运用,短时间内的头脑风暴是很难以取得显而易见的效果的。政治教学更应关注生活、关注热点、贴近考点,突出时效性。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予以运用。两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在中考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妙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引入时事热点。
政治教学不应该是陈旧的、枯燥乏味的,而应该是生动有趣、与时俱进的,因为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发生这样那样的事。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亲近社会,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而这一切都应该从关注时事做起。在课堂上,我特别设置了“时政播报”栏目,一般一周一次,若有重大事件发生,甚至可以一天两次进行跟踪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例如,2012年的一件大事就是11月8日召开了党的十八大。围绕“十八大”这一主题,我号召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恰逢九年级政治讲到第八课《拥护党的领导》,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段,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我在课堂上播放《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看望老共产党员及贫困山区的群众》的视频,并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徐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因为事先有准备,学生此时兴趣浓厚,纷纷举手发言:如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实行公共自行车管理制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徐州高铁站建成通车,小南湖、珠山景区建成完工,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正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由此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样,通过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热点,使政治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将重难点巧妙地各个击破。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整理。为此我经常和学生一起从新闻联播、新闻30分、经济半小时、东方时空、本市的相关新闻报道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事例的典型性也非常重要,有的放矢地使用,引导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种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比传授知识本身的意义更加重大。
二、创设教学情境,巧用学生的“身边事”激发学习兴趣。
最新修订的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生活,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动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常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等原因,真正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建了兴趣小组,开设了大家看法、法制小报、政治小论坛、课本剧等栏目。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就“身边”自己或他人的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或表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组织者全部都是学生,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例如在讲授《学会亲近社会》“遵守社会公德”这一知识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编排“课本剧”的方法,这种情境的有效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自编自演完课本剧“西瓜皮落地”之后,我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认为西瓜皮落地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样的行为?学生在充分讨论回答之后明白了:正是因为社会中有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不讲文明,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不亲近社会的表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校园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行为,我们应树立主人翁的意识,这要比向身边的这些学生提出建议更具说服力,同时也上了一堂很好的生活教育课。总之,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对照他人,反省自身,效果很不错。结合学生的“身边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从而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之后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评出最佳主持人奖、最佳构思奖、最佳表演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层层递进,既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带动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关爱社会,学会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教无定法,教贵有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其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实践证明,引导学生结合时事,结合“身边事”,关注生活,关爱社会,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1]鄢顺.谈初中时事教育的作用与途径.中国教研交流.财富出版社.
[2]赵新军.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才之路.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
[3]沈杰.时事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陕西教育.陕西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