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12-31 00:00:00陆锋
考试周刊 2013年45期

摘 要: 体育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奠定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和大学生竞技体育水平等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体育教育倡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也由此被赋予更新的内容,而体育社团是我国发展较为迅猛的一类社团,它将在我国高职院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及功能,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衔接、共同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虽然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十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和制约广西高职院校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出解决体育社团存在这些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体育社团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体育社团是以各单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活动的团体组织。社团建立在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上,体育社团参与的自主性和活动开展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一个较为宽松的团体,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有不同形式的小型比赛,所有的活动都在自由自愿的气氛下进行。由于体育社团是自由发展壮大的,在发展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问题,目前体育社团的主要问题有:领导对体育社团不够重视,社团要发展壮大很难;社团管理制度滞后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社团活动经费太少制约社团向外发展;场地器材断缺,社团活动无法开展。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找出一条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广西职业学院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分析

对广西十所职业学院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表明:广西职业学院体育社团发展比较快,社团人数不断增多,但管理跟不上,没有形成规模,比较混乱。具体表现为:领导教育观念转变不快,对体育社团关心不够,体育社团要发展壮大很难;体育社团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不健全,社团开展活动无法常态化;活动经费不足,体育社团很难走出校门发展;运动场地紧缺,制约社团活动的开展。由于存在这些主、客观原因,大学体育社团发展到一定规模程度后很难再发展扩大。

1.2广西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存在问题和分析

近几年来广西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比较快,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如下NxZcJgJlQRXWHNJJdA4UbQ==表所示。

广西10所职业学院体育社团存在问题调查表

1.2.1领导不够重视,社团活动没有指导教师。

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职业学院体育社团得不到学院领导的支持,没有安排相关的老师对社团进行具体指导。调查发现,有两所学院领导根本不知道学院有体育社团,有四所学院领导只是听说过,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就不知道。没有领导支持,没有老师参与,体育社团的前景能光明吗?

1.2.2体育社团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不健全。

调查表明:有60%的职业学院体育社团由学生自行管理,学校不过问,社团如何开展活动,开展什么活动,都没有具体规划没有统一安排,社团活动随意性很大,社团内部管理混乱,很多会员不知道做什么。调查表明,有三所学院体育社团一个学期开展活动一次,有四所学院一个学期开展活动两次,这样的体育社团形同虚设,对学校的体育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不了多大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1.2.3学院不投入活动经费。

调查表明:有70%的职业学院不给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体育社团靠拉赞助和会员费来维持社团活动及日常开支。调查表明,十所高职院校中只有三所学院的体育社团有老师指导,绝大部分都没有老师指导,学生自行安排活动内容,活动时有时无,更谈不上让体育社团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调查发现,有五所学院体育社团与外面搞活动,但一年最多只有两次,学院体育社团之间的往来几乎没有。体育社团不能外界沟通、交流,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参加吗?社团活动没有融入社会,学生得不到终生体育锻炼的体验,体育社团的最终目的达不到,体育社团活动也就毫无意义,究其原因是社团活动经费太少,开展活动没有保障。

1.2.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

调查表明:100%的职业学院体育场地器材紧缺,近几年来,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很快,在校人数猛增,许多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跟不上,存在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运动场地相对减少的矛盾。调查表明,十所学院运动场地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体育器材只有两所学院达到要求,但也仅限于器材数量;所有学院都没有体育馆,有两所学院有简易的室内运动场。学院领导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都是体力劳动者,学生在校经常动手练各种技能已经实现身体锻炼,还用再体育锻炼吗?加上这几年高职院校投入各种教学设备的资金很大,经费很紧张,体育场地器材投入也就只能减少。

2.对策与建议

2.1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建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在行动上和经费上支持学院体育社团发展,从而提高社团活动效率,让学生体会到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2.2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从健全制度着手,采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学院派老师应指导社团的各项管理工作,系部派老师应指导社团怎样开展各项具体活动,在筹备活动经费、内容形式、场地器材等方面给予扶持。

2.3加强社团与社会的沟通,通过与外界举行各种各样的友谊比赛,增强社团凝聚力,为学生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4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改善职业学院办学条件,职业学院本身也要想方设法地筹资,做好对体育运动场地的扩建与改造工作,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社团活动经费。

参考文献:

[1]许仲槐等编.体育社团实体化初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2]崔丽丽等编.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张富洪.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4]左仁义,谢健.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3,(5):52-53.

[5]胡爱本主编.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