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氛围,引导合作学习

2013-12-31 00:00:00杨昆
考试周刊 2013年45期

摘 要: 在小学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习惯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开学的第一天,30多张幼稚的脸映入了我的眼帘,从那一刻起我就着手了解这些孩子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通过半个月的观察、交流、学习,我粗略地把他们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三个较差分成了六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在每组中选择一名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彼此友爱,互帮互助。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就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更换组长,让学生人人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组长”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一)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班级里,有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表扬;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投以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给予适当点拨、适时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说,哪怕声音再轻,或说得再离谱,我也加以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增强说的勇气和信心。

2.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一定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

(二)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要让学生会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其重要。

1.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制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的巨大潜能,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低年级学生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良好的说、听、评等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评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要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群众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使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达到预期学习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各抒己见,多向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二)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师如果能培养竞争习惯,就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竞争往往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活力,同时也能提高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