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中职护理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利用探究环节巧设情境;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及时应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中职护理学生 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职护理班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的学生很少,他们大多认为数学太抽象,太难,没有用,对数学不感兴趣,望而生畏,产生了数学学习障碍。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育学》提出: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活动。在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快感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相反,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会对那些抽象的符号、公式感到茫然,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听不懂,学不会,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恐惧和反感,这样就使数学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中。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成了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我就培养中职护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作探讨。
一、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直观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精确计算能力和准确判断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归纳、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总结分析的周密性。数学计算的条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习及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培养严谨认真的医德医风。这些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学好数学才能更好理解、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二、合理利用探究环节巧设数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激发出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材料,创设出若干数学问题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语言讲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其中。如果数学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讲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用集合A={12级护理1班学生},B={12级护理班的学生}的关系引入新课。学生对于与自己有关的实例很感兴趣,很快找出两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出子集的概念。又如函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我市一天的气温变化图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从而给出函数的概念。再如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个故事: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发明者自己提要求,发明者提的要求是:“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置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国王听了很高兴,觉得这太容易了,国王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吧。再如在讲“向量的加法”这一节时,可以先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示范,让他朝正前方前进五步,再朝正右方前进四步,然后问:这个学生的位移是多少?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向量这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样的过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讲集合时可以给学生讲解数学家康托的故事。在讲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片,感受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引入生活实例,及时应用数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满足生活的需要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问题。如,浓度配比问题在医学中的应用;函数在储蓄、分期付款购房、购车等方面的应用。又如,在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后,我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我家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在上述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在讲完分段函数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分段计算的,总收入不超过35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500元部分需征税,设全月纳税所得额为x,x=全月总收入-3500元,税率见下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1)若应纳税额为f(x),试用分段函数表示1~3级纳税额f(x)的计算公式(含税级距);
(2)某人2013年6月份总收入6300元,试计算该人此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含税级距)。
我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了一一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原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数学知识。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感性认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要加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学,让他们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懂得数学的价值,及时应用数学,与同伴交流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