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大学理念的现实意义

2013-12-31 00:00:00丁存霞
考试周刊 2013年45期

摘 要: 自由教育思想是纽曼教育思想的灵魂。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纽曼对自由教育思想做了详尽的阐述。本文通过对此书思想的解读提炼自由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以辩证地把自由思想应用在当下的教育中。

关键词: 纽曼大学 自由教育 现实启发意义

一、纽曼的生平简介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1816年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读书,1820年获学士学位,1822年获奥里尔(OrielCollege)院士称号,1825年成为英国国教牧师。接下来的几年,他身兼两职,既做学院的教员又做圣玛丽教堂牧师,1833年,英国国教内部兴起了被称为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的宗教运动,其宗旨在于强化国教的天主教因素,并按照早期基督教教会模式整顿国教,抵制政府对教会的干预,纽曼为该运动的领袖之一。1845年他在利特莫尔受洗,皈依罗马天主教,他在罗马完成了天主教教义学习后被封为牧师,教皇下发教谕准他在英国建立奥拉托利会教堂(Oratory Church),1848年他在伯明翰建立教区。1851年库伦(Archbishop cullen)大主教邀请纽曼到爱尔兰都柏林主持建立一所天主教大学,纽曼接受了邀请。他在爱尔兰的学术成就之一就是写就《大学的理念》一书。1853年纽曼在都柏林发表了《伦大学教育的范围和性质》一书。1873年著有《大学的理念》一书,1890年与世长辞。

二、纽曼教育思想概括

纽曼的教育学思想体现了自由教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授普遍知识。也就是说,大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载体,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也就是寻求知识而汇聚到这个地方,为着普通的知识作积极探索。因此,大学承载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授业解惑,也就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汲取知识营养的场所。第二,纽曼的教育思想突出强调大学是应该向学生传授普通的知识、完整的知识。换句话说,纽曼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知识的普遍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普通知识涵盖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所有知识的集合。传授普通知识就等同于传授所有的知识,知识的传授应该是没有差分的;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本着普遍的原则,对不同学科的设置持一样的观点,而不应该将知识划分出高低贵贱。人文、社科、自然等领域的知识,都有普遍存在的必要,知识的完整性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的,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某一学科。纽曼认为,大学作为知识传授的场所,应该平等地传授相关知识,涵盖所有知识,这样才能称之为大学。纽曼这句话中,体现出大学制度必须包含三个特性,即公平、包容和统一。大学正因为这些特性的存在,才体现出对知识的保护性力量,才能够真正体现知识的普遍性和完整性。第三,大学在知识传授的方式上应该考虑到普遍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大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特定技能而设置的,而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让那些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在学术的海洋中徜徉,相互交流观点,相互启发,让知识与知识相互碰撞。大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尤其是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必须发挥人文特性和自由博学的宽度与广度。这是纽曼一个重要的教育学观点。大学要培养的人才,是那些敢于追求自由学术,能够观察总结并得出真理,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也是能够适应社会,自我调整的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

三、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应用纽曼的教育思想

首先必须明确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作为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应该是自由的教育。纽曼的教育思想中处处透露自由的学术思想,坚持培养通才的原则。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要刻意地培养某一专业性的人才,而应该更加全面地全方面地构建学生的知识面和价值观,更加系统性地传授相关知识,更加自由地拓展学生的研究领域和思想交流。学生过早专业化,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利的一面。纽曼提出的培养通才的原则很大程度上指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而且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得他们的心智都变得开阔,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该奉行自由学术的思想,不能一味追求高校的排名、学术论文的质量等,而要坚持自由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学科配置上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富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换句话说,学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与行政等相分离,使得教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让大学成为培养通才、自由交流的学习场所。

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重审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从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少部分高校所采用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无疑是对纽曼的自由教育的改造,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希望不久的将来,这种教育思想能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英]纽曼著.高师宁,何克勇,何可人,何光沪译.大学的理念[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宝存.纽曼大学理念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03,1(6).

[3]姜风春.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江苏高教1997(6).

[4]徐辉,顾建新.纽曼及其大学的理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4).

[5]王晓华.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