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考风不正的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文章从加强考风建设的重要性、考风不正的原因和考风建设策略应对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加强考风建设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以期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 高职考风建设 考风不正 加强策略
一、高职院校加强考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毛泽东同志曾对青年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也是在为实现中国梦培养生力军。考风与学生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加强考风建设,对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毕业生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毕业生不合格,则将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考风建设将对毕业生进行质量把关,为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提供保证。
(三)有利于学生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
每在考试前,高职院校都会进行各种宣传活动,通过班会、诚信签名等方式倡议诚信考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之可贵。考试作弊,简单地讲,就是学生的诚信有问题。试想,大批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只是依靠考试作弊轻松过关,甚至还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我们还纵容这一行为,是不是可理解为我们在默许并支持学生的这种虚假行为呢?久而久之,学生将成长为不劳而获的人、不讲信用的人,最终将被社会唾弃。相反,考风严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平竞争,他们将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走出学校,也将诚信面对社会。
二、高职院校考风不正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扩招的影响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连年扩招,分数线一降再降。高职院校分数线本来就很低,这样一来,招生质量更加难以保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上学,自身对学习一窍不通,就是混日子、混毕业证。分数虽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但是能反映一些问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考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如今的大学校园已不再封闭,而是与社会息息相通,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渗透到了菁菁校园。例如每次四六级考试前总会在校园的电线杆上、洗手间内等地方看到交钱包过的野广告,由此可见一斑。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万能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甚嚣尘上,青年学生意志力较差,容易受到影响,诚信筹统统抛诸脑后,出现考试找枪手、考试作弊等行为。
(三)高职生个人的问题
高职生是没有考上本科而来到高职院校,现实与其期望值相差较大,他们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加之,现在的高职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全家宠着,好逸恶劳,心理脆弱,奉行享乐主义等。来到高职院校不思进取,就是混文凭、混工作,考试作弊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高职院校加强考风建设的策略
(一)做到三个重视
1.对学校而言,要重视制度落实。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制度重制定、轻执行,雷声大、雨点小,对学生作弊熟视无睹,任其发展。有的学校把学生视为未来宝贵的校友资源,胡子眉毛一把抓,不愿意惩罚学生,导致制度落实不下去,对作弊学生没有威慑力,学生纷纷效尤,一届传一届,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严格落实考试规章制度,这样学生考试舞弊的势头才会得到有效遏制。
2.对教师而言,要重视课堂教学。
部分教师轻视课堂教学,对学生听讲效果不闻不问,传统式的满堂灌,不进行课堂改革。教风和考风关系密切,良好的教风可以带动形成良好的考风。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要秉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学生学得懂、学得快,自然没有必要考试作弊了。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教书不育人,出现教书和育人脱节的现象,需知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3.对学生而言,要重视自身发展。
在很多人眼中,高职院校不及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素质不高,在社会上不被看好。高职生也妄自菲薄,破罐子破摔。但是高职生要看到其自身的优势:学到了一门技术,学有所长;就业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好,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成本低,花钱少,可相对减轻家庭的负担。所以,高职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敬业奉献一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注意三个问题
1.注意统一思想。
对于考风问题,学校、教师统一思想。第一,都要重视考风问题。目前学校和教师对考风问题的认识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要么学校重视教师轻视,要么学校轻视教师重视,无论哪一种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求学校、教师统一认识,学校重视,教师重视,一起来营造、维护良好的考场环境。第二,重视教风问题。教风正,则考风正,反之,教风不正,则考风不正。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利用下课后、晚自习等对落后学生进行专门辅导,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学校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学生进行摸底、检查,以督促教师的工作。
2.注意狠抓管理。
管理无小事。第一,狠抓考场纪律。根据制度安排,对考场进行巡视。一旦发现作弊学生就要根据考试纪律严肃处理,这样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如果巡考在同一个考场发现多名作弊者,那么监考老师显然有失职的嫌疑,所以也要对监考老师进行通报批评,以引起其重视。第二,狠抓平时管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抓学生的课堂学习,抓学生的考前复习,抓学生的诚信教育,等等。
3.注意持之以恒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一,从时间上讲,要坚持下去。考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前功尽弃。管理者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考风建设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从认识上讲,要坚持下去。考风建设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上下一心,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持之以恒,良好的考风将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秦辉.综合治理考风考纪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