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激情 加速奔跑

2013-12-31 00:00:00王跃林宋刚强博文
记者观察 2013年12期

今年以来。长治郊区共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06个,总投资达678.51亿元。从长治市近日公布的全市各县市(区)1-9月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完成情况排名表上,记者看到:郊区项目储备完成3060.5亿元,排名全市第一;项目签约完成641.5亿元,排名全市第一;项目落地完成346.9亿元,排名全市第一;项目开工完成372.2亿元,排名全市第一;项目建设完成139.1亿元,排名全市第二;项目投产完成139.1亿元,排名全市第二。郊区项目建设“六位一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五”战略开启了长治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航程。点燃了320万长治人民的希望之火,激发了长治人民干事创业的豪迈激情。长治郊区区委书记王辅刚说,郊区在长治市发展大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作用举足轻重,是成就“长治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他们要及时跟进、敢挑重担,用“五五”战略统一思想、调整目标、完善思路、制定措施、立志大干、加速快跑,勇当全市转型跨越的排头兵。

招商引资势头强 项目推进重考量

项目是转型发展的引领,是创新驱动的支撑。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是长治市委确定的“五大攻坚战”的第一个重点任务。近年来,长治郊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连续3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总额、到位率、落地率、开工率和招商引资项目总数均名列全市第一,是长治唯一进入山西省招商引资前20位的县区。

经济要发展。招商必先行。于是各大推介会、洽谈会、博览会等平台。成为郊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力助推器。吸引了海内外众多“重量级”企业,结出了累累硕果。2013年以来。长治郊区签约了如下项目:5月,成功签约四个项目,签约总额达60亿元;6月,首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太原举行,成功签约三大项目,签约总额71.5亿元;7月,长治市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分别在南京、杭州举行。成功签约三大项目,涉及商贸物流、环保产业两大领域,签约总额93亿元;10月,郊区科保水泥与德国布劳恩电梯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项目预计投资达到两亿元……

在这一个个签约项目的背后,是长治郊区比环境、比服务、比效率,拼恒心、拼毅力、拼执着和抓对接、抓签约、抓落地的“三比三拼三抓”的拼搏精神。

同时,为创优投资环境,该区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机构,设立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招商组、新兴产业项目招商组、现代农业项目招商组、社会公用事业招商组、经济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招商组、三产服务业及文化旅游项目招商组六个招商小组。相继出台了《长洽市郊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给投资者吃上了“定心丸”,成功引进了国内500强企业庞大集团、北京中钢等国内知名企业。

为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该区健全了区四套班子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和推进项目建设“三六九”工作法,加强了对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推动现有项目的快速落地、建设、投产、达效。郊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所军说:我们要按照“策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动态管理,不仅看项目大不大,多不多,更要看好不好,先进不先进;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看签约率,更要看落地率。努力在扶持政策、管理机制、推进措施上实现重大突破,为全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打造传统升级版 新兴产业大发展

转型发展是破解资源型经济发展难题的根本取向。今年以来,该区按照长治市打造“五大产业集聚区”和“七大新兴产业板块”的总体布局,通过狠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传统园区抓改造、抓提升,新兴园区抓高端、抓循环和农业园区抓科技、抓富民”的发展思路,该区的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昌晋苑循环工业园和霍家化工工业园在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业上迈出新步伐;长北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努力打造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漳泽新型工业园等工业园的承载和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凸显,实现了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园区经济、循环经济成为郊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根据交通畅达、环城近市、邻矿靠企的区位优势,该区确立了“大园区、大物流、大服务”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郊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该区已形成以南耀集团昌晋苑煤化工、霍家工业公司为主体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潞安太阳能、晨洋光伏、东明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澳瑞特健身器、南垂飞虹煤机、德国西门子大型特种机电为标志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海森制药、中宝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老顶山商贸物流园、长北物流园为范式的现代物流产业。天苑农业科技产业园、世龙食品、达利园为标杆的特色农产品产业,“东山西水”和炎帝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这些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正日益成为该区转型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壮大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规模,提升了经济质量和效益。

围绕新型城镇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

市域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志,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郊区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发展速度很快。围绕“3420”规划。即建设“三城、四镇、20个中心村”,进一步加大故县新钢城、漳泽新型工业城、老顶山旅游城“三城”建设的规划实施力度;全面启动黄碾、马厂、大辛庄、堠北庄4个中心镇和南村、故县、南垂、下秦等20个中心村建设,以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吸引人口快速集聚,奋力打造郊区市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范式。

目前,黄碾、马厂、堠北庄、大辛庄“四个中心集镇”规划已完成;下秦、南垂、故县等20个中心村建设已开工11个,开工率达到55%;在建安置楼36栋,已建成安置房2786套,城镇化率达到67.53%;漳沂、金口、山门等15个长治市首批城中村已陆续完工入住;总投资7400万元的首批经济适用房和60套廉租房即将投入使用,可解决540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该区把城镇化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480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550个,为长治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样板和范式。另外,还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养老、上学、医疗等配套政策,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立志大干,加速快跑。长治市郊区正以强劲的势头在转型跨越的大道上迈进。一个山川秀美、风景如画、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郊区正巍然屹立在太行之巅、三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