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为陈永贵说了哪些公道话

2013-12-31 00:00:00
记者观察 2013年12期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一举粉碎。第二天,在西山叶剑英住处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华国锋宣布粉碎“四人帮”消息后,陈永贵第一个站起来鼓掌。接下来面对邓小平的复出问题,陈永贵坚决主张让邓小平早日复出。

邓小平复出后的一段时间里,陈永贵仍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主抓农业工作。在这段时间里,邓小平以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大力支持陈永贵抓农业。

1978年,安徽省一些地方搞起了包产到组(后改为包产到户)。这一试验得到安徽省委的肯定和支持。四川省一些地方也对农业生产搞了一些灵活经营政策。不久,邓小平肯定了安徽、四川的一些做法,中共中央也支持这类试验。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还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随着联产承包制度在农村普遍铺开,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了,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产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也结束了。在此背景下,陈永贵先后辞去了省、地、县的领导职务。随着陈永贵个人命运的起伏,已经接近完工并且已经使部分社队受益的昔阳西水东调工程也被迫中止。对这件事,陈永贵特别痛心。随之而来的是对大寨、大寨经验、陈永贵的非议。昔阳的一些外调干部受到排挤,留在昔阳的干部有的也被撤职。陈永贵觉得是自己连累了他们,因此吃不下睡不好。

更让陈永贵心寒的是,有一些人以为陈永贵要垮台了,也来了一个“落井下石”,编造谎言,攻击诬陷,搞了一些“揭发材料”送到中央,其中一些“揭发材料”,还是陈永贵当年特别提拔重用的一些干部策划或者亲自搞的。陈永贵不由得长叹:“唉,老虎吃人有躲闪,人吃人可没躲闪啊!”

这时候有人攻击大寨说。它不是千出来的,是国家喂起来的。有的人甚至用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运河的例子说这项工程是劳民伤财。陈永贵看了这样的文童十分生气,大病了一场。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为大寨和陈永贵说了公道话。

1980年6月8日,郭凤莲求见邓小平,陈永贵在座。邓小平听完郭凤莲的诉说后说:“挺起腰杆,让他们说,放开让他们说。不要怕骂,骂也是好事。我自己也是三起三落嘛。有时潮流来了是不可抗拒的。周总理去过大寨三次,我去过两次,大寨是干出来的!我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上表扬过大寨精神,学大寨没有错。”

邓小平还说:“我有机会还要去大寨,他们骂他们的,我去我的,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对大寨……”

1980年9月,陈永贵辞去了副总理职务。邓小平曾找他谈了两个小时的话。邓小平在谈话中,肯定陈永贵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最困难的特定历史时期,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农民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肯定陈永贵不是“四人帮”的人。邓小平勉励陈永贵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非常严肃地对胡耀邦说:“你告诉新华社、《人民日报》,报纸不要再骂大寨了嘛。你再骂,没人搞农田基本建设了。”

陈永贵辞职后,邓小平的意见是,保留陈永贵此前的一切待遇不变,不仅每月发给在当时来说不算低的生活费,还由组织上把他和他家属的户口转入北京。

1985年夏,陈永贵被查出患有肺癌,确诊为晚期。邓小平得知这个消息后,指示中央有关部门安排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陈永贵病重期间,邓小平经常派身边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慰问他。3月15日,邓小平专门派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来到病房看望陈永贵,胡启立握着陈永贵的手说:“陈老,你要好好养病,中央是肯定你过去的贡献的,你是个战天斗地的英雄。”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医院病逝。按邓小平意见,依照副总理规格召开了追悼会。

3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经过邓小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的关于陈永贵同志去世的消息:“陈永贵同志曾经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县、地区和省的奖励。解放初期,他坚决听党的话,带头组织合作社,为改变山区贫穷面貌,他积极带领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促进山区农业生产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他这种敢于战天斗地的精神,曾经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表彰。”有关部门还为陈永贵立了一块碑,上面镌刻着“功盖虎头,绩铺大地”八个大字。

摘自鲁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