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产品力

2013-12-31 00:00:00赵军
综艺报 2013年19期

当我们要开发或营销一种产品的时候,首先关心的不是未来的市场在哪里,而是该产品的产品力如何。以电影为例,今年国庆档是一个惨烈的“英雄档”,大部分影片将成为炮灰,只有少数几部会脱颖而出,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影片的产品力如何。

什么是产品力?产品力是指企业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电影的产品力就是制片公司生产满足观众需求的影片的能力。不排除有的制片方不追求这样的产品力——他们不是面向观众,只是面向领导。这里,我们所说的电影特指那些面向普通观众的影片。

在市场化环境下,一部影片的产品力由价值力、技术力和质量力构成。电影的产品力直指市场,直指观众。脱离市场,不研究市场的制片企业不配谈电影产品力。中国电影要占据超过50%的国内市场份额,就必须重视和分析市场,然后制定电影产品力开发方略和基本模板。优秀的电影导演会把电影市场想得很复杂,他们的艺术追求常常超越一般人对电影的要求。比如《人再囧途之泰囧》,怎能否认其对市场的穿透力——这也许是第一部启动中国三四线市场的电影,从此这一个被很多片方和业界忽视的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该片的市场穿透力。

一部+GSFOFS/u1iFCV55qWFFIZ5XVp10Hij7U9yyldqb1FA=影片有多少市场穿透力就有多少产品力。认识电影的产品力不需要添加很多复杂的概念。相对高科技产品,电影的产品力相对简单直接。今年在市场上赢得成功的影片,绝大部分显得简单直接,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还有饱受诟病的两部《小时代》,市场成功均源于直接简单。

当然,今年也有很多“简单的影片”在市场上惨遭失败。电影产品力的秘密就在其中。现在还不能说国产电影质量已经很高。但它们锐不可当地闯进了市场,搅动了市场,让进口大片措手不及。它们所呈现的多元价值观,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观众是电影价值力的判决者。价值观优秀的电影自然会拥有更多观众支持。有的影片也许价值力很好,但后两力较差。有的影片价值力不够,但技术力、质量力较强,一样会成功。提出电影产品力,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市场和观众的需求,而非自以为是。

影片好不等于有产品力。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一种,电影首先要尊重观众的需求。人心思变,精神产品应运而生,其产品力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在当下,观众需要娱乐,因此跌宕起伏、一气呵成的喜剧电影受欢迎;观众对非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对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感兴趣,所以人物性格丰富饱满又与现实生活有高度关联的影片受欢迎;观众需要正能量,所以结局回归真善美的电影受欢迎。产品力的研究,包括前述“三力”的深究都需要时间和苦功,需要从相关性的角度找出基本的规律。

我国社会正处在复杂的转型期,多种价值诉求都会进入电影创作。我们要宽容地对待争论,宽容地对待分歧。产品力的核心部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