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3-12-31 00:00:00赵会
考试周刊 2013年46期

摘 要: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是告诉学生答案,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导致学生虽能取得较高的成绩,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却较差。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及探索等能力。小实验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分析了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开拓学生的思维、补充及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关键词: 物理小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作用

1.引言

实验是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基础,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是学生理解及认识物理规律的手段。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每章都安排有小实验,利用小实验形象而具体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发展历程,并且为初中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小实验还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补充和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等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地开展物理小实验。

2.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习离不开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对物理这一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学好物理。物理小实验以其多样性、生动、灵活、小型等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当讲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对大气压强进行描述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变魔术的方式做“瓶吞裸蛋”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把准备好的煮熟并且去壳的鸡蛋盖住广口瓶的瓶口,让学生猜测如果不借助手鸡蛋能否进入瓶子。猜测完后,教师把鸡蛋拿开并往瓶中倒入热水,晃动瓶子后再将水倒出来,并快速地用鸡蛋堵住瓶口。当学生发现即使没有借助手,鸡蛋也一点一点进入瓶子,求知欲和好奇心就会被激起。

2.2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中有许多难懂又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要想知道答案存在很大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就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演示实验辅助教学的方法是最常见且有效的一种。

例如当讲到关于声波的内容时,教材中是通过与水波的类比进行讲解,这个直观的类比效果不是很好,学生较难理解。这个时候物理教师就要利用演示实验辅助教学[2]。准备装有水的一个玻璃水槽及录音机上面的一个小型电动机,在电动机的转轴上装上一个带有弯度的金属杆。再将电动机固定到水槽的边缘,最后把准备好的设备往投影机上放,同时接通电源带动转动。这时可以看到金属杆拍打水面,水波产生。这个小实验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具体,使学生理解了水波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2.3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只将实验看做传授知识的工具,还应该把实验看做创造行为,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创新与创造,并且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吞蛋实验是通过具体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大气压。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可在吞蛋实验完成后让学生研究不破坏瓶子将鸡蛋完好取出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输液管放入瓶子里,再把鸡蛋移动到瓶口并且压住输液管,让旁边的同学往瓶里打气,压缩气体后鸡蛋就可轻松取出。第二种是截取50毫升塑料瓶的一半,瓶盖上钻孔后插进输液管,再把广口瓶倒着放在半截瓶中,旁边同学此时要用抽气机进行抽气,鸡蛋将被吸出[3]。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对知识的思考及小实验的实践,开拓了思维。

2.4补充及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亲自设计及制作的小实验丰富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并且使他们深化及活化所学的物理知识。学生亲自设计及制作的小实验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使课堂教学得到补充与延伸。例如,当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内容学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小孔成像的小实验,让学生巩固小孔成像特点、原理及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这些内容。并且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示完成的小实验。对于实验不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帮助他们弥补物理知识及技能的缺漏。

2.5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学生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缺少生活经验,也不善于思考和观察,对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明白,对物理概念及规律也不理解,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实验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紧密结合,能使学生养成分析、思考、观察等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完光学的相关内容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找出汽车运用了哪些的光学原理,比如汽车的反射镜、车窗的茶色玻璃、倾斜的前窗等。找出之后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与实验,加强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的联系,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做到了学以致用。

3.结语

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它具有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及探索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等作用。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小实验,尽量创造条件及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做实验,为学生提供思考、观察及动手的机会,发挥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参考文献:

[1]韩永平.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究[J].现代交际,2012,39(8):144-145.

[2]林秋彤.灵活运用小实验培养学生物理素养[J].教育教学,2012,85(3):237-238.

[3]王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战线,2011,67(2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