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法知识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英语语法一定要重视“用”,不仅要牢固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语法 课堂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instruction)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条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途径。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设计、组织语言教学的新型外语教学理念。强调“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使学习者以参与、感知、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量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一交际问题的目的。
二、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只有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语法教学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不让学生操练,更谈不上语言的运用,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沉闷。新课标提倡:语法教学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语言去做事”。任务型教学法就是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情境创设突出语法精髓,活化语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语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
任务的设置必须有趣,才能快速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可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或教师自身的经历导入新课,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参与语法学习的兴趣。
2.合作性原则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组成的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在语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需求,设计需要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以过去完成时为例,可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经历的事,学生可能会偏向于使用简单时态,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提醒,这样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3.情景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把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促进语法教学。以虚拟语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bird?”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进行汇报。以这样的形式导入虚拟语气的教学,使参与者在得到一定的真实信息后产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的冲动。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任务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运用语法知识的领域,提高他们的语法感悟能力。
4.阶梯性原则
语法课中的任务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如过去完成时的教学,先以教师或者班上学生自己的故事引入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现在完成时与过去时的差别。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故事,再猜测故事发生的原因,这样就使学生逐步掌握过去完成时。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语法课上的教学模式
按照上述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框架和理念,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前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1)教师利用教学工具,例如图片创设情境,介绍相关话题,从而导入新的语法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以话题为载体,将不同的语法任务通过情景呈现给学生。介绍后,教师要简要说明后面将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2)准备活动。为完成某一语法学习任务,教师课前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法材料,引导他们查阅报刊书籍,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语法资料,而后进行综合加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任务链活动。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总结语法规则和运用新的语法点进行相关话题的训练。
(1)整合信息,讨论语法规则。在任务前活动中收集到的关于某一语法的各种材料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各小组成员讨论,初步形成对语法规则的统一认识。
(2)得出结论,汇报成果。各小组经过讨论交流后派出代表在班里汇报语法学习成果。全班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纠正,最终大家一起归纳出语法规则,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肯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兴趣。
(3)主题讨论,扩大语料输入量和语言输出量。首先以各小组为单位主题展开讨论,要求运用新的语法知识,结合学过的语法点交流彼此看法,以达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目的。然后教师让个别小组代表就此话题向全班学生简要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做简单的比较、评价和补充。
第三阶段:任务后活动。通过展开一些开放性讨论活动使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语言学习能力迁移的目的。
五、结语
在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更贴近真实生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再厌倦学习语法,使他们更大胆地运用语法,综合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探索能力的提高。但怎样才能更创新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待广大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LongM.Native speaker/non- 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Washington D:Pacific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and teaching,1983.
[3]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J].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