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英语句子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教师应注重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通过英汉对比分析,从根本上消除母语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英语句子写作 影响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之后,写出的英语作文仍然汉语味十足,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不够大,或者语法不够好,而是因为他们始终是以汉语思维在组织英语词汇。语言和思维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会影响外语学习。本文从英语句子的角度探讨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写作的影响,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改进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1.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在英语句子写作中的表现
“写作是写作者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把词语组成句子,并有机地把这些句子组成语篇,从而达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目的”[1]。可见,句子是写作的关键一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英语在遣词造句方面与汉语有很大不同。以下结合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在英语句子写作中的表现和影响。
1.1主语与主题。
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除了省略句,每个句子都要有严格的主谓结构。英语句子的主语通常指人或事物,由名词、代词、名词词组或名词从句构成。而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句子的主语部分要灵活得多,表现为各种形式,除人或事物以外,还可以是时间、地点、行为方式等。从词性上看,除了名词代词以外,还可以是动词词组、介词词组,甚至是句子。[2]例如:“房间里没有人”,这是汉语典型的“主题+评论”的句式,占据主语位置的是表示地点的短语,而在英语句子中,“in the room”是不能够做主语的。因此,对应的英语说法只能添加主语构成英语完整的主谓结构句式:“There is nobody in the room.”受汉语主题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写作时往往错把汉语句子的主题当做英语句子的主语,例如:
(1) A room often lives 6-8 students.
汉语可以说“一间房间通常住6-8人”,而英语句子却不能用“a room”做句子的主语,只能补充主谓结构:“There are often 6-8 students living in a room.”
(2) Now 6000 yuan can buy a P4 computer.
汉语可以说“现在6000元可以买一台P4电脑”,而英语句子的主语只能是“人”,如:“Now people can buy a P4 computer with 6000 yuan.”
1.2主体与客体。
英语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英语多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而汉语思维讲究“天人合一”,喜欢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多使用有生命的名词做主语。受这种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文章时,多用主观性强的人称代词做主语,而少用非生命的指称主语,因此文章当中经常出现“I think”,“we believe”,“somebody says”等主观性很强的句型,而很少使用“It is suggested that...”,“It is considered that...”等英语中的固定句型。再比如:
American English owes a great deal to Noah Webster,an English lexicographer and writer.
这是地道的英语结构,意思是:“美国词典编纂家及作家诺阿·韦伯斯特对美国英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表达这个意思,很多学生受汉语影响,可能会用“Noah Webster”做主语。
1.3形合与意合。
英语思维重理性,语言属形合,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实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式严密。而汉语思维重感性,语言属意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手段常常是隐性的,句式松散,要靠读者自己去推理和感悟句子的意思。中国学生受到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写出的英语句子往往漏掉关联词语。如: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表达同样的意思,英语句子要用whereas连接,体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句子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
又如:
I like chatting on line very much,I go to the net bar almost every weekend.
两个简单句叠置在一起,没有关联词连接,这样的句子是不符合英语语法习惯的。
1.4动态与静态。
英语思维倾向于抽象,语言中多用名词和介词,形成了静态的特点;汉语思维倾向于具体,语言中多用动词,形成了动态的特点。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主,只允许出现一个谓语,这是全句的核心,其他结构要借助名词表达,名词与名词之间再用介词串通。如:
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this very speedy recovery.
医生迅速到达,并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英语句子中有三个抽象名词:“arrival”,“examination”和“recovery”,而相应的汉语句子却都是用动词表达的。
汉语中还有一种动词连用的现象,即几个动词在一个句子里按顺序依次出现。如:
他走进客厅,喝了一口水,看了一会儿电视,又走回房间温习。
这样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俯拾皆是,但这种思维方式无疑会给英语写作带来影响。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就经常出现多个谓语动词的错误,如: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hould be noted and resolved.
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套主谓结构,其他动作只能以非谓语动词或从句形式出现,所以上面句子经修改后应该是:“There ac05db8b35039db2a55fc3ed792f168ec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noted and resolved.”
2.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
针对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2.1引入英汉对比分析法。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肯定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多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并不是用英语直接写作,而是先在脑海中用汉语想好句子,然后再进行翻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而是用汉语思维组织的英语词语,导致在写作中出现大量的“中式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注重英汉语言和思维的对比,使学生从根本上对英汉语言的差异有正确的认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消除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2.2运用多种途径,增加英语语言输入。
中国学生在非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客观上来说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拓展各种途径,尽量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例如,每周给学生播放英文电影,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英语语言和文化,还可以在电影结束后,针对影片中典型的人物对白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另外,阅读也是语言输入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逐渐消除母语的负面影响。通过背诵英语经典篇章,学生的英语语感随之增强,为写作积累语言知识和语料储备。
综上所述,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会对学生英语写作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消除母语思维的影响,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和文章。
参考文献:
[1]陈文革.英汉对比分析与英语有效句子的写作[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5,13(4):100-103.
[2]滕延江.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J].基础英语教育,2005,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