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探索

2013-12-30 08:57朱思贞谢绚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桃源县城镇城镇化

朱思贞 谢绚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一届中央政府也视新型城镇化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着力打造以新型城镇化为首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桃源县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统一认识、振奋精神,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创了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桃源县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一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桃源县城镇化率从“十五”期末的27.1%提高到31.2%,年均增长0.82个百分点;2012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二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三是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县城的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发挥,陬市、漆河、茶庵铺、盘塘等重点镇的实力明显增强,三阳港、龙潭、观音寺等中心集镇加快发展。四是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完成了1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开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镇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建筑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7%,绿地率达33.3%;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马鬃岭、沙坪等6个乡镇创建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漆河、青林等13个乡镇创建成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桃源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当前形势,巩固既有基础的现实需要。从城镇发展规律看,未来5-10年,桃源县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当前宏观政策看,中央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战略重点,努力消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加大对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而且桃源县已经进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国家、省里将会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土地上给予更多支持,为桃源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拉动投资需求,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据测算,全县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万名农村人口进城,增加1个亿的消费需求,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桃源县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8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910元,城镇人均消费是农村的2倍多,表明由乡进城消费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应对当前局面,破除发展瓶颈的迫切要求。从2012年的一二三产业比例数据来看,桃源县是28.9∶36.7∶34.4,二三产业的发展都滞后于全国、省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2012年,桃源城镇化率仅为35%和全国52.6%、省46.5%、市43%的水平相比,桃源县分别落后17.6个百分点、11.5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严重偏低;此外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为11亿,增速为28.6%,而国、地两税的增长率分别为12.44%、13.91%,远低于总收入的增速,而据统计,我县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收益占到总销售收入的40%左右,其中税收在17%左右。桃源近三年来通过推动城镇发展,拉动土地升值,开展城市经营,土地收益分别达到1.2亿元、1.7亿元、2.37亿元,极大地弥补了财政实力偏弱的困境。特别是今年财税双过半任务为7.5亿元,占到全年任务的62%,而目前桃源县的税收收入才达到4.29亿元。因此,桃源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应对当前局面、破除发展瓶颈。

三、桃源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

(一)破解资金来源难题

实行了城市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是城市最大的国有资产,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经营,以土地价值推动城镇发展。加大了土地储备力度,按照土地收储“25852”战略,国土部门对全县的闲置土地进行了“地毯式”的清查摸底,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置换的尽快置换,对一时还不具备收储条件的规划区内土地,通过规划实施红线收储,严加控制,确保2000亩土地实体储备不动摇。

实行了投资主体多样化。按照“城投融资、社会注资、财政引资”的方式,实行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城镇建设顺利推进。桃源县通过做大资本金,增加抵押物,成立集团公司等形式,开辟融资渠道,满足融资条件,确保每年融资5个亿以上。

实行了开发方式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模式,把城镇项目作为产品来经营,建立充分竞争、有序的市场,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允许各类资本形式进入城市建设事业,形成城市建设多元投资、多家经营、平等竞争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程度。

(二)提升城镇规划水平

注重质量,实现高水平谋划。本着对城市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尽可能地为后人少留遗憾。

注重统筹,实现全覆盖编制。着力构建“以县城总体规划为核心,专项规划为支撑,控制性详规为依据”的规划体系,为产业布局、区域扩展和空间资源的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抓好规划衔接,综合考虑产业格局、城乡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努力做到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的有机衔接,实现“三规合一”。

注重执行,实现规范化实施。坚决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对未经审批或不执行规划的违法、违章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到位,确保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以城市总规和控规为法定依据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严格规范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切实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突出现代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思路,把省级工业集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重要载体,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纺织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抓好项目推进,推动园区与城区互动对接,不断壮大城市经济实力。

始终突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支持发展带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传统产业改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项目,积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大型连锁企业集团,提高物流、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四)打造科学城镇体系

优先推动县城发展。目前桃源县城建设的重点就是全面拉开“一江两岸、一城五区”的城市发展框架,实施“以点带区,片区开发”的方式,按照每年1.5平方公里的拓展速度,逐步形成东区旅游休闲、西区商贸物流、南区行政居住、北区工业发展,中区商业中心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加速带动小城镇建设。各乡镇按照建设规划的要求,统筹生产和生活、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需要,加快谋划和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乡镇每年城建投入要增长15%以上,集镇基础设施逐步达到“六有”:有达标的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有完善畅通的排水管网,有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有符合标准的垃圾填埋场,主干道路有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有一个以上的生态休闲场所。

着力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用地、有序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把产业集聚区、城镇周边作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切入点,加强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在道路、排水、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给予重点支持。引导散居农村人口向居民点集中,有效解决农村无序占地建房的问题。使村镇建设用地逐步集中、集约,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桃源县城镇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桃源县城共享单车推广与实施方案
关于桃源县茶产业的研究报告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丘陵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桃源县返乡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建议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