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预防对策

2013-12-30 08:57赵阳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准则会计准则

赵阳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具体的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为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缺陷上考虑

1、虽然说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但在进行估计和判断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克服太多的主观影响,在采集数据时尽量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使所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

2、目前在一些经济和会计都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决策有用派”逐渐占上风,如当前美国会计界就倾向于优先考虑相关性,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我们不应盲目认同,而应重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看作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总是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的决策的需要,而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需要。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很难说它有什么决策有用性。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更应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基础本身有它的优点及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应该努力做的是如何把规定制定得更具体和广泛。使得在现实经济业务中的各种应计项目或待摊费用等项目都能在法规中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主观意图的影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特别留意企业会计人员是否有运用权责发生制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做法。

二、从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美性角度考虑

1、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客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地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地分析和解释,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一详细地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这样就不会使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另外,对一些会计概念成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上,尽可能少用“也可”、“或者”等模糊性词语,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

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以前报表中没有或不突出这些信息无伤大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信息时决策者越来越重要,准则中必须对之作出明确的规定。当然也不能急于迈大步子,要求一下子制定十分完美的准则。我们认为目前可以先借鉴国外已有的对于这方面信息处理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应用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的修订。

3、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就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但是现实的矛盾是: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所以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企业的选择权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4、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考虑了利益关系人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能够达到与利益协同完全一致,也就不会引起会计信息失真。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信息提供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避免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会计失真应该从两个环节着手。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另一个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在制定环节,首先,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其中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既有审计机关又有 会计职业团体,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制定出具有普遍认同的准则、制度、尽量消除对同一事项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差异过大现象。其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草案颁布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应扩大范围,审批条件应慎重严格。在选择环节,企业会计部门应尽量考虑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以便使会计政策的的选择符合利益协同的“一致”。

5、应该修订和完善《会计法》,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表述,要注意会计法规之间的衔接一致,以免在推行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从会计环境的影响来考虑

1、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还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

2、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在保证传统的会计核算与核等资料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物价变动特点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固定资产及其折扣额,依据重要成本理论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把调整的情况在现行会计报表中附加说明,为领导决策服务。

3、依靠科技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并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会计服务。如运用数学模型对会计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使会计信息更加精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是基于一些客观因素之上,所以我们的预防对策也只能从提高准则。制度制订的完美性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着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1、应严格遵守和执行以《会计法》为主的财会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 ;加强会计人员业务教育和继续教育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业务教育,使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同时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会计制度、准则不断出台,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十分必要,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让他们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熟悉新的法规和新会计准则、制度,减少因业务不精,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2、改进会计管理体制,适度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目前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在上海等地的几年试点看,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实行委派,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站在委托人及 社会 公众的立场上,相对独立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走出依附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境地。这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问题 。

3、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 经济 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 发展 的要求,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使会计规范的制定有科学且一致的理论 指导,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尽量减少准则中可选择的备选方法 ,避免企业以不合理的手段造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4、完善监督体系。对内部监督来说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 内容 进行再监督。外部监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5、加大执法处罚力度。首先,要充分发挥处罚措施的震慑作用。一旦发现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要依法严处,做到打假不手软。尤其是对那些来自行政方面干预的压力所致的作假,要层层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一查到底。其次,要加大罚款力度。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得利益。从经济利益上割断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偏好,减少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准则会计准则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