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新尝试

2013-12-29 00:00:00刘雪莲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10期

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它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校合作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关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它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对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笔者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新尝试。

一、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的问题

有些家长缺乏教育意识,不仅没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把教育孩子当作学校的主要责任,而且与学校缺少沟通和交流;还有些家长站在学校的对立面,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丝毫差错;还有的家长没有把家庭和学生的真实情况告诉教师,致使学校和教师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学生。

2.学校的问题

学校通常将精力集中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上,使得学习成绩成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体制阻碍了家校合作的进程,学校和教师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家长的作用,不能充分利用好家长会这种基本形式,把家长会变成了表功会或告状会。其实,家长会是一种很好的家校合作方式,家长与学校、教师互通情况,才能使家校合作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二、新教育理念下家校合作的一些新尝试

家校合作的传统方式有家长会、家访等。除此之外,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多的途径。

1.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长委员会,能增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和责任心,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由家长自愿报名后投票产生,其职责是帮助教师策划班级活动,或向教师反映其他家长的意愿,或代替教师向其他家长澄清事实、沟通情况。如在举办学校运动会时期,班级决定购买统一的服装。这项工作就由家长委员会负责,他们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全部落实到位,为班级的节目增添了光彩,而家长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校合作最基本的交流平台,学校可以开展对话讨论式、展示式、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如在一次家长会上,笔者组织了“盲行”的游戏,家长被蒙上眼睛,由学生搀扶着走过一段障碍路。在行走的过程中,双方不能用语言交流,只能用动作暗示。这个有趣的游戏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使家长明白了,学生现在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需要亲人的扶助,学生和家长都要互相体谅。整个游戏既轻松活泼,又形式新颖,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

3.建立互动短信平台

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短信平台与家长交流,也是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学校用短信将学生的近期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送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回复短信向学校和教师反映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家长就能轻松掌握学生在校的动态,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有利于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4.安排党员教师深入学生家庭

在教师与家长平时联系和沟通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安排一些党员教师进行家访,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情况。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它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相互交换意见,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共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对家长而言也是一种触动,容易使教师、家长、学生在教育上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困难或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通过家访获得第一手资料,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来帮助他们,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5.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首先,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情,体谅家长、包容家长;其次,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保持双向交流,多从家长那里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家长的期望;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指导家长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只有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向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