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体研修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2013-12-29 00:00:00汤章涛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10期

教师均衡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如何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以集体研修为突破口,引领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且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

教师均衡发展要植根于集体研修,以提高教师能力为基础,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反思、集体学习,构成集体研修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一、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体现,它能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转变教师的传统备课观念。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问题进行设计、构思和准备,主动去思考、交流、记录、内化,没有文人相轻,只有团结互助。

由教研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备课组长指定教师上观摩课,课后进行集体点评,找出本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形成讲学稿,指导教师进行教学。

备课是教学的预案,是质量的预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强调以下要素:一是备学法。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二是落实集体备课,要备出集体智慧;三是强调创新,要备出个性化特色教案。与此同时,我校还有针对性地要求部分青年教师实行电子备课,坚决反对机械备课和抄用他人教案。

通过教师的实践和检验,集体备课能够为教师提供快速、准确、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案,也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的基石。

二、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教学要求,听取主要发言人的发言,讨论教学提纲。集体研讨包括研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盲点、易错点,研讨新课导入、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研讨学生活动设计、作业布置和研讨教案及修改教案。

研讨促进了思考,教师在思考中会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态度,用更加正确的眼光看待学校教育和学生,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从事教学活动。教师是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教师身在基层,了解情况,研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将集体研讨活动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既增强了教学的目的性、指向性,又使教师整体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集体反思

“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集体的智慧激活了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人反思才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时个人也能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集体反思主要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策略、模式的探究过程设计和实施、信息反馈与教学效果的检验的反思。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各个备课组就教学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交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