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竹海

2013-12-29 00:00:00张王飞
美文 2013年17期

张王飞

1955年12月出生,江苏如东人。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参撰《抒情美文100篇》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整天生活在都市,面对钢筋水泥的高楼、人车拥堵的马路、灰烟蒙蒙的空气,真有一种被压抑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尤其今年春天,从南到北,各大城市连续不断的雾霾天气,快把人逼疯了,总巴望立刻有个山清水秀、风清气爽的去处,释放一下压力,呼吸点新鲜空气。也巧,四月宜兴的一次竹海之行,给了我一个极好的机会,是我恨不得一下子扑进那翠绿的海洋里。

宜兴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我来过两次。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随扬州师院中文系的同事们一起游张公洞、善卷洞,惊异于溶洞的鬼斧神工。第二次是前年,我陪朋友专程到宜兴参观紫砂陶艺,惊叹于“一壶乾坤”的博大精深。而这一次直奔宜兴的竹海而来。江南有好几处竹海,听说宜兴的尤值得一游,这令我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车子刚驶上通往景区的道路,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两旁树木高高矮矮,错落有致,不时冒出几棵苍劲古老的大树,似乎是想让我们见证,这条通往竹海深处的山路数十年的历史。树的后面是时起时伏的绿野和远山。我顿觉心旷神怡。

我们下榻的是竹海公园对面的一家面山而建的宾馆。夜幕下,遥望那天际线下被翠竹覆盖的黛色山体,绵延起伏,如同一群群奔腾的骏马,横空出世。半夜,忽然一道道闪电把山间照得雪亮,雷声隆隆,由远及近,好像是从对面的山上滚落下来似的。这是我入春以来遇到的第一场雷雨。早晨起来,雷雨演绎成蒙蒙烟雨,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山脚下,只见三四条小狗蹦来蹦去,不时发出“汪汪”的叫声,原来是这些迎客的精灵把整个山村给叫醒了。

上午九点多,竹海公园仍是静谧的,可能是因为夜来一场雷雨,景区里只来了几位游客。我们撑着伞,冒着绵绵细雨,沿着山路前行,一拐弯,一片开阔的水域使我们一怔。原以为竹海就是竹子,不会有湖有水,怎就突然冒出偌大的一个湖来?可对岸山脚下的石壁上分明写着两个大字“镜湖”。湖水如镜,波澜不惊。一夜大雨,水位涨了好多,蹲在湖边就能用手掬起一把清凉透明的水来。两面山上的竹子倒影在湖中,如同通体透明的翡翠,又如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无声的音乐……让你感到一种远离城市的安闲与梦幻,变得什么都可以想象了。正当我发呆时,空谷忽然传来了银铃般的女子笑声,仿佛天籁。顺着声音寻去,发现远处湖面上有一座横跨于青山之间的索桥,两位红衣少女正扶着桥索,晃荡着走过桥的中央。因为湖水上涨,木板拼接的桥面像一道弧线,将中间的那部分抛在了水里,两位勇敢的女子竟挽起裤管,露出白玉般的秀腿,嬉戏着过桥呢。湖面由此失去了mEBdCZHNEizaP/ZrYNmTwUvD/Xwayrp8BaoQZwJ9V4Y=平静,漾起了一道道碎银般的波纹,向远处弥漫。一副“索桥凌波”的图画便定格在我的心中。

公园很大,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有着“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华东第一竹海”的美称。可游的地方很多,我们还是选择了乘坐景区的电瓶车去赏“海底”胜境。一路上,两旁连绵的山坡长满了又高又大的毛竹。果真是一个竹的海洋!葱茏的枝叶,遮蔽了整个山头,枝叶下面耸立着一排排节节挺拔的竹竿。在这清幽、深邃、广漠、空灵的情境里,这时忽然缥缥缈缈地传来“嘟嘟——嘟嘟——”的鸟鸣,是鹧鸪吧,梦呓似的,仿佛向我们叙说着美丽而古老的传说。“目莲救母”“田螺姑娘”、吴歌里的“五姑娘”的故事,大概就诞生在这神奇的密林深处吧!坐在车上“移步换形”,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车在快速行驶,竹林一排排向后倒去,如同多米诺效应似的,人车好像要被这翠绿的海浪完全吞没;又宛如腾云驾雾,穿行在绿色云层之间,恍如羽化而飘然隔世。

“海底”到了。其实它不是“底”,而是通往竹海高峰的山门。行人必须步行上山。山门口迎面一座茶亭,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老鹰,凌空镶嵌在峭壁之上,掩映在翠竹丛中,两位老者正端坐其上,似在喝茶论道。山门右侧是一条通往山顶的悬空栈道;左侧是一条用不规则的青石块铺就的上山小道,这与竹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一般人总是选择从右侧上左侧下,我则被感觉牵着走上了左侧的石道。

这时雨雾渐止,山道幽幽,静得出奇。间或听到微弱的声音,辨不清是山涧流水的潺潺声,还是竹叶交头接耳的细语,恍惚中仿佛还听到春笋在拔节。更奇的是竹海深处,满山野流漾着湿润的空气,弥漫着竹叶的清香,纯粹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那氤氲的负离子把整个人都包裹着,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气流的浮动,越往高处去,越觉得在飘浮,身体轻盈得像被托起。我边走边大口大口呼吸着这从未享受过的空气,感觉整个肺都被清洗了一遍。正当我陶醉的时候,不觉到了半山腰,这时突然出现十多个游客,三三两两,迎面而来。就在与我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我忽然闻到了一股与原先清新气流截然不同的特浓的人的气息,一拨人一股浪,接踵而来,冲得我几乎要晕了。推己及人,我想,对方也一定是这样的感受吧?而这种体验,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大概是因为春雨过后此处负离子太高、空气太洁净的缘故。难怪,徐志摩到了意大利的翡冷翠也要去“山居”,于坚要躺身睡在云南树林里,可想山居独处自有其不可言喻的妙处了。

峰回路转,经过一座天桥,我们来到了“翡翠长廊”——悬空栈道的至高处。这时天公作美,太阳渐渐露出了它的笑容,山巅之上白云缭绕,天空也开始变得蓝莹莹的。眼前的竹子,因栈道的原因跟人贴得更近,伸手就能触摸到它充满生命液汁的枝叶。雨水浸润过的翠竹,如同美女出浴,清清逸逸,袅娜多姿;枝叶则如同她的手指,缀满了晶莹的水珠,阳光下熠熠发光,恰似顽童吹出的五彩斑斓的肥皂泡,又如一个个微型的摄像镜头,隐秘地拍下行人歪歪扭扭的身影。此时的我,如痴如醉,感觉整个生命都融入了眼前湿淋淋的水彩画,人又一次升腾起来……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下山了。烟雨竹海的神奇感觉依然在我的心头荡漾,多少时日总是挥之不去。这趟竹海之行,让我又一次亲近了自然,愉悦了身心,成了我记忆天空中永远散不去的一道雨霁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