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鸥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编辑、记者,出版有纪实作品集《神州雅典娜》,担任过《当代》杂志文学拉力赛评委,在报刊上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多篇。
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跨越海峡的时间只用了1个多小时,但好像走了很长很长的路。
台湾,一个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敏感的地方,在邓丽君的歌里柔情蜜意百转千回,在周杰伦的歌里清雅温和恬淡悠远。
和54位小孩子,浩浩荡荡地从广州坐飞机抵达台北。54位小孩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第十三届祖国大陆和平小天使访问团,简称“小天使”。他们是广州小海燕艺术团的小演员,个个身怀技艺:唱歌、跳舞、表演武术、拉小提琴、吹单簧管……据说这些小演员都是广州市少年宫的老师千挑万选来的,选女孩子的标准是鹅蛋脸,脖子长、腿长、胳膊长,都是艺术苗子。他们经常出国演出,见过大世面,自理能力很强,自己收拾行李,自己洗衣服。尽管如此,管好54个孩子,不让他们一路上有闪失,让大人们煞费心思。54个小孩女孩子穿粉红色外套,男孩子穿蓝色外套,几位老师和少工委的工作人员一路上忙前忙后,每到一处都要清点人数,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
到了台北机场,有一群台湾的小孩子穿着白色运动服,唱着歌夹道欢迎小天使们。北国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台北风和日丽,使人如坐春风。与内地不同的是这里的招牌上的字都是繁体字。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鸟。从机场直接被拉到台北市政府大楼,印象中市政府应该是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而这里的市政府是个公共场所,可以随便出入。穿过设有带电脑的办公桌的办公区域,到了一个大厅,大厅有人在表演节目,有人观看。乘电梯上四楼,是个展览厅,叫做探索馆,是有关台北历史的展览,有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
欢迎晚会是在台北太极门气功养生学会举办。孩子们演出时出现了一位大人,他就是《同是一个梦》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赵伯乾。《同是一个梦》是小天使活动的主题曲,至今已经唱了20年。赵伯乾在台上用电子琴弹奏这首曲子,孩子们一起唱起这首歌,晚会进入了高潮。“浩瀚的海洋,在两岸之间,我俩已经相隔多少年。巍巍的山巅,模糊的容颜,曾经为你流泪多少遍……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你我未来命运相与共。一样的皮肤,一样的脸孔,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一样的血液,一样的光荣,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赵伯乾说:“20年前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两岸刚开始交流,很多话不能说,只能当作一个梦想。歌词融入了我对两岸交流的感想,曲调充满中国风,这是我创作的最满意的一首歌。今天唱来感慨万千,两岸的交流和20年前比进步很大。小天使总会长大,完成梦想。我听小朋友唱起这首歌很有成就感。”赵伯乾穿一件橘黄色的西服,戴一顶礼帽,显得文质彬彬。他原来是搞动画的,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和痴迷,没学过音乐的他半路出家搞音乐。他创作过不少歌曲,为台湾的许多歌星作过伴奏,经常出国并到大陆演出,如今58岁了,还在演出。后来他在北京举办“四小邓丽君金曲盛典演唱会”,邀我去观看,我又看到了他在台上演出的身影。一个云游四方的音乐人,投入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乐无穷。
欢迎晚会上,每一个小天使都有一个台湾小朋友与之交谈,现场像开了锅一样热闹。坐在我身后的一个台湾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和一个小天使女孩谈得很投机,他们在谈论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喜欢听什么歌,有很多共同语言。晚餐吃的是便当,即盒饭。吃完后餐盒、筷子、剩饭剩菜都有专人给分类装在塑料袋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垃圾也要分开。台湾人很重视环保,专门安排小天使们参观慈济关渡环保教育站,进行环保教育体验。环保教育站将垃圾分为塑料区、纸板区、纸类区等等。有一些老太太在把磁带拆开,分类,他们还在研究如何处理光盘垃圾。有人向孩子们解说将饮料瓶做成衣服。他们的口号是“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这些小天使们不少人有IPhone手机,不时和家长通电话报告行踪。我来台之前没开通手机漫游,无法与大陆亲人联络,这时候觉得很失落。有一次在台北市政府大厅,我脱离了队伍,找不到大部队,手机又无法联络,急得满头大汗。好在语言相通,一路打听,终于看见了粉红色的小天使身影,心里总算踏实了。
台湾人的普通话(他们叫国语)听起来很柔和。有一回感冒,向台北市政府门前的保安问哪里有药店,他说:“拐弯那里有百货商店,比较可能有。”
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很热心肠,有一天晚上坐出租车,司机说:“你从大陆来的,爱听邓丽君的歌吧?”他特意换上了邓丽君的歌曲光盘。
台北的街头有不少人骑摩托车,一个红灯过后,摩托车风驰电掣如万箭齐发,像是进行摩托车比赛,很是壮观。
台湾的冬天车里和剧场里还开冷气,害得我感冒,把羽绒服随身带,进了车里和剧场里就穿上羽绒服。
第三天的小天使家庭接待活动,每一个小天使被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家庭接待。阳明山国小的刘雅美主任拉我去跟随阳明山国小家长会会长的家庭。9岁的小天使黄雅星和阳明山国小9岁的温予谦手拉在一起。温予谦的父亲温志荣是阳明山小学家长会会长,他带着女儿和两个外甥女来接小女孩黄雅星。我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说在开一个山庄;我说那你是庄园主啊,他笑笑点点头,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温志荣开车载4个小女孩,我和在台湾大学政治系读书的志愿者柯伯麟乘坐刘雅美女士的车向阳明山进发。刘雅美女士很健谈,一路上向我们介绍温先生的阳明山岭头山庄。温先生信基督教,他的山庄里接待孩子们搞活动,也接待基督徒搞活动。我更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山庄。我们的车先到了山庄,山庄里绿树扶疏,俨然是个树的博物馆,有很多大树。刘雅美女士领我去看树龄有300多年的樟树,树干有几人合抱那么粗。园子里绿意盎然,还有枫树和一些叫不上名的大树,樱花树盛开了粉红色的花。林间草地上有一些孩子在玩耍。刘雅美女士打电话给温先生,问他们到了没有,温先生说他们正在洗车房洗车,让孩子们体会坐在车里被水冲刷的感觉,看来这位温先生是个很有童心的人。
温先生的家就在山庄门口边上,外表看上去很不起眼的灰色平房,进门是个工作间,堆着很多工具和木制工艺品,温先生平时在家搞工艺设计。里面是客厅,客厅里只有一排布艺沙发和一张桌子,很简洁的布置。温先生把这一天做了周密的安排,制订了时间表。先是带孩子们去科学博物馆,参观外星人特展和变形金刚展览,玩镭射游戏,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温先生说,小天使活动让孩子有机会见识别处小孩的生活状态。他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学习与快乐成长并行。教育与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要赢在终点,而不是赢在起点。要抱着跑马拉松的态度,而不是跑百米的态度。孟母三迁,要给孩子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山上的小学相对于山下的小学竞争小一些,所以让孩子在山上上小学。温先生的手机不时响起,手机铃声是孩子的声音:“爸爸,你的电话。”
中午去麦当劳给孩子们订了餐,带回家来吃。吃完午饭温先生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给一群孩子讲独木舟的课。他把院子里的三个独木舟搬在一起,罗列出独木舟、桨、救生衣、哨子,给孩子们讲独木舟的功用,让孩子们领略海洋文化。然后给孩子们示范怎么上独木舟,怎么划桨,孩子们一个个轮流上独木舟体验。这时的温先生成了孩子王,充满活力,他讲得很投入,很快乐,寓教于乐,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温先生说他原来是搞电子技术的,也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5年前买下了这个山庄,开始过一种自在的生活,领略山上、水中的妙趣。太太在出版社搞美术,平时上班。温先生指着一排供客人住宿的平房说:“这是我自己盖的。”他走在园子里,显得很快活:“我还在这里见过老鹰抓老鼠。”他在地上摘下一片豆粒大的叶子给我们看:“这是枫树苗,会长成枫树。”园子里还有食堂,供客人们吃饭。上完课孩子们在院子里荡秋千,秋千荡到高处,小天使黄雅星高叫:“好爽啊。”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然后温先生在工作室给孩子们上枯枝生命教育课。温先生穿上围裙,把枯树枝锯成圆木片,用圆木片粘贴成小鸟、猫头鹰等图案,制成了圆木片工艺品。孩子们也学着动手制作,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动手制成了两只小鸟在枝头的工艺品,签上名,很有成就感。温先生给我和黄雅星每人一个木盒子,把自制的工艺品盖上,让我们带回去。
门外射进一缕红光,温先生跑出去一看,招呼大家:“快来看夕阳。”只见一轮红红的落日在西天缓缓沉落,绚丽的云霞满天,孩子们在光影中欢呼雀跃,温先生指着一棵大树说:“我们经常爬上这棵树看夕阳。”这时候他显得像个顽童。
傍晚温先生开车送我们下山,他和孩子们去吃烧烤,我和柯伯麟回饭店。从山上看台北的夜景,灯火璀璨。孩子们玩了一天,在车上睡得东倒西歪。这个家庭接待日过得真是丰富。柯伯麟对我说:“在台北,有很多像温先生这样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做公益事情的人。”
后来,又见到了温先生和他的女儿。在亲子剧场举办的“20周年纪念活动——两岸小天使交流晚会”上,我看到台上小个头的黄雅星认真地表演群舞,嘴里还念念有词。演出休息期间,温先生和女儿温予谦出现在我面前,给我一份惊喜。演出结束后,温先生和太太带着予谦等在剧场门口,予谦一定要见见她的小朋友黄雅星。终于穿粉衣服的黄雅星和一群小天使出来了,温先生一家人上前围住黄雅星,向她嘘寒问暖。
在最后一天的欢送晚宴上,温先生一家人又来了,温予谦和黄雅星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依依惜别。
台湾人给人感觉总是那么温雅、严谨,做事尽职尽责。
最早提出举办两岸小天使交流活动倡议的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名誉理事长翁林澄先生,他的本意是从小孩子开始推动两岸交流,如今这项活动已经搞了20年,20年,涓涓细流汇成了大海,播下的和平友爱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我问翁先生20年坚持不懈搞这项活动有什么样的动力,他说:“希望能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从下一代开始化解矛盾,加强交流,让两岸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当初翁先生委托赵伯乾创作歌曲《同是一个梦》,他把原来的歌词“你我负担多沉重”改为“你我命运相与共”。两岸小天使交流活动走到今天,翁先生感到欣慰。这次他精心组织安排了各种活动,连安排吃饭都考虑到小朋友的爱好,还全程陪同小天使们活动,翁林澄先生的儿子和女儿都参与到组织小天使交流活动中。在欢送晚宴上,大人们在台上很严肃地发言,小孩子们在台下玩气球玩得兴头正高。翁林澄先生在台上很委屈地说:“小朋友们,你们也太欺负人了吧?”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满屋子是花花绿绿的气球和小朋友们兴奋的脸。这个翁先生也是个有趣的人。
从台湾回来,很少看央视四频道的我关注起四频道的“海峡两岸”节目,台湾好像和我有了某种关联,因为我曾经到过台湾,遇见过那里的一群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