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自律制度 规范产业秩序

2013-12-29 00:00:00徐长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3年11期

3月26日,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一届三次理事扩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加毅,中国化纤协会首席顾问叶永茂,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地方集群负责人、院校代表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会员单位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理事会成员经审议、选举,增补了17名理事及12名常务理事;确定了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施天扶、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黄再兴、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蔡志彬为理事会副会长;增补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镇长陈希轩为理事会特邀副会长。

此外,为维护长丝织造行业整体利益和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国长丝织造行业行规行约》、《中国长丝织造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中国长丝织造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长丝织造行业质量检验制度》、《中国长丝织造行业自律惩戒制度》等五个行业自律制度,为完善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自律机制和诚信体系夯实了基础。

行业将迎“破冰后的春天”

徐文英以《调整结构,加快推进长丝织造产业转型升级》为题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对行业自身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行业2013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阐述。

他坦言,2012年,中国纺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棉花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而棉花价格的波动连带影响到化纤长丝织物以及其他产品的价格。“对于长丝织造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他表示,与棉纺织物相比,化纤长丝织物既有原料的优势,也有产品功能性突出、特色鲜明等优势。此外,与其他纺织分行业不同,长丝织物在国际市场的分布较为分散,对任何一个市场都不会过分依赖,其主要出口地区欧盟和阿联酋占比例也只有10%,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行业出口市场上的风险。不过徐文英也毫不避讳地道出了当下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去年,我国长丝织物出口价格为1.06美元/米,而进口则为1.78美元/米,这说明我国长丝织造产品与国外相比的确存在一定差距。”他认为阻碍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落后产能,缺乏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仍不足。

徐文英表示,行业协会在今后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助企业练好内功,同时,也将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和贸易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等方面下足工夫,为行业健康发展打好先决基础。

记者在会上获悉,去年,化纤织造行业全行业产销率为96.8%,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利润率为4.52%,亏损面为9.53%,亏损企业亏损额近3亿元。可以看出,产销率虽保持高位,但利润却很低,这也导致了行业运行中存在诸多压力。不过在去年全国纺织行业出口都面临严峻挑战之时,化纤长丝织物却也呈现出诸多亮点:2012年中国长丝织物产量累计达395亿米,同比增长6.76%;长丝织造行业(含长丝织物染整)主营销售1608亿元,增长7.19%;出口额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5.93%。

对此王加毅表示,行业在2012年确实走过了较为艰难的历程,但从近期的调研情况来看,多数长丝织造企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开始向好的方向平稳过渡。他希望企业能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迎接长丝织造行业焕发新光彩的时刻到来。

让品牌在“差异化”中萌芽

众所周知,寻求产品差异化,挺进无竞争领域是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崛起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行业企业间过度竞争、同质化及低价竞争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导致我国是“制造大国”,却也始终是“品牌小国”。其中,企业缺乏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研发能力表现得最为突出。

为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且具有特色的长丝织造企业,并让其在行业内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经企业申请,专家考评和网上公示,决定授予浙江元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长丝交织弹力织物精品生产基地”、淄博邑山织造有限公司为“中国化纤长丝塔夫绸面料精品生产基地”、巨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长丝高密细旦面料精品生产基地”、嘉兴市鸣业纺织有限公司为“中国化纤长丝仿真丝面料精品生产基地”、广东四海伟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涤纶长丝家纺面料精品生产基地”的荣誉称号。

不难看出,获得授牌的企业均在某一特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而长丝织造协会对这些企业的肯定,也体现了行业协会鼓励企业做专业化、差异化产品的赞赏态度。对于产品差异化,孙淮滨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做企业,首先要避免过度的多元化,先让企业做到专业化,再让产品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则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向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再兴就向记者表示,向兴信奉用创造力来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用精品为买家创造价值。“我们以专业引创卓越,靠品质塑造品牌,用最先进、最完善的设备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引入行业尖端人才,确保面料产品引领国家化纤休闲面料的先端。”

恒力集团总经理助理郭昱君也对此深表赞同:“做好市场,品质的稳定是关键,产品的研发就是重点。恒力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全年批量投放入市的新产品超7000多个,其中30%属于自主研发。而多组系列新品的入市,扩大了产品市场的影响力,打造了不一样的产品特色,不仅给恒力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深得市场的青睐与追仿,成为产品流行趋势的风向标。”

为行业发展“指点江山”

“政治周期对经济转折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上任,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也即将开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美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深远,而随着外需市场的回暖,我国的外贸经济将进一步回升。此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也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会上对2013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在8%~8.5%之间,明年回升至9%左右,而到2015年,将达到这一经济周期的最高点,经济增长达9%以上。

对于这样可期的经济前景,与会人员也纷纷表态,认为行业应抓住这样难得的发展良机,并直言不讳地为行业发展献策献计。

孙淮滨就谈到,当下,我国纺织行业所创造的成绩有目共睹,企业对纺织产品的革新能力也日益增强,而行业却始终存在大品牌不多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企业对品牌宣传策略的不足。他举例称,近期,“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穿着例外品牌服饰,让品牌迅速在国内外名声大噪,一时间人尽皆知,这种品牌营销的意识,正是很多纺织服装企业所缺乏的。

在谈到体制问题时他指出,我国的纺织企业,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也就是家族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主导,因此,他建议家族企业多引入非家族高端管理人才,在体制建设上进行两权分离。

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也向行业建言,当下,长丝织造企业仍在以如何谋求替代天然纤维为产品的研发目标,却忽略了终端市场的需求。“与国外的订单不同,国外订单是客户调研市场需求后直接发来订单,而我们却鲜有人知道订单为何而来。因此,长丝织造企业应深挖国内终端市场的需求点,以此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他说。

会上,还有一些企业提出,希望行业协会能将一些调研的一手数据与企业分享;标准制定更加细化以及能够得到更专业的帮助等等。在短暂的一天内,行业企业欢聚一堂,专家学者为行业发展“指点江山”,为转型升级出谋划策,这些均道出了企业家们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