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化纤“品种质量年”

2013-12-29 00:00:00李晓慧
纺织服装周刊 2013年11期

3月27日上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议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化学纤维协会会长端小平等领导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王玉萍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并增补了部分理事会成员。

自主创新 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2012年是化纤行业深入调整的一年,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困难,但化纤全行业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行业运行情况在第四季度出现好转趋势,呈现探底回升态势。

一年来,化纤协会紧紧抓住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一条主线,通过自主创新、转型升级两种手段,在高新技术纤维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及“引进来、走出去”三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总结“三大突破”时,端小平特别指出,当前,纺织行业的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循环利用是纺织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2年,化纤协会在继续积极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各方面工作基础上,重点组织完善了 “化纤循环经济发展联盟”,调整升级为“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该联盟正在申请列入国家科技部试点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据介绍,联盟重点任务包括制定化纤循环行业相关标准,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开发化纤循环新技术,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宽废旧纺织品利用范围,实现产业全面发展;攻克瓶片再生共生性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经济效益。

端小平分析强调,聚酯瓶和废旧纺织品是纺织工业的两类最大宗再生资源,当前,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的回收利用规模可达450万吨,预计到2015年,回收利用规模可达到700万吨。可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对构建完整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意义重大。

据悉,化纤协会还同时推进认证、吊牌在再生纺织品中的应用,以证明回收利用纺织品身份,便于消费者辨识和购买。

2012年,化纤协会还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建设,成立了化纤标准国际化推进委员会。端小平表示,协会标准作为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发挥着应有的作用。2012年,协会根据行业需要制定了《资源再利用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再生化学纤维》协会标准,弥补了政策操作层面空缺,使企业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解决了再生纤维行业的急需。今年已有3项化纤国际标准提案完成了草案阶段的评审,并已开始了新的提案设计。

此外,协会还创新开展了对重点纤维新产品进行第三方吊牌。目前,“再生聚酯纤维”吊牌的相关工作和程序,已于8月份正式启动,目前,“蚕蛹蛋白纤维”市场推广在进行当中。

当前,化纤领域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被再次强调。随着化纤产业在传统发达国家的产业地位逐渐削弱,中国成为承担化纤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柱,而冲刺高尖精领域必须抓好基础学术研究。端小平在会上由衷感慨,目前传统发达国家在化纤高端技术领域对我国实行封锁,而基于我国化纤技术的发展水平,业界只能在各大尖端领域实行“广种薄收”的方法,积极探索和尝试,以期待企业的创新行为能打破瓶颈,谋得行业新发展。

树立信心 巩固优势强抓品种质量工作

正值年初,参会企业对化纤行业的外部环境十分关心。

端小平认为,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旧不甚明朗,但包括化纤行业在内的纺织行业已经基本见底,呈现复苏态势。刚刚结束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大调研显示,下游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运行情况比去年一季度要好不少,这对化纤企业来说是个积极信号。

目前国内宏观政策环境趋好,但实质性政策估计要等到年中,加上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实质性变化至少要在年末才能出现。具体到化纤市场,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外部环境很难出现根本性好转,需要企业继续强身健体,苦练内功。

当前形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端小平引导企业要站在历史角度看待行业的周期性起伏。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年中,化纤行业历经过三次低谷,但即便在行业形势最差的时候,投资回报率依旧可观。

“但是,项目投资不要急功近利,要做好中长期持续投资的准备。如果从一开始就走低端,靠跑量,或是在项目初步盈利后不愿进行设备更新、研发投入,那么一定会被市场给脸色看。下一个十年,单纯靠量和成本取胜一去不复返,要吃透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有胜算。”端小平说。

谈到化纤企业的战略机遇期,端小平认为机遇往往存在产业被颠覆的时候。那么,一个产业被颠覆的可能性,通常只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消费者关系重建,把握未来十年消费者关系应抓住三个关键点,内外销市场结构重构、中产阶级比重提升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

行业已经从产品定价时代过渡到品牌定价时代。化纤协会将2013年定位为行业发展的“品种质量年”,重点任务是引导和促进行业开发品种、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提高化纤工业核心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粘胶短纤行业连续多年产量最高,但效益却不好;锦纶和丙纶的产量和固定资产增速依然较快,效益比较稳定,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着力把握的行业动态。

协会还将在行业标准制订、引导社会正确评价PX项目、推动高新技术纤维发展方面,协同其他相关机构一起努力,继续推动。

此外,引导行业企业推进纤维品牌建设依旧是2013年协会工作的重点,市场推广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力争通过和终端品牌形成叠加效应,早日打造出真正的中国纤维品牌。

“中国化纤是世界上最好的纤维。”端小平说,“我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为过。中国化纤不仅满足了国人的需要,也满足了世界的需要。我们需要告诉中国的消费者中国纤维的价值所在,哪些纤维是最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成立20周年,许坤元在会上表示,这20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黄金十年,化纤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这期间,化纤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也赢得了企业的信任。20年来,我国化纤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绩,无论是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还是产品种类、品种质量,还是化纤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都显示了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他强调,当前化纤行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拐点,在这个时刻,行业更需深思、审视,明确行业未来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