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纺织的“中国梦”

2013-12-29 00:00:00
纺织服装周刊 2013年11期

由企业家Pasquale Prendin于1946年在意大利创立的Pellami Prendin Pasquale纺织公司,多年来经营包括皮革在内的面料业务。50年代末,Pasquale Prendin先生之子Luiqi,即企业现任总经理,通过扩大公司在意大利境内的规模和海外贸易,将这家原本只有几人的纺织家庭作坊发展成了中型企业。

中国市场带来巨大诱惑

该公司自成立之初,陆续为一些意大利本土高端鞋、品牌包提供面料和制造服务。Luiqi先生表示,大品牌找家庭作坊合作这种方式在意大利非常普遍,手工和原创性是家庭作坊受青睐的原因,他认为,“‘MADE IN ITALY’的价值一部分上也来自于家庭作坊、师傅的手工”。意大利的生产从磨坊到制皮制革厂再到最后的成品都有一整套完善的设施,这种形式的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原创性,而且生产线上的任何一个程序都能很好地掌控,这也正是意大利制造的精髓。

据Luiqi先生回忆,2000年开始,意大利面料企业受到了第一波来自中国的冲击。“当时中国的纺织品迅速涌向欧洲,对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冲击很大。在意大利,中国市场变得炙手可热,很多中小企业都想到中国寻找出路,解决纺织品销售的困境问题。”

在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后,事实也说明,尤其是近五年来意大利官方组织已开始加大对华商务拓展力度。然而,像Luiqi先生的企业一样,驻扎在威尼斯的中小型纺织企业、以精明著称的“威尼斯商人”对中国市场的反应却显得较为迟钝。

“意大利制造”是卖点

2012年,受欧洲经济形势不理想和意大利消费者削减支出等因素影响,一场更为严峻的冲击波“席卷”威尼斯。“威尼斯的纺织服装企业历史悠久,但与国内其他平原地区相比,威尼斯的企业在产品流通环节成本更高。而且,威尼斯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景点城市之一,每年纷至沓来的游客也使物价和综合成本增加。采购商似乎也更愿意到纺织服装企业扎堆的地区选择合作伙伴,与同行相比,我们想做出口往往就要更卖力、更主动。” Luiqi先生说。

如今,“意大利制造”概念的本身就已经成为优质客户服务的一种保障和宣传,而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复制不了的生产模式。Luiqi先生表示,意大利制造是所有意大利品牌、乃至意大利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的根本,他们代代相传的品牌几十年的历史无法复制,也不可能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重现。

Luiqi先生认为,意大利制造已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它背后承载着的是对品牌的独特见解,设计理念、创造性以及历史传承,所有的这一切对于品牌的存活和兴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入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这种品牌价值优势更是卖点。

然而,中国市场之大、中国与意大利距离之远,意大利中小型乃至家庭作坊企业,能否远赴万里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展销会和博览会?来自中国的大产量订单和工业化订单要求能否满足?市场大了,是否要考虑更新机器、扩大生产?面对这些疑问,这位威尼斯商人给出的答案是:“产量有限也有好处,产量大了,价格就上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