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同样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东盛印染办公室主任徐荣兴告诉记者,东盛印染是第一批签约搬迁到滨海集聚区的印染企业。企业真正认识到节能降耗是升级的关键,充分利用此次搬迁带来的转型升级的机遇,全企上下正齐心协力,重点推进这项工作。
染缸升级节能节水。走进东盛印染的生产车间,热浪滚滚而来。“目前我们企业有108台J型溢流染色机在使用,这些老式染缸能耗大、用水多。搬迁到滨海后,我们计划对染缸设备进行大换血,淘汰一批,改造一批,让能耗再大幅降下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东盛印染动力部部长徐国军告诉记者,企业目前的老型号染色机,染布400公斤用水量达到16吨甚至超过20吨,耗水惊人。为降低用水量,东盛印染目前组织10多名研发人员,在对染色机改造进行攻关,目前已经有了可喜成果。经他们改造好的“新机型”,同样染400公斤的布,用水量只要12吨左右,同时还能节气24%左右。目前,这套改造技术已进行了专利申请。徐国军就节气这一块简单算了一下,染缸改造后,公司每年至少可节省蒸汽费用500万元。
废水处理自我加压提标。尽最大努力保护环境,一直是东盛印染让人称道的实际行动。所以,多年来,在印染企业中,东盛印染一直是节能减排的先进典型。这次集聚到滨海,企业更是自我加压,提出要提升废水排放标准,更好保护环境。为此,东盛印染计划花2400万元,投资新建废水处理池。
“抓好废水处理,是东盛印染从开办企业以来的优良传统,企业无论到哪里发展,污水处理池都要‘随身’携带。”徐国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印染企业,他们每天要产生污水7000吨,中水5000吨。早在建厂之初,东盛印染就投入300万元建起了印染回用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染程度较低的污水经过处理以后循环使用,既保护环境,又增加效益。十多年过来,东盛印染仅污水处理的投入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
搬迁到滨海,东盛印染又在重起炉灶,与厂房同步建设污水处理池。目前,东盛印染正与20多家污水和污泥处理单位进行洽谈,计划选择工艺最好的单位合作,进行污水污泥处理。
“减排就要减得彻底,不要留余地。如果每一家印染企业的污水排放浓度再低一点,排放量再少一点,那么水乡的水就可以更清一点。‘减排’是我们的办厂原则之一,以破坏环境来换取效益的事情,我们不能做。”这样的言语,东盛印染董事长徐卫东常常挂在嘴边,提醒公司上下,一定要注重保护环境。
在搬迁滨海后,东盛印染厂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50多亩减少到90多亩。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效率,只能向空中发展,同时紧凑利用车间空间。于是,东盛印染削尖了脑袋想办法。
“我们设计了一套递布系统,不用电梯,就能把印染好的布匹直接送到楼上的下一道工序,然后再从二楼把布匹装上货车,简单快速。”徐国军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这套系统设计简单,制作成本很少,解决了多层车间的工序安排和产品运输问题。在生产车间,东盛印染为了节约空间,还就开幅机改造提出新方法,通过废气回用,使得印染好的布匹脱水和开幅一体化,省去了脱水机这一环,可减少一半的用人成本和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