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药品会计核算的差异

2013-12-29 00:00:00沈景阳
经济师 2013年4期

摘 要:药品是医院中重要的物资,它是用于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医院医疗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文章首先介绍新医院会计制度产生的背景,然后分析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药品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并列出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药品会计核算衔接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会计制度 药品会计 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82-02

药品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药品消耗占医院全部物资消耗的比重很大。药品具有数量较大、品种较多、使用受到效期限制、领用次数较多、价格变动频繁等特点,因此,应加强药品数量、质量及价格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从而提高医院药品占用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医院药品的相关会计核算。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产生的背景

我国于1998年11月17日发布,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旧制度)已经施行了十几年,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对公立医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并且有利于规范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旧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财政部于2010年12月31日发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新制度),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旧制度同时废止。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药品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

(一)原药品核算相关会计科目设置

1.“药品”科目。“药品”科目用来核算医疗服务中用到的药品。在“药品”一级科目下,设置“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两个二级科目;“药库药品”科目设置“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三个三级科目;“药房药品”科目设置“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和“中药房”三个三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药品的增加,贷方反映药品的减少,月末余额表示期末库存的药品。

2.“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旧制度中,药品是按零售价进行核算的,药品的零售价和成本价(购进价)之差在“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反映。在“药品进销差价”一级科目下,设置“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三个二级科目。售出药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在借方反映,购入药品增加的进销差价在贷方反映,月末余额表示库存药品尚未实现的进销差价。

3.“药品收入”科目。“药品收入”科目用来核算医院按照药品进价15%的加成后销售实现的收入。在“药品收入”一级科目下,设置“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两个二级科目;每个二级科目分别设置“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三个三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药品收入的减少和结转本年利润的药品收入,贷方反映药品收入的增加,该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4.“药品支出”科目。“药品支出”科目用来核算的是医院药品业务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摊入的管理费用,其中主要是购入药品的进价成本。在“药品支出”一级科目下,按照费用种类设置二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药品费用的增加,贷方反映结转本年利润减少的药品费用,该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二)新药品核算相关会计科目设置

新制度取消了药品15%的加成,按照进价销售。由此,医院对药品的核算理念进行了改变,由原制度的按药品售价进行核算,改为了按药品进价进行核算,并取消了对药品进销价差的核算。因此,新制度取消了“药品”科目和“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药品增减变动相关的事项,都在“库存物资”科目中核算。并且,将原有的“药品收入”和“药品支出”分别并入“医疗收入”和“医疗支出”科目核算,使医院的会计科目更加简洁明了。

1.“库存物资”科目。“库存物资”科目其核算范围有所扩大,含有原“药品”科目的内容。包括“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等二级科目;在“药品”二级科目下再设置“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两个三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库存物资的增加,贷方反映库存物资的减少,月末余额表示期末库存的物资。

2.“医疗收入”科目。“医疗收入”科目其核算范围有所扩大,含有原“药品收入”科目的内容。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两个二级科目;在两个二级科目下都设置“药品收入”三级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医疗收入减少和结转本年利润的医疗收入,贷方反映医疗收入的增加,该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3.“医疗业务成本”科目。“医疗业务成本”科目其核算范围有所扩大,含有原“药品支出”科目的内容。该科目按照医疗费用种类设置二级科目,其中包括药品费;该科目借方反映各种医疗费用的增加,贷方反映结转本年利润减少的医疗费用,该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三)新药品核算相关核算方法

1.购入药品。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药品—西药等

贷:银行存款等

2.调拨药品到药房。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西药等

贷: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药品—西药等

3.销售药品。

借:库存现金等

贷:医疗收入—门诊收入—药品收入—西药等

4.结转药品销售成本。

借:医疗业务成本—药品费

贷: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西药等

三、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药品会计核算的衔接

医院在开始执行新制度前,药品会计应当会同医院相关部门对本单位药库药品、药房药品进行全面清查和核实,对于发现的药品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按旧制度规定处理完毕。

将原账中“药品”相关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相应明细科目的借方,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药品—西药等

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西药等

贷:药品—药库药品—西药等

药品—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西药等

将原账中“药品进销差价”相关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以红字(负数)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药品”相应明细科目的借方,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借: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药品—西药等

库存物资—药品—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西药等

贷:药品进销差价—西药等

“药品”科目和“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做对应结转之后,原制度下的“药品”科目和“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将无余额,实现了新旧会计制度下药品会计核算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M].2011

2.财政部,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M].1998

3.黄华凤.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几点变化[J].现代商业,2012(5)

4.王淑霞.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多重特性[J].会计之友,2011(22)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