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对国家宏观经济有序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现实中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了人们当前消费的同时,也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科学合理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特别是中长期个人消费信贷,是提升个人消费能力、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也是当前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 信贷条件 经济形势 生命周期 信用
中图分类号:F830.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55-02
引言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假设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在收入和消费之间进行权衡,并作尽量能够使给其获得最大效用的选择。生命周期理论还特别强调消费在人的一生中的阶段性特征,认为人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在一生的各个阶段的消费水平不至较大波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为部分有需求的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信贷产品,能增强其现实消费能力,助其实现一生平滑消费,又能增加和扩大当前国内需求,以及对配合国内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
个人消费信贷最先兴起于17世纪20年代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适度超前消费,缓和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增长。个人消费信贷使个人消费行为打破现实流动性约束限制,把当前消费同中长期甚至一生的收入水平联系到一起。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从产生之初开始到现在,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受到青睐,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消费方式,整个信贷额度中,消费信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一般为20%到40%,有的甚至高达60%。与此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也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中国,受到历史上传统小农自给自足思想影响,近现代商品市场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个人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发展较晚,目前为止尚处于起步和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住房体制改革,才开始探索住房消费信贷,1998年以后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才进入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阶段。另外,由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也使得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进而阻碍了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问题多发突发,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面临着十分严峻和复杂的环境。与此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本身具有“无担保”或者担保“不足”、高风险的特点①,以及我国现阶段国民信用征信制度、个人消费信贷法律制度、担保制度等一系列关系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育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制度体系,建立、建设滞后甚至缺失,使我国信贷消费市场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重要挑战。
三、当前发展中长期信贷消费的有利条件
信贷消费市场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个人消费信贷对人们日常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②,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本身也在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些都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首先,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着诸多问题,加之以不断演变发展的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催生出扩大出口的同时刺激国内需求、增加投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这为国内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迎来重要机遇。
其次,在我国国内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上收入水平增长没有消费水平增长的速度快,现实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差距明显,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支出预期增强等因素也增加了个人谨慎的消费心理,这也不同程度增加了“流动性约束”,部分(绝对数量十分庞大)群体③容易受到现实的流动性约束,现期甚至中长期内其收入水平很难满足其消费需求④,而这一现实情况也正是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特别是中长期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现实市场需求。
另外,国内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特别是中长期消费信贷市场提供了主要的市场环境条件。当前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国外信贷消费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国外信贷消费市场在经济周期内里“良好”表现对我国有良好的借鉴和鼓舞作用,也有利于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
最后,伴随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收入—消费—储蓄”的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也逐渐转变。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预期未来能够获得较高预期收入的信心,消费意愿也在增强,“强烈”的需求意愿为发展个人信贷消费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基础。
四、发展中长期消费信贷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有利影响
个人消费信贷的本质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的一种暂时(短期和中期)的现实价值表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也正是基于信用这个基本前提,为个人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减少个人消费的流动性限制。
短期消费信贷虽然对流动性约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个人对未来相当较高收入的“未来”是一个中期和长期的过程。因此,发展中长期个人消费信贷,能够契合中长期高收入预期的“期限”,能够把个人消费信贷较好地转化成现实的消费水平,从而能够较好实现今天对未来的“消费”的愿望和能力,扩大消费对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力。
另外,扩大信贷消费,还能够缓解当前国家(政府)投资的压力。当前政府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一般经验,政府投资的经济性往往受到局限。扩大中长期消费信贷,能够较好地使政府的资金顺利实现分散投资,因为居民信贷消费很容易转换成社会企业投资,特别是针对有较高消费需求愿望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其个人消费信贷很容易转化为现实消费,从而能够较好地分散政府投资风险的同时,扩大政府投资的“投资效应”。让普通消费者去选择合意的企业“投资—消费”,也减少了政府的选择成本,分散和缩小政府自己投资风险。
最后,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对容易获取性,也会使消费者个人觉得“个人信用”本身的现实实用价值,让个人能够享受到“信任”带来的好处,让他们相信“个人信用”是有用的、现实的。发展中长期个人消费信贷还有利于培育信贷市场环境。从个人角度考虑能够逐渐加强个人对消费信贷的认识、提高个人信用意识、培育消费者消费观念、引导有计划的消费、规范个人经济行为;从社会整体讲能够促进政府和社会对信贷消费市场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和逐渐完善,促进提高信贷管理监督水平,构建和完善信用体系,提高整个社会信用程度,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本身的发展。
结语
个人信贷消费对刺激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个人消费的流动性约束、体现个人“信用”现实价值、帮助个人实现生命周期内的平稳消费、分散国家投资风险以及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本身发展都有十分积极作用。但由于消费信贷本身无担保、高风险的特点,使得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受到较多制约和考验。因此,在尽力满足个人需要,缓解个人流动性约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问题;在扩大丰富消费信贷品种、创新个人消费信贷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正视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预先做好相关的立法,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规范经营管理等,从而使消费者能够获得较低成本、较高效率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满足个人在生命周期内平稳消费的愿望,最终实现信贷消费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注释:
①也有人认为个人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及其分散,每个人贷款金额又相对较小,以及个人的“信誉”受周边人及社会影响,促使其尽力“还款”,有较低的“道德风险”,从而能够分散银行风险,降低损失。
②这里主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
③主要指工作年龄为1~5年的青年人,包括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未从中专以上高职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社会青年。
④这一点从廉思领衔的30余人研究团队对国内主要5个城市的高校的5138名青年教师调查《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中,青年高校教师这个“特殊”群体较低的“个人消费能力”,可以预想到本文所关注的群体的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强.国外消费信贷扫描[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10(10)
2.李婷.中国消费信贷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3.焉越强,张赤旗.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情况调查[J].吉林金融研究,2010(1)
4.瞿强,魏丽.日本消费信贷调研报告[J].金融发展评论,2011(2)
5.马改云.流动性约束、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J].理论探索,2011(9)
(作者单位:中共广元市委党校 四川广元 628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