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正发生变化,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当前备受推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多元化策略 教学模式
引言
当前高中开展美术课的目的在于不仅于应付考试,更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兴趣。让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得终生受益的绘画和欣赏能力,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获得一些生活乐趣。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提供帮助,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1.中学美术教育的特征和需求
我国一直强调要教育兴国,强调学生的素质,在这种政策下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有相关的欣赏艺术的能力,而不像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那样只要简单地知道相关知识即可。高中阶段追求的是更高层次。要通过欣赏不断提高个人的美术素养,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美术教育现状
虽然要求是这样的,但是在应试教育下,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学校少之又少。老师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也有问题,造成了美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真正喜欢美术,老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向学生渗透自己的教学思想,真正让学习美术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真正从思想上进行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1]。要体现“互动和交流”的思想,而抛弃一味死教书的念头,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要以学生参与为中心,辅之老师的授课,这样的手段才是值得推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当然这不是流于形式的那种意见,是真正可以改进的一种方式。
3.1互助式教学
互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抛弃了以往老师一味讲解,而把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这样达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老师可以让学生临摹一些实物,比如在讲雕刻时,老师可带来小件的实物让同学看一看,摸一摸,体会的质感造型和相关的特征,学生一边体会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就很容易明白了。
3.2讨论式教学
顾名思义“讨论”即大家在一起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训练能促使学生发散思维,通过交流讨论弥补个人的不足。“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交换想法,这样每个人就有两个想法”,可见讨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山水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老师对正确的想法给予肯定或是纠正不正确的说法,这样在交流中同学就能很轻松地记住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3.3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就是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达到形象、色彩、线条、质感的直观再现。比如放有关毕加索的纪录片,通过音乐、故事和影视等方式交代背景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他的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的不同,营造欣赏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便于学生记忆画家的作品和事迹。
3.4乡土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本地的特色如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等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利于乡土美术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我在讲人物的时候,就结合了剪纸和皮影这两种夸张表现人物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和这种文化的传承。这两种艺术本身就是很有趣的,在课堂上讲授自然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有兴趣了,自然更愿意听老师讲课,愿意参与到课堂中。
互动的另一方——学生,也可以创新,但前提是有学校的辅助。学校可以让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但这是真正的评价,是不记名的,这种状况下反映的情况才是真实可靠的,比如老师上课刻板,气氛沉闷,学生有不满可以反映到学校,一个学生说可能不是老师的问题,但如果是三十个人反映,就说明了一定的问题。老师通过这些反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案,这样课堂气氛才会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这是双赢的局面,也是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另外,学校也要注重家长的反馈。学生家长可以起到学校和学生中间的连接作用,起到监督作用,关键是老师讲课学生是否愿意听愿意参与。作为中间的传话筒,家长把学生的意见传达给学校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前提是家长和学校有良好和有效的沟通。
结语
高中不再像小学和初中那样只是追求简单地知道相关知识,在强调学生素质的今天,高中美术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美术素养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讲课要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老师需要不断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需求与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模式,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庭中.对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的分析研究[J].考试周刊,2012(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