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课

2013-12-29 00:00:00蒋君
考试周刊 2013年42期

摘 要: 如何上好音乐课是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分析论述,提出了音乐教师上好音乐课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认真备课 调整情绪 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

音乐这门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审美功能,是最能培养人、陶冶人情操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影响力和不能取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上好音乐课,有效发挥音乐课的教育作用是音乐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要上好音乐课,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课前应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认真备课

任何一首歌曲,只有了解了作者的音乐思路,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歌曲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的主旨。另外,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性,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们应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只有有效地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上课。

二、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音乐教师感情最丰富,而且很容易把生活中的种种感情带到课堂中。有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不佳在所难免,之前课备得再好也容易受到影响。所以音乐教师课前一定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的情绪影响到动听的音乐的欣赏,影响到快乐的体验,影响到教学效果。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不良,教师一定要理智地克制,即时调整。

三、教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如果在孩子没有愿望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去学习音乐,那将会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憎恶那些督促他们学习音乐的人。许多学生往往在一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渐渐不喜欢音乐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是创设不同的背景引入新课。比如:在学习《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时,我采用配乐诗朗诵和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歌曲并主动地去学习歌曲。二是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合适的流行音乐,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至于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流行音乐好听。流行音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主要是因为流行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而且易学易唱,掌握它不需要多少音乐基础,歌词内容还贴近生活。同时,流行歌手往往引领着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情趣。把握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一些优秀流行歌手的成长奋斗经历和他们优秀的专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励志的流行音乐与课本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决定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学科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要与音乐学科特点相适应,基本依据是该学科教育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选择教学方法还要依据音乐学科中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如歌唱教学方法有听唱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欣赏教学不仅可以采用欣赏法,还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也应贯穿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全过程。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法则以视听结合、联系对照、讲解等为主,不同于一般技巧训练采用的方法。

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与创新,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不能被教材所束缚。我国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收集、去探索,如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京剧的生成与演变等,还可与学生一起感受民族音乐“心平气定”、“轻微淡远”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如今流行音乐已深入人心,很多学生都是“小追星族”,我们何不利用这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当然教师在选材时要慎重,像《大中国》、《黄河源头》、《青藏高原》等,都是良好的音乐教材,既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能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上一节音乐课并不难,但是想要上一节好的音乐课却不容易,它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上的精心安排,更离不开师生的良好配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