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学督导制度是高等学校内部监督教学管理和教学运作过程的新事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控制、评估、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直接关系到教师本身,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教师职业发展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 “四个转向”
本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思想,我院教学督导工作组在学院督导室的指导下,坚持督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针,坚持在常规管理中抓规范,在规范管理中求创新,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在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督导工作、评学活动开展和学生信息员工作的基础上,要积极配合学院、教务处和各系部做好常规教学环节检查、教学整改、师德建设和教研、科研活动开展等工作,建立督导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从浅层的督导逐步转向深层的督导
逐步转变工作重点,以“四个转变”为突破口,以诊断问题和促进教学改革为侧重点,通过督促与引导,对学院教学的过程和有关专项建设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估,使教学督导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开展督导员从学期常规教学检查、了解情况到经常对应深入相关系部联系,配合、协助系部进行专项检查,指导系部开展教研活动。例如通过专项教学检查的方案、措施和标准的具体示范指导,通过组织督导工作经验交流和编写教案经验交流等,引导系部督导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走向深入,使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在学分制条件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课堂秩序差。部分教师只管教,不管学,教学中不讲对象,不讲效果;到课率、听课率低,学风差;部分班级学风差,学生随意缺课,课堂内睡觉、玩手机、打游戏机等现象比较多;任课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互动不够;教务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效果也不够好。针对上述问题,我院有的放矢,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机制,使制度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督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督导员从大面积听课到有针对性地随机听课。坚持全面听课,摸清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交流及指导帮助,使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并与教师或系部面对面沟通交流和进行指导,使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的整改较细致、深入和有针对性。
3.配合教务处及系部逐步建立起各教学环节的检查制度和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进度、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命题考试、毕业论文等。每次检查前都制订好工作方案,检查后及时总结反馈,进行相应的整改及建设,大大促进院系两级督导工作的深入。具体工作为:①制订相应的管理及培训制度;②协同对新教师进行培训;③组织教学督导员针对性随机听课、沟通和指导;④各系部配备指导教师一对一指导帮助;⑤协同教务处经常性检查并及时反馈,督促整改;⑥组织交流会,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二、逐步从课堂教学的督导转向侧重专项教学督导
1.深入教学一线,督导教学全过程。教学督导不是简单的教学检查,而要求督导教学全过程。我院要求教学督导要深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一线,对教学督导成员规定了听评课的对象和时间。各教学督导员要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对新进教师、新任课教师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师进行听评课,为稳定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2.课堂教学的督导工作在保持针对性的随机抽查听课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专项教学督导。例如通过对主要教学环节——教案的抽查和组织交流,不但规范教案编写,还引导教师们结合高职教学对“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考证结合”、“考试模式改革”、“高职应用型学科的教案编写模式建设”等问题的研讨。如通过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检查,促进本院高职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研讨和改革;通过抽查批改作业情况,进一步落实了作业批改有关教学文件的各项要求。总的看来,通过加强专项教学检查,促进了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建设。
三、从以“督”为主,逐步转向以“导”为主
正确认识“督”与“导”的辩证关系。“督”与“导”应该相结合,但总体上应以“督”促“导”,以“导”为主。重督轻导是一种偏向,将会导致重目标而轻过程,容易发生督导与被督导的矛盾对立。不仅要重视对实现教学目标的督导,更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督导,把督导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建立全程的督导机制,注意侧重引导、调动全员参与,共同调控的积极性和自我监督的主动性,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呈动态性的持续调整和实现,使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到较理想的水平。逐步转向以“导”为主的工作改革情况表现如下:
1.检查每个专项教学前,制订具体的检查工作方案和具体的质量标准,进行工作示范,引导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部门的教学工作向深入发展,使各教学环节的工作认真、细致、落实到位,质量有保证。
2.通过组织各项交流活动、编制《督导工作简报》和网上宣传报道,深入宣传交流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知识,表彰优秀的人员或事例,使教学管理和教学获得进一步的指导。
3.定期组织教学督导员工作例会,进行工作交流、总结,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指导整改。组织教学调研并拟写调研报告,通报相关部门和报告相关领导,向相关部门及领导提供指导教学决策咨询。
4.注意落实预防为主的措施,注意预先发现偏向,勇于揭露问题,注意表彰优秀典型和进行调研,及时反馈,加强宣传教育等“导”的工作,使督导工作协调持续开展。
总之,“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踏实工作,努力探索,积极改革,逐步赢得院系和广大教师的信任与支持,在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加强内部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保证教学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稳定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