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教育教学任务呢?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作的探索和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故事激趣法
所谓“故事激趣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和趣味,引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热情。例如我在讲哲学“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一内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座深山里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张,一户姓李。一日,张家来了客人,就到李家借了一只竹笋。过了几日,张家扛了一根竹竿到李家说:“还你竹笋,只是老了点!”又过了几日,李家也来了客人,就到张家借了一只老母鸡。停了几日,李家拿了一只鸡蛋到张家说:“还你老母鸡,只是嫩了点!”同学们都听得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明白了“矛盾发展的阶段不同,事物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是不同的,事物的性质也可能不同”的道理。
二、问题激趣法
所谓“问题激趣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和思维冲突,激531e13c4be362b087f07a9d33b4a063c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讲“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关系”时,先展示一幅漫画——《外国月亮引进团》,进而引出问题:对外开放,需引进哪些东西?哪些东西不需要引进?这样的问题情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立即由潜伏状态转为活化状态,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方式激趣法
这里的“方式”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呈现,往往采取的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学生极易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知识呈现的方式。所谓“改变知识呈现方式”是指相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它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变化:一是交流通道的转化。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设备,如幻灯片、多媒体、小推车等,尽量使学生在听觉、视觉上产生一种良性刺激,让其兴奋,集中注意力。二是同一通道内形式的变化。例如同样是采取讲授的方式,但是可以由一些专业人员或校外辅导员来作报告、讲解等。结合经济学知识“税收制度”,我请了几个从事税务工作的学生家长来讲解。这种新颖的变化,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容易地掌握知识要点,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意识。
四、时事激趣法
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对周围事物和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思想政治课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相当数量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政治教师不能将政治课变成单纯的知识课、应试课,张口就是抽象的理论,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这样做无疑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失去兴趣,把学生越推越远。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社会生活和报纸杂志中收集授课的素材,在上课时做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使教学既有理又有趣。同时,教师还必须注意解答学生对现实的疑问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在备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上课时予以解答。例如,在讲授哲学知识“新旧事物的区分标准”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与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出发而得出一些错误观点,我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这样既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相反,如果不排除学生的疑问,学生就难以接受教材的观点,甚至认为教师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进而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五、语言激趣法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熏陶、感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联想、记忆的载体。教师讲究语言艺术能促使学生的大脑兴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人对两所中学近800名学生进行“你欣赏哪种教学风格”的问卷调查,选“照本宣科”占2.2%,“慷慨激昂”占5.8%,“娓娓动听”占4.7%,“细密严谨”占11%,“循循善诱”占22.7%,“幽默诙谐”占39.9%。由此可见,幽默的语言更适合学生的胃口。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下工夫,不断研究、锻炼,使学生乐听、爱听。首先,语言表达必须准确完整。其次,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应多采用启发式,做到“吐字清晰圆润,节奏快慢交替,声调抑扬顿挫”,使语言生动风趣,态度活泼不呆板。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最后,注重情感投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言为心声,情感的自然流露会使“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因而我们要运用情感进行教学,才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六、形象激趣法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视学生为兄弟姐妹的爱生之心,建立起“视学生为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由教导者变为指导者,不应是以前的“高、大、全”形象。同时,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具有吸引学生喜欢本学科的人格魅力,用自身形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就不会喜欢你教的这一学科,更不会学好这一学科。
以上几方面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反复实践,就能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大展手脚,取得实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也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